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力
【摘要】基于性能化防火設計,實現大型公共建筑的改造,是了解實際設計中有哪些要點,討論要點的解決方案,以及改造前的基本情況,給出對應的改造方案,以在火災發生后,降低火災的影響。本文內容的闡述,是以某室內游樂場為例, 提出應用的方案。
【關鍵詞】性能化防火設計;大型公共建筑;火災場景
經濟的發展加快了城市的建設,也改變了建筑的室內布局,讓建筑結構更加復雜,這雖然增加了城市建設的趣味性,但也增加了建筑的安全隱患,特別是人員的疏散、濃煙的排放等,降低了建筑的安全,而用性能化防火設計對現有工程進行改造,可有效預防這一問題的發生。
1、性能化防火設計的概述
1.1內容
其有別于設計規范,如果是規范,是對建筑物內部整體環境的規定,包括結構、耐火等級、機械等內容,要求不同方面必須符合政策性提出的要求,可用專業術語概述,也就是,規范內沒有給出解決方法,而是給出人們接受的方法,但無論哪種方法,都有替代物,它可以概括為性能化設計。性能化設計是用術語描述后,描述的環境、物品符合規范性提出的要求,它從某方面分析,是利用火災安全工程學的有關理論,以及具體使用的方法,測評建筑,通過具體的設計與計算,給出最佳的安全措施,實現建筑物防火效果的最優。其具有的優勢是:展示建筑的獨特性,明確用途,會根據具體建筑的差異,給出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沒有統一的規范;根據建筑的基本情況,給出適合的設計方案,可隨時轉化思路;使用多個分析工具,保證設計的準確無誤[1]。
1.2設計要點
1.2.1火災的場景
火災場景的設計需綜合多個因素,根據建筑物室內的結構,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描述,選擇設計參數,選擇相應的物質分解物,或是得到其他參數后,用這些參數表達場景具有的特征。火災特征的設計,是利用其增長曲線,模擬火災發生后的情景變化。同時,也要監測火災發生后的熱釋放速率,它是在既定的單位時間內,燃燒物體向外釋放出的熱量,它決定了火災發展的參數,會隨著可燃物燃燒的時間變化,而它也決定了室內煙氣的產生量。
1.2.2人員的疏散
人員的疏散會通過建筑內的消防通道,以及其他消防設施,把人帶離火災現場,疏散到室外或未起火區域,等待救援,它作為建筑物防火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體設計中,因根據建筑物具有的特性,以及火災發生后人的心理變化,在恰當的位置設置設施,選擇可實現高效疏散的路徑。建筑物內會因為建筑類型的不同,有不同的安全疏散裝置,對于中高類的建筑,多以安全出口、人員疏散的樓梯為主,并在某些位置放置輔助工具,緩降器等,而如果是超高層的建筑,會在內部設置避難間,在建筑的天臺上,修建停機坪。
1.2.3明確目標與準則
為讓設計工作順利進行,設計人員必須明確防火目標,且每類建筑的目標存在差異,但不變的幾點是:保證人員安全、保護財產、控制火勢的蔓延、關鍵設施可持續運行,同時,這也是設計必須遵守的準則。比如以人員的安全為例,火災發生后,為保證人員安全,必須在安全容忍時間內全部疏散,其表式是:RSET+Ts 2、案例的應用與分析 本文選擇的是某市已經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的室內水樂場,其整體面積是35000㎡,整體高度為30米,室內共有多層,設有電梯與樓梯,樓梯分布在建筑的四面,室內水樂城被劃分成多個區域,且一些區域獨立,包括游戲區、以及供人休息的房間,其頂棚是鋼結構桁架,墻面內有穿孔吸音鋁板,建筑的基底是200×100,且消防設置分別分布在游戲區與餐飲區內等位置。 2.1具體應用 火災場景模擬:考慮到游樂場內部消防設置的分布,以及設置的消防通道,確定了可能出現火災荷載的區域,這一區域內有大量的游戲設備,且這些設備后有復雜的電線,位于二層的游戲區,在排煙情況的不同的情況下(如表1所示),構建不同的火災場景[2]。 由三種排煙方式,構建了整個室內空間的基本模型,選擇的參數貨源的具體位置,建筑的實際高度、室內的溫度,可燃物、排煙系統等,設定時間為1600s,得到其中三種火災場景的結果是:場景一,如果建筑內沒有排煙,室內的所有人必須根據建筑蓄煙能力的高低,決定人員疏散的時間,但因為室內火災發生的區域有大量電線,游戲工具的表面中有易燃燒的物體,所以,在設定的時間內,煙氣的高度最低下降到為2m;場景二,自然排煙后,會用建筑內部與外部空氣的壓差,調整補風口的大小,以讓足量的空氣進入室內,所以這個場景中,其他因素不變,補風口大小的改變是唯一需要參考的變量,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如果排煙量是105.4m3,煙氣的高度最低下降到2.5米,但如果是132.5m3,煙氣的高度最低下降到3.5米處;場景三,用機械排煙,不會受外界風力的影響,但需要花費較多的成本,會受人為操作與設備的性能影響,而有些場所也會在室內加入補風系統,機械排煙開始運行后,如果按照規范操作,室內煙氣可良好的排出,為人員疏散提供充足的時間,但如果調整速度后,需要足量的補風量,才能保證人員的安全疏散。 人員安全疏散:室內人員安全疏散需要滿足的條件是,火焰、煙氣對人造成的輻射。其一,如果人體接受的火焰、煙氣輻射在0.25W/cm2以上,會在皮膚表面出現灼傷,其二,如果煙氣的高度降低,低于人員可看見的特征,即可判斷煙氣是否在臨界點以下,所以,提出的疏散模擬方案如下;根據上一段中假設的著火點,待起火后東側的樓梯不可以使用,只能通過北側與西側、南側的樓梯疏散,其使用的公式是: 公式中,N及Ni對應的是出口的人流量,n是出口數量,V是人流量。假設節假日進入游樂城的人數為2500人,出口門的寬度是2m,總寬度是6m,共有三個出口,每人的面積是1.5m,Ks是75m,計算過程是Te=2500/(1.5×6)+75/2,計算出所需的時間是314.5s,同時因為著火層游戲區棚的高度為5.5米,所以,必須在高度下降到2.3m以下后,讓所有人員全部撤出,才能避免給人員造成危害。 由此,提出的分析是,當時間在314.5s以內,煙氣下降到高度依然在安全范圍內,不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同時,根據火災場景的模擬,也證明了建筑內的煙氣在自然與機械的排風下,可順利排出,只要在安全時間內,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該室內游樂場有良好的疏散能力,并在噴淋系統的配合下,可保證人員在短時間內快速疏散,且煙氣下降的速度也在可控的范圍內,表明室內的蓄煙能力較高[3]。由此,提出的設計思路是,在現有工程的基礎上,調整排風口的設置,并適當增加補風量,與現有噴淋系統配合,滿足室內整體環境的消防要求。 結語: 性能化防火設計在應用,是根據現有大型建筑工程的基本情況,在室內進行火災情景的分析,并根據分析得出人員的安全容忍時間,模擬計算人員安全疏散所需的時間,以此給出設計的思路,體現性能化防火設計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李一波.基于性能化設計的某大型綜合觀演建筑人員安全疏散研究[J].安徽建筑大學學報,2017,25(05):21-25. [2]李英輝,郭勇義,杜紅兵.人員安全疏散性能化設計方法的實例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2(06):474-476+480. [3]劉慶恩.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在大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評估中的應用[J].有色礦冶,2013(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