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康
【摘要】目前,鄉鎮規劃建設是我國落實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對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城鄉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要注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升鄉鎮規劃科學水平,建設特色鄉鎮,帶動農村產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本文就鄉鎮城鄉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鄉鎮城鄉規劃;管理;問題;對策
1、鄉鎮規劃設計原則
1.1因地制宜原則
針對鄉鎮規劃設計中常見的缺乏特色問題,在進行鄉鎮規劃設計時,要立足實際,依據地域風貌與文化傳統等,科學合理的編制鄉鎮設計規劃方案。以空間布局設計為例,要基于村莊自然環境與功能等指標,來分布村落布點,建立中心村——一般村的體系,著重突出中心村的作用。在進行鄉村規劃設計中,要強化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之間的關系,以突出鄉村特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準確把控空間尺寸,為鄉村居民,創造宜居生活。考慮到街道與廣場為鄉村空間的骨架,在設計規劃方面,要充分反映鄉村歷史與文脈,采取核心+組團布局的方式,展現鄉村地域特色。
1.2堅持可持續化發展原則.
鄉鎮規劃設計要堅持可持續化發展原則,科學處理鄉鎮現狀與未來發展之間的關系,針對鄉村現存的發展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規劃方案,確保鄉鎮規劃建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在鄉鎮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等,做好耕地保護工作,改善鄉村生態環境。積極應用新技術與材料,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譬如:在進行農民公園、廣場、街道等的規劃建設,要注重周邊綠化并經設計,實現基礎設施和自然環境綠化相互結合,將公共綠地與庭院綠化相互結合,構建多層次的景觀體系,充分利用農村自然環境優化,引入綠化設計手段,以住宅為點,進行庭院綠化,以鄉村道路為線,設置綠色生態隔離屏障,以廣場和自然保護區域為面,做好綠化設計,形成具有特色的鄉村景觀。在進行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時,要以改善基礎設施為主,包括村容村貌與垃圾集中點建設等,推廣應用沼氣技術與太陽能發電技術等,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農村生存與生產環境。
2、鄉鎮城鄉規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規劃滯后,嚴重阻礙發展
規劃滯后是長期城鄉分割體制下“規劃分治”的結果。長期以來,我國城鎮建設只管城不管鄉鎮,在我國的諸多地區,同一個鎮管轄范圍內的鎮區和村莊,在景觀上、功能上、人文環境上仍舊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城鄉二元結構制度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鄉鎮規劃一體化的進行。在現階段,我國的鄉鎮現狀多數是鎮區和村莊有明顯區分,未進行整體化規劃。多數鎮區盲目的沿路建設,各種服務業及商業集中布置在公路沿線,公共服務設施亦集中布置在商業服務中心,導則城鎮和鄉村公共服務設施差別化大,公共服務設施難以發揮最大效能。
2.2整體規劃不強,布局不合理
在現階段,我國多數鎮區進行規劃建設時,把城鎮和鄉村分開考慮,重點進行鎮區的規劃。在鎮的總體規劃圖紙中,特別強調了鎮區的規劃圖紙。同是一個鎮,鎮區建設不斷得到強,財力物力流向鎮區,必然導致城鎮和鄉村差別的擴大。在新時期的規劃建設中,把鎮區和鄉村分開考慮,公共服務等多項市政設施集中于鎮區的做法,不利于鄉鎮一體化進程的推進。
2.3中心功能不突出,地方特色不強
從目前來看,我國多數鄉鎮建設沒有與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資源優勢等有機結合,而是照搬其他發達地區的模式。這導致的結果是:鄉鎮雖然規劃建設了,但規劃作用沒能發揮出來,各方面的資源得不到有機結合和利用。鄉鎮無地方特色,無主導產業,或者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
2.4缺乏科學規劃建設管理制度
在土地利用方面,不少城鎮存在管理權限不明、審批土地不規范、隨意招租等問題。這一方面造成了征地難,由此限制了鄉鎮發展的空間和規模;另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效用不高,甚至浪費嚴重。在規劃和建設方面,一些人員對規劃進行隨意更改,或者降低設計標準,工程項目先建后批、村民隨意搭建等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監管機制,不僅導致了建設布局不科學、景觀情況混亂,還破壞了鄉村自然環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3、加強鄉鎮城鄉規劃管理的措施
3.1制定科學規劃,統籌鄉鎮一體化發展
鄉鎮規劃建設涉及面寬、任務重、耗資大,理應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和重視,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鄉鎮規劃編制。鄉鎮一體化規劃編制時,應具備前瞻性、高標性、高起點。從鄉鎮一體化規劃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并考慮地貌地形,對鄉鎮村莊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略研究和合理布局。
3.2制定合理規劃,彰顯地方特色
鄉鎮規劃建設中,各級政府應立足本地資源條件及優勢,培育支柱產業、發展特色經濟。應以發散的思維思考鄉鎮的發展。可以以產業發展為軸線,走工業帶動型的路子;也可以走旅游拉動、資源開發或者商貿等路線,把建設特色鄉鎮同發展特色經濟進行緊密結合。同時應對地方文化特色進行深入挖掘,規劃建設鄉鎮時充分應用當地文化特色。制定規劃方案時,應把遵照設計放到關鍵地位,避免盲目模仿發達地區規劃方案。
3.3制定合理配套設施,提高鄉村生活質量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應有內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農村的重要保證。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在鄉鎮一體化規劃中,應將城鎮和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考慮,合理配置。
3.4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任何城鄉的發展都離不開生態環境基礎,在生態規劃過程中,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重點在于保護鄉鎮的歷史風貌、保護當地的水土、加強環境整治、普及沼氣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3.5制定規劃管理細則,加強規劃建設綜合管理
政府應制度明確的規劃管理細則,明確責任,強化職能。鄉鎮規劃建設惠及整體人民群眾,規劃方案應向人民群眾公開,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同時向人民群眾普及簡單的規劃知識,讓群眾了解規劃建設的好處,人民群眾就會自愿參與和配合鄉鎮規劃的工作。
結語:
基于我國現代化建設規劃總體目標,為更好的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不斷加強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力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著必要性。對此需要健全鄉鎮規劃管理體系,堅持科學布局與可持續化發展原則,做好鄉鎮規劃建設,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妍俄.鄉鎮規劃管理在小城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中華建設,2016(01):78~79.
[2]何希旺.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淺析[J].建材與裝飾,2016(0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