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關乎整個城市的交通情況以及市民的安全出行,要求建設、監理、施工等相關管理單位嚴格做好施工全過程管理,嚴格履行合同內容,認真落實質量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完善檢查巡查管理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文章針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管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幾年來,由于城鎮化水平不斷上升,作為城市交通樞紐工具的市政道路,建設體量逐年增加。由于發展速度過快,施工技術和管理水平沒有跟上建設發展的進度,導致很多道路在使用過程中都出現了問題。比如瀝青路面過快破損坑洼,鋼筋混凝土路面下沉彎折,或是路面平整度差積水嚴重等,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很大不便。
1、市政道路在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
1.1土方路基工程
土方與路基工程在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為:路床積水、基地的壓實度沒有達到標準、路堤失穩、邊坡塌滑以及路基的局部沉陷。在挖方項目中存在土方塌陷、擾動、超挖、下陷、側移以及放坡不夠到位。在回填項目中回填土的厚度標高不控制、密實度不夠、平整度不夠、下沉不均勻。
1.2監理人員專業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監理單位受業主委托根據監理規劃和細則對施工現場質量及安全工作實施管控,因此監理人員在保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實踐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監理環節呈現很多問題,較杰出問題就是監理人員本身專業水平不行。不少監理人員無法滿意專業技術要求,在職業道德和作業責任感方面也亟待加強。受職業環境影響,部分監理人員在工程質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認知缺乏。管理體制和認識的缺乏直接體現在監理行為上,不少路途施工現場普遍存在這種現象:管理機制不健全或實行執行不到位;工序報驗程序把關不嚴、施工現場安全查看制度形同虛設;監理單位并沒有起到真實監督和管理效果。
1.3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控制意識薄弱
根據目前的工程承包形式,施工總承包中標后,一般會與勞務分包企業簽訂分包合同。而市政工程領域的分包企業起步較晚,資質等級相對較低,且專業技術人員層次也有待提高。施工過程中,參建各方若是沒有進行很好的溝通,施工效果可能與設計圖紙要求存在偏差。究其原因是技術人員、監理人員、施工人員自身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控制意識薄弱,如果不能加以改善,對市政道路事業發展來說會產生阻礙。建設工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施工團隊能夠得到的利潤趨向透明。因此不少負責人為了得到更大的經濟利益,在施工過程中不顧工程質量及安全問題,出現偷工減料現象。這種性質惡劣的行為帶壞了整個行業發展,使得工程質量及安全問題愈發嚴重。
1.4混凝土的板塊出現裂縫
因為養生工作不完善,表層出現風干收縮,出現淺又細且網狀的發絲裂痕。因為角隅位置基層的接觸面積很小,其單位面積承擔壓力較大,所以基層的相對沉降更大,導致板下落空現象,便會丟失支撐,在角隅處出現局部裂縫。切縫時間太晚,出現收縮裂縫以及交通開放之后路面的基層產生下沉導致板塊的折裂。因為施工的操作失誤以及原材料的問題出現裂縫。具體為沉降裂縫、反射裂縫、溫度裂縫以及荷載裂縫。
2、以質量控制為中心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點分析
2.1對施工材料進行質量預控
施工材料質量控制是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其主要的材料預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首先,需要將材料作為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管理內容,構建完善的材料管理體系,材料的使用需要按照材料管理體系上的內容開展。其次,分析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影響材料使用效果的因素進行控制,避免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較多的問題,從而影響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最后,加大對施工材料的檢驗和控制,確保選擇的施工材料與工程的各項施工要求相適應,以確保材料的施工質量,進而提高市政道路的整體施工質量。
2.2對施工技術進行質量預控
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需要加大對現階段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技術進行分析,明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人員需要掌握技術特點及技術優勢,以便能夠實現對施工技術的合理把握,以達到市政道路施工控制管理的目的。其次,建立完善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體系,明確以質量控制為中心的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技術要點,對工程內部的各項目進行合理的監督和管控,進一步強化施工人員對施工技術進行質量預控的意識,明確各崗位人員的質量預控責任,在企業內部召開教育培訓工作,針對技術項目對施工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進一步強化施工人員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質量預控效果。提升各項技術的應用效果,避免市政道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工程失誤,以達到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的預期目標要求。
2.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現代化施工現場要求施工安全管理內容涉及到道路工程項目安全、人身安全,從更加全面的、動態的角度進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員具備很強的信息概括能力、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組織與協調能力,以確保施工安全目標的順利實現。
在道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要結合工程的項目規模、主體結構、施工環境、施工技術難度、施工風險預估以及資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始終堅持安全第一、持續改善、失效最優化原則。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控制和消除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安全防護工程,例如混凝土攪拌機出現攪拌不均勻問題,對混凝土比例的控制就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混凝土設計強度就無法得到保證,工程就會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會由于施工和管理人員的忽視而被耽擱,無論是技術管理還是施工人員,都要在施工過程中時刻警惕以外情況的出現。
在施工主體人身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為施工人員開展施工安全教育活動,幫助施工人員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并將思想貫徹到實際行動中。在施工現場環境很復雜,或挖地下基坑,或爬高作業,在道路施工過程防護措施更容易被忽略,對施工人員來說爬高或基坑開挖都是比較危險的工作,一旦發生墜落或坍塌,都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結語:
總而言之,將科學發展觀作為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指標,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規劃,實施全方位、高效的管理制度,采取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針對各項施工作業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及綜合性檢查,同時針對施工質量、工期、安全等實施全方面的施工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規劃,這樣才能夠有條不紊的、保質保量的完成具體的施工作業,創建出高質量的市政道路工程。
參考文獻:
[1]張斌.淺談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問題[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5):97.
[2]苗建偉.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傳播,2010(12):16+15.
[3]吳超.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及控制[J].四川水泥,2016(01):149.
作者簡介:
畢偉坤(身份證:1302241981111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