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不斷加強施工技術各個方面的能力,對施工技術進行改進,從而保證施工質量。混凝土作為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進行更多創新,才能加強混凝土施工技術,為整個建筑工程奠定好基礎。本文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進行探究,希望對行業有所幫助。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引言
隨著建筑業的不斷進步,該領域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擴大,而混凝土施工技術通常是整個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混凝土施工一般具有強度高、能量效率高、結構厚實、施工方便等優點。然而,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施工工藝的要求往往很高。混凝土結構的裂縫主要是在澆注混凝土時產生,水加熱不能散發,會威脅到項目的整體性能和耐久性能,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加強對每一個細節的施工質量管理,確保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所以,我們在具體施工時,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盡可能保證整個建設項目能滿足除我們施工質量要求。為了更好的進行建筑混凝土技術施工,首先要明確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控制以及混凝土攪拌技術和混凝土澆筑技術的運用策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采取加強施工檢查力度、規范施工工序、控制施工溫度和加強控制混合料的碾壓等策略措施,不斷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質量。
2、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建筑質量具有緊密的關系,所以必須要重視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2.1混凝土材料的配比
混凝土由于其特殊的化學性質,逐漸成為我國的建筑施工中比較常用的建筑材料,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涉及到混凝土的話。應嚴格控制產品的質量,因為其質量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實際施工中需要對混凝土結構的進行測試,通過測試找出最佳分配比例,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建筑物的穩定性要求調整混凝土的比例。
2.2混凝土的攪拌
在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攪拌是一個十分重要環節,主要是混凝土的攪拌過程可以直接決定混凝土的化學性質,進而影響混凝土的施工建筑質量。因此,我們需要在攪拌過程中嚴格控制它,我們從以下兩個步驟來控制攪拌的過程:
(1)拌和工作前,必須先檢查混凝土的質量。檢查攪拌設備的工作狀態,保證攪拌工作的順利進行;
(2)在攪拌過程中,應注意混合料的排列和混合料的順序。保持拌和時間,特別是混凝土拌和時間和拌和速度。防止濕度和溫度對混凝土的影響。總之,在攪拌工藝實施的全過程,施工人員要嚴格監督攪拌。并且要對攪拌過程中每個細節的嚴格要求。
2.3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運輸是在混凝土攪拌完成對混凝土進行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注意其均勻性,以確保混凝土運輸設備的嚴密性,在運輸時,混凝土容器的墻壁應盡可能保持清潔,避免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常用的在中國混凝土輸送方法如下直接運輸、水平運輸、水平運輸可分為樓面水平和地面水平兩種運輸。
2.4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其施工工藝比較復雜,因為我們不僅要充分考慮鋼材的實際密度,也要考慮埋管的大小,以及具體的、實際的供應結構等,并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已經覆蓋上了一個新的混凝土層,并且將壓實。分層澆筑法一般適用于較為分散的混凝土,且混凝土的總厚度不能太厚。在澆筑時,需要先從底部澆筑混凝土,一直到一定程度后在開始進行二層澆筑,對于同樣的二次澆筑和第一層一樣,可以反復進行,最終實現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果澆灌模板的高度太高,則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采取內外灌溉的方法進行連續灌溉。灌水墻澆水時,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模板壓力,還有就是完成了灌溉工作,施工人員需要做好施工防護準備,當混凝土凝固到一定強度時,混凝土的凝固主要需要一定的時間。卸下保護裝置后,進行梁板的施工。
2.5混凝土的振搗
當我們在使用混凝土時進行連續的鼓搗。還是因為環境中的空氣來防止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但我們在當也需要掌握的時候,要避免過度工作的現象。如果我們正在使用插入式來修補它,所以我們需要對鼓搗的范圍進行嚴格控制,在施工中比較常用的鼓搗有交錯式鼓搗和行列式鼓搗。
2.6裂縫控制
2.6.1控制荷載裂縫
在現階段,由于鋼筋混凝土規范是基于特定的條件和功能來定的,鋼筋對銹蝕具有高度敏感性,需要充分考慮裂縫控制等級。我國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對混凝土的影響,將控制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1)嚴禁組件有裂紋,使用任何有裂縫的組件將導致混凝土裂縫發生擴展。(2)確保不會出現構件壓力集中的現象。對于組件的選擇要考慮不開裂性能,適用標準拉應力條件的構件不應大于承受強度的標準,根據具體要求,構件周圍不存在拉應力。(3)可以使用有裂紋的部件,但應在最大壓力范圍內使用。
2.6.2控制變性裂縫
溫度變化產生的溫度裂縫現象,應盡量避免溫度差的存在,我們可以在設計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首先,增加鋼性提高抗裂性,可以增加直徑小、間距小的鋼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要無縫澆筑。此外,控制裂紋的應力集中現象,因為一旦出現孔洞,建筑物的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在一般情況下,有應對這種情況的兩種主要措施,一是設置孔的角度,避免裂縫,然后能增加鋼筋數量。在鋼筋混凝土裂縫問題,主要以阻力為主要原則,這一原則將結構的最大剛性放大并拉伸,從而避免了裂縫的產生。這一原則是呈相反的趨勢,降低整個建筑設計的剛度并適應了地基變形。
2.6.2.1降低水泥的水化熱
在水泥的選擇過程中,一般選用一些中、低水化熱的水泥,如礦渣的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的硅酸鹽水泥。這樣既能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強度,又能降低水泥的總用量。
2.6.2.2降低混凝土的實際入模溫度
在夏季施工時應禁止沙子和石料被陽光直接照射,必要時噴灑細水霧。或者你可以用冷水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同時,保證模具內部的通風,來加快熱量的散發。通過某些緩凝減水劑的滲透來避免水化熱的集中產生。
2.6.2.3加強施工當中的溫度控制
在混凝土澆筑后進行保溫,并長期維護,緩慢降低溫度可避免混凝土發生突然(下轉156頁)(上接154頁)的內外溫度、濕度變化。同時,要加強溫度控制,及時調整保濕養護的措施。
2.6.2.4改善具體的約束條件
進行分層澆筑,合理設置一些施工縫和后澆帶,這樣既可以放寬具體的約束條件,又可以減少水化熱的聚集現象。
2.7混凝土的后期養護
由于混凝土特殊的化學性質,因此施工中應特別注意對它的外部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在項目建設完成后的維護是必要的,我們共同維護模式與太陽能加熱的維修方法,維修,施工和養護劑養護。但在后期的維護工作中仍然是控制溫濕度,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裂縫。
結語:
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施工的關鍵環節,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具體應用。施工質量的好壞將嚴重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施工技術研究的方方面面,并在施工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有效地保證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研究,為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進入21世紀以來,建筑工程施工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期,是朝著數字信息和能生態節能方向發展,我們應該不斷地進行施工技術創新,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建設,在建設中的具體應用,不斷加強技術創新的應用,確保工程建筑的質量和進度。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創新及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探究,希望對行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梁雄.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創新及其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張晶雪.建筑工程常見的質量問題與防治[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7).
[3]王繼忠.建筑工程索賠及其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6(18).
作者簡介:
鄭雪,湖州衡一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