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潔
【摘要】本文簡單介紹了土地出讓市場化制度背景,針對土地出讓市場化促進經濟增長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發表了一些建議看法,希望可以發揮土地出讓市場化價值,更好的促進經濟增長。
【關鍵詞】土地出讓;市場化;經濟增長
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對經濟增長有非常重要影響,當前我國專家學者在資本和勞動力配置效率對經濟增長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但是在土地配置方面影響相對較少。在城市化進程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經濟增長。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城市土地供應制度方面不斷改革和更新,為土地要素配置對經濟增長影響方面研究提供了條件方面支撐。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很多城市用地都是由政府無償劃撥配置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城市經營性建設用地逐漸轉變為有償出讓,自此我國城市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進入全面市場化階段。土地出讓市場化對經濟增長有非常重要影響,本文就此展開了研究分析。
1、土地出讓市場化制度背景
1.1土地出讓市場化改革歷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城市土地有償出讓,但是多為協議方式,協議本身缺乏公開性和透明性,非常容易有覆蓋等情況出現,造成土地利用的嚴重浪費,無法取得理想的利用效果。與商住用地相比,工業用地在出讓秩序方面表現的更為混亂,很多政府通過低價甚至負低價等方式招商引資,最終導致全國范圍內工業用地價值十分低廉,存在有非常嚴重的浪費情況。為了實現對土地出讓領域腐敗等情況的有效控制,更好的保護耕地資源,促進土地的集約化利用,我國政府在土地出讓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市場化改革。但是因為不同地方在土地出讓市場化要求方面的落實程度存在有非常大差異,實際改革效果也存在明顯區別。
1.2土地出讓市場化改革效果
城市土地出讓存在有協議、招標、掛牌以及拍賣等不同方式,土地出讓市場化改革初期階段,政府規定土地出讓只能通過拍賣和招標方式,之后引入掛牌出讓方式。相比于拍賣,掛牌出讓方式要求相對較低,不需要超過三個競拍方,成交率高。雖然相關文件中在土地出讓方式的選擇方面沒有明確規定,但是自掛牌方式引入后,成為一種非常受歡迎出讓方式,在土地招拍掛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在工業用地出讓市場化改革后,土地市場化出讓水平有了跳躍式改變。
土地出讓市場化在經濟增長方面的影響機制十分復雜,一方面土地出讓市場化能夠使房價和地價有明顯提升,增強政府融資能力,增加政府土地出讓收入,最終提高土地抵押融資能力。在企業方面,房價和地價的上漲能夠增大企業房產和土地抵押價值,實現對融資約束的有效緩解。在部分金融投資不夠發達區域,隨著房價的上漲,會產生有利經濟發展的資產泡沫,減少資本外流,提高投資效益。根據相應增長方程,隨著投資的增加,會促進資本增加,獲取更多的產出。
2、土地出讓市場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
2.1土地出讓市場化緩解融資約束,擴大城市融資規模,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土地出讓市場化配置有兩個方面優勢,一方面能夠實現對競爭性定價的篩選,增強土地配置對要素的評價,因為市場反映存在有非常大靈敏性,能夠更快速實現供需平衡,避免資源過多閑置;另一方面利用市場化降低尋租所產生的租金消耗,在市場配置情況下,信息公開透明性有了明顯提高,實現對社會無意義資源損耗的有效控制。土地出讓市場化改革還會產生積極影響,首先,能夠控制尋租腐敗,降低各類腐敗等行為發生率;其次,能夠利用公開競爭等方式,提高土地資源和使用者方面配置有效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2土地出讓市場化能夠實現對城市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的改善,進而促進經濟增長
土地出讓市場化所產生的融資效應會對配置效應產生非常大影響。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利用融資效應強化配置效應,土地融資如果應用在城市基礎建設的擴大和企業投資研發方面,利用融資效應,可以在緩解生產融資約束的同時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以及補貼的增加,能夠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使經濟全要素生產效率得到提升。城市現有的企業可以利用融資約束緩解,加大生產性投資力度,進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生產效率。但是另外的,融資效應還會對配置效應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有研究表明,隨著房價的增長,會使投資結構發生一定的扭曲,導致地區技術創新水平受到抑制。當經濟中存在有過多流動性時,不僅會使房地產等部門表現出過熱情況,同時還容易提升制造業等部門的流動性。也就是說,當土地融資產生的信貸無法得到科學合理利用時,隨著信貸資金供給的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生產企業等涌向房地產,導致資源配置效率有明顯下降,進而不利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
3、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策略
首先,從市場角度出發對土地出讓制度進行完善,隨著土地出讓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增長率,雖然土地出讓市場化會在短時間內產生一定的負效應,但是從長遠角度而言,對經濟增長會產生更多的有利之處;其次,對土地市場制度建設進行完善,降低土地融資風險,隨著政府監管干預,能夠實現對市場失靈等情況的有效彌補,提高市場化負效應控制有效性。重視土地二級市場建設,促進土地供應多元化發展,積極探索新的土地融資模式:最后。轉變地方政府職能,促進財稅制度改革,受到地方政府權責和稅收不匹配等因素影響,政府對土地出讓收入和融資有非常大依賴性,可能會阻礙土地出讓市場化配置。適當轉變政府職能,能夠避免政府對土地供應和融資方面干預,將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充分全面發揮出來,實現對土地融資風險的有效緩解。
結語:
土地出讓市場化促進經濟增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土地出讓市場化緩解融資約束,擴大城市融資規模,另一方面土地出讓市場化能夠實現對城市生產資源配置效率的改善,進而促進經濟增長。未來土地出讓市場化發展還需要提高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方面重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