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摘要】近十年來,隨著城市規劃學科的快速發展和應用以及城市規劃項目的展開,公眾參與的逐漸深入,城市規劃逐漸由專業性較強受眾面較窄特點向通俗化普及化方向發展。而規劃學科本身并沒有做好此應對,一直停留在長官意志、行政計劃管理的階段。
【關鍵詞】項目管理;城市規劃;研究進展
1、引言
城市規劃升級為一級學科,以及最近自然資源部的成立等,均為規劃發展帶來的管理思路的變化。長期側重于規劃技術方法研究使得城市規劃本身并能很好適應這種局面,因此在我國城市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如何進行協調有效的管理,一直是比較重要的問題。從學科應用角度看,無論是設計單位、還是規劃管理和規劃實施單位,均面臨困境,需要更精細的管理來協助管理實施規劃全過程。
項目管理作為管理龐雜巨大的內容的一種方法,可以結合其管理途徑和工具,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編制和管理水平,豐富學科內涵,更好地指導城市發展建設。
2、相關概念
2.1城市規劃的概念
城市規劃理論和內涵一直處于不斷變革和發展的進程中,但就我國現階段城市規劃而言,城市規劃是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所作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城市規劃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在確保城市空間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礎上,是實現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
2.2項目管理的概念
項目管理是指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將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應用于項目活動,對項目過程的全部工作進行管理,實現或超過設定需求或期望的過程。項目可以是一項工程、服務、研究課題及活動等,但其管理范圍必須是明確的、一次性的。項目管理的整個過程通常可歸類為五大過程組,分別為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和收尾。
項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發展起來的重大新管理技術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主要被應用于含有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大規模開發研究項目。開始局限于建筑、國防和航天等少數領域,隨后被擴大至各種現代管理活動中。
無論是何種項目管理,其完整的管理內容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項目整合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費用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采購管理、項目干系人管理等。
3、國內研究進展
盡管項目管理的思維和方法,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制造、安裝、施工、研發等大型項目中,但是在城市規劃領域中采用項目管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
國內對項目管理方法在城市規劃應用研究從2000年以后開始,到2010年后進入較快發展階段。從已發表的文獻看,目前項目管理在城市規劃領域的應用集中在規劃技術系統和規劃運作系統,未涉及到規劃法規系統和規劃行政系統研究。
按照項目管理內容進一步細分,可以發現,主要集中在進度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和整合管理4個方面,其中大多數文章為應用型碩士論文。同時由于城市規劃領域的特殊性,費用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等領域則完全沒有研究。
3.1質量管理
在質量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對規劃程序和流程的優化、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優化以及規劃編制技術的優化。
上海市規劃局在2D00年通過對立法項目的計劃擬定、開題論證、草案組織起草、中期論證、上報審核程序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進一步規范了城市規劃、測繪、地名、城建檔案管理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制定。
北京、宜賓、徐州等地通過對規律行政管理流程的優化,構建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直觀、準確的科學依據,提高了各級政府規劃管理部門與規劃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
3.2風險管理
城市規劃領域的風險管理主要應用于建設項目,包括土地整理、房屋拆遷、舊工業建筑改造、房地產項目開發、廠房建設、學校建設等。該類研究均從風險管理體系出發,通過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等思路,通過具體項目從實踐上提出風險管理與防范的方法。該類研究不同之處在于各個領域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模型尚沒有系統建立,同時由于各個領域發展上的差異,導致研究深度和研究重點各不相同。
以城市土地整理風險管理研究為例,文章重點在于構建恰當的風險分析模型來評估城市土地整理風險,并針對分析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從而減少風險、抑制風險,為城市土地整理的順利開展提供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借鑒意義。
3.3整合管理
該類研究側重于從全局系統角度對項目管理過程中進行的各種過程和活動進行整合和優化,涉及內容非常廣,進度管理和質量管理的內容相互交叉。
以土地一級開發項目規劃編制管理模式初探為例,文章以構建園區規劃管理模式標準化體系為契機,著手研究以標準體系為基本框架,整合規劃編制體系管理、工程設計管理、項目管理的管理模式,提出一種高效、靈活、便于復制的土地一級開發項目規劃編制管理標準化模式從而在對事業單位的選擇、規劃評審、設計進度控制、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形成蘇通園區特色的規劃編制管理模式。
3.4其他管理
主要包括關系人管理、范圍管理和人員管理等。盡管這幾類研究相對較少,但顯得極具意義。受限于城市規劃專業體系,項目關系人一直處于不平衡狀態,而項目范圍通常則顯得極為具體,因此多數在規劃項目編制及后續實施管理上,項目關系人和項目范圍討論得非常少。但是隨著項目類型的豐富,非法定規劃的逐漸增加,以及規劃執行E超越眾多法定程序之外的事務,使得關系人管理和范圍管理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
小結:
項目管理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目前總體上處于起步階段,表現為應用和研究數量較少,相關理論及模型尚沒有構建。每年相關研究發表數量維持在10篇左右,且以定性研究為主。針對規劃項目的管理模型并未系統構建,現有多數研究按照項目管理方法進行梳理和應用,并未提煉出可以推廣應用的理論模型。
結合規劃項目編制和規劃管理特征,規劃項目管理主要集中在質量管理、進度管理,部分與實施建設關聯度較高的規劃項目討論了風險管理。同時,對于非法定規劃以及規劃研究類課題,關系人管理和范圍管理則開始應用到項目中。同時,在工程項目管理及其他類項目管理中應用較高且相對成熟的費用管理和人員管理,在城市規劃的應用研究幾乎是缺失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城市規劃項目管理的特殊性。
對于規劃編制單位和相關管理部門來說,其關注重點在于提高項目質量和生產效率,保障規劃管理流程公平高效運轉,而對于幾乎不關注項目費用和人員管理。這說明城市規劃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也是與其他行業的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