【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日益增長,我國建筑項目行業隨之取得了飛速發展,作為建筑項目中一個關鍵構成部分,巖土基礎工程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在巖土項目中,深基坑支護建設質量的好壞,是整個項目安全性的關鍵指標。文章就從國內巖土項目內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法入手,詳細介紹了深基坑支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
【關鍵詞】巖土基礎工程;深基坑支護;工藝技術;管理措施
近幾年,城鎮各地區建筑行業均在快速拓展規模,與之呼應的工程建設安全性也日益備受關注。針對巖土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需要確保基礎的安全,所以,在客觀上體現了深基坑支護的關鍵性。巖土基礎項目中,特別是深基坑支護處理方法,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這基坑建設的效果及質量。但是,深基坑支護的管理措施也存在復雜性特點,為此,在施工過程需要全面的考慮,保證各施工工序與環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1、巖土基礎項目中常見的深基坑支護工藝技術
巖土基礎項目中常見的深基坑支護工藝技術主要包含:(1)鋼板樁支護法。其是通過帶鎖口或是鉗口的熱軋型鋼加工為鋼板樁,若干個鋼板樁間相互連接為鋼板樁墻,關鍵用作擋土與抗滲,常見的有U型、Z型及直腹板型等。鋼板樁支撐的優勢在于操作簡單且適用范圍廣,缺點在于極易導致變形或是噪音震動,一般不用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區域。(2)深層拌合樁支護法。深層拌合樁是選用水泥和石灰等物料用作固化劑,利用深層拌合機,強制拌合軟土與同化劑,基于固化劑與軟土間出現的各種物化反應,令軟土硬化為充滿整體性、水穩固性及較大強度的樁體,該種支護框架多使用格柵模式,就是常說的重力壩式擋墻。若基坑是二、三級基坑時,其深度不超過7米,當基坑邊到紅線間有充足的距離時,通常有限使用,因為水泥是不透水結構,所以既可以擋土還可以防水,具備很好的防水性能。深層拌合樁是重力式框架,憑借自身重量就能抵制側向力維持穩定,通常內部沒有支撐,方便基坑中機械挖土與地下工程施工,操作簡單、成本很低,同時所用材料只有水泥,因此具備很好的社會價值及經濟利益。(3)排樁支護法。排樁支護作業是通過設置鋼筋砼挖孔與沖澆筑樁,進而發揮出擋土功能。樁柱間應當保留適當間距,該種支護方法剛度很強,缺點在于樁柱間銜接一定要依靠鋼筋砼帽梁得到加固,由此避免地下水與沙粒回流,為防止這一問題,一般采取高壓注漿,還應當設置拌合樁與旋噴樁等基礎設施。排樁支護法不用人工干預,沒有噪聲,不影響周邊環境與土壤,且費用較低,所以使用非常普遍。
2、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中常見的問題
2.1邊坡修復與標準要求不相符
在深基坑支護建設中,常常存在欠挖或是超挖問題,一般情況下,深基坑均是先使用機械來挖掘,再由人工展開簡單修理,接著開展擋土支護的混凝土初噴工作。但實際上,應管理者不到位,在技術交接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此就造成分段分層挖掘高度不相符,而且,因受到施工人員技能的限制,會造成機械開挖之后邊坡表面存在明顯的不規則順直度與平整度,而在人工處理中,只是在其表面加以調整,而且在檢測驗收環節還不嚴格,就開展初噴工作,如此就會導致欠挖和超挖情況的產生。
2.2錨桿和土釘受力與設計要求不相符
在深基坑支護階段,所采用的錨桿和土釘鉆孔直徑是100-150鉆桿成口,同時,鉆孔穿透的土層性能也存在不同,若對土體狀況不進行全面研究便開始鉆孔,往往會引起嚴重的出渣現象,進而對注漿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還會導致空洞坍塌,如此會造成注漿與插筋工作不能順利完成[1]。此外,在注漿環節,配料存在明顯的隨意性、灌漿壓力不足和插灌漿管不合理等現象,進而造成充盈度不足、灌漿長度偏短,如此導致錨桿與土釘的抗拔力和設計要求不相符,對巖土基礎項目帶來嚴重影響。
2.3邊坡支護與土層開挖不相符
在具體施工中,因為在土方開挖之后的較長一段時間內方可開展支護工作,這時就要通過搭建架子等來完成支護施工工作。通常情況下,土方挖掘具有很低的科技含量,且管理體系也很容易。其中,擋土建設存在很高的科技含量,而工序繁瑣且多,施工管理與組織也很復雜。由此,要采用專門的施工隊伍來開展巖土基礎項目土方與擋土施工。
3、巖土基礎項目中深基坑支護管理措施
3.1科學規劃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框架
高新技術的不斷進步,既為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框架規劃帶來了諸多信的觀念,還為深基坑支護框架設計帶來了許多新的方法[2]。因此,對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框架的設計需采取新觀念和新方式,以數據反饋的動態進行施工檢驗。同時,深基坑支護框架方案的制定,需全面考慮多種因素,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基坑支護框架的剛度及強度。
3.2加大深基坑支護建設變形檢測力度
通常情況下,對深基坑支護建設變形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基坑邊坡變化、周圍建筑與地下管網變化等。檢測的目的在于通過檢測信息的記錄、整理和分析,強化對土方挖掘在深基坑支護規劃中的使用,和深基坑支護規劃在實際工程中使用現況的認識與了解,而且對深基坑變形問題加以跟蹤,便于及時管理與修復相應變形位置。另外,檢測者在實際觀測過程,要遵循相關規定,提升自身觀測能力,確保觀測精度。在施工階段若出現問題,要立即找出原因并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處理方法,不僅要保證質量還要確保工期。如果產生很大的項目故障時,要立即上報施工企業,并組建專家展開論證和處理問題,基礎解決項目安全事故。
3.3加強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建設管理
首先,在巖土基礎項目深基坑支護建設環節強化過程管理了,施工監理企業要注重日常巡察、取樣檢驗等檢測力度,發現問題要立即上報,并督促施工企業加以整改修復;其次,施工企業編制施工質量規范體系,嚴格要求工作人員根據施工設計標準開展工作,監督相關技術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任務,確保施工人員清楚施工操作流程,根據施工操作標準開展工作,另外,施工人員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最后,施工企業要制定施工目標與施工作業任務,在保證專家審查上,要明確錨桿的尺寸、數量、規格和施工位置等內容[3]。在土方挖掘與支護建設協調上,要制定出完善的土方挖掘方法及工序安排,需要土方挖掘施工企業嚴格根據深基坑開挖規定,紡織亂開亂挖情況,盡量減少深基坑挖掘與支護裸露時間,保證土方挖掘和支護施工集中協調進行處理,以確保深基坑支護建設的性能。
結語:
綜上所述,在巖土基礎項目建設中,采用深基坑支護方法有助于確保建筑結構穩固性,深基坑支護具有很繁瑣的工藝流程,與之呼應的支護方法也展現出了繁瑣性。在施工階段,工作人員需要緊密根據深基坑支護的實際情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來選用最適用作支護施工的方法。巖土基礎項目中有關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方式方法應持續改進和優化,進一步提高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鎧城.基于巖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設計問題和對策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6(17):144-145.
[2]梁剛.巖土工程基礎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探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4,23(04):150-151.
[3]尹光明.城市隧道臨近建筑物超深基坑支護理論與安全控制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2.
作者簡介:
陳偉斌(44520219771016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