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要】為保障廣州市南站區域地下空間及市政配套設施工程子項目——抽條段BCs1區軟基處理的注漿工程的順利完成,根據本工程特點從筆者從施工技術和管理層面提出有效的解決途徑,論證施工過程中的技術關鍵點和管理組織關鍵點,從而保證施工任務的時間節點,對廣州市的其他工程的建設過程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軟基處理;花管注漿工法;管理;組織配置
1、項目概況
廣州南站區域地下空間及市政配套設施工程為單體地下建筑,主體結構大部分為地下一層、二層,局部三層。項目東鄰屏山河、南鄰南站南路、西鄰廣州南站、北鄰南站北路,下穿石興大道、三坊路及石洲中路,施工范圍內存在運行的地鐵二號線及在建地鐵七號線。
2、工程難點分析
項目抽條段BCS1區域由是由Bs和Cs兩個區域組成,地下一層是廣州南站區域地下空間及市政配套設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工程屬于混凝土框架結構,基坑面積為4322m2,設放烈度為8度,抗震等級為二級。由于抽條段BCs1區主體結構位于已建成地鐵七號線上方,在七號線正上方挖土,將會卸去地鐵上方原有壓力,地鐵結構會有上浮的趨勢。故該區域負一層范圍采用縱向分塊抽條開挖方式,縱向延地鐵區間隧道間隔75m分塊開挖,單項推進,每次開挖長度約為15m。
3、抽條段BCS1區域軟基處理施工技術關鍵點
3.1 施工工法概述
工程選擇花管工法對抽條段BCS1區域進行軟基處理,花管每節長4m、直徑48mm,硬質塑料管,原料由鈣塑聚丙烯制造而成,注漿管內壁光滑,接頭有螺扣,端頭有斜口,花管開直徑為8mm的溢漿孔12個,每組小孔間距30cm,用于需注漿地層,在花管有孔部位外面套有抗爆壓力為4.5MPa橡膠套,橡膠套覆蓋著溢漿孔,起到單向閥作用,注漿芯管采用雙塞注漿芯管,通過注漿壓力使得兩堵頭與花管密貼,達到分段注漿的效果。
以花管工法施工可以杜絕卸去地鐵上方原有壓力后產生的上浮。花管工法與其它注漿工法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花管具有上下2個阻塞器(橡皮圈),能將漿液限定在注漿區域的任一段范圍內進行灌注,從而達到分段注漿的目的。
(2)阻塞器可以在光滑的花管中自由移動,可根據需要在存在軟基的區域進行反復注漿,從而達到硬化目的。
(3)根據本工程的地層特點,在一根注漿管內采用不同的注漿材料,可選用不同的注漿參數進行注漿施工。
根據注漿材料以及本工程的地質條件,結合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及施工前做的試驗結果,選用下表所示注漿參數,具體須在施工前進行現場及室內實驗,必要時對各項參數進行修正。
3.2 施工步驟
(1)鉆機成孔
采用XY-150地質鉆機成孔,成孔直徑為91mm,如鉆進過程出現孔壁坍塌,則采用泥漿循環護壁成孔。
(2)下注漿管
將實、花管根據要求連接后,在管內注滿清水檢查密封性能。立即將注漿管沿鉆孔下至設計標高,上端露出地面40cm左右,并加蓋上悶蓋。為保證順利下管,管中要注滿清水,以重力抵消套殼料的浮力。下管后在孔壁間隙靠近地面1~2m范圍內充填水泥砂漿加固。
(3)注漿漿液配制
按水灰比計算出所需的水泥和水的用量,在攪拌機內加入計算好的用水量,邊攪拌邊加入計算好的水泥用量,攪拌均勻后倒入儲漿池內備用。
(4)注漿
開環前先進行注水試驗,以檢查注漿管路是否正常和判斷地層的吸漿能力等,并防止堵管;灌漿量按拌漿桶桶數進行計量。
對于注漿壓力的控制應注意以下情況:
(1) 外圍孔采用雙液漿注漿時,初期采用小壓力注漿慢速注漿,并采用間歇往復注漿,以有效控制漿液流失。
(2) 內排孔主要以壓力控制終孔,灌至注漿壓力后穩壓10min為止。若孔內注漿量已達到設計值但注漿壓力仍無明顯上升時,停注單液漿,建議改注水泥漿+水玻璃雙液漿。
3.3 注漿質量保證措施
(1)注漿方式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漿工藝,即在注漿帶內由孔底自下而上進行注漿,每次注漿段長0.5m,注完第一段漿段后,上提注漿芯管,進行第二注漿段注漿施工。
(2)在芯管拔出長度大于一節管長時,停注拆取該節芯管及接頭,將接頭接在未拔出的芯管上繼續注漿,依此進行直至完成注漿;
(3)注漿過程中如需暫停注漿時,必須先將水泥漿管拿出放入清水桶中,并同時將注漿芯管提升0.4m,向孔內注清水后再停止注漿,這樣既保持管路暢通,又保證注漿不受注水影響。
(4)對于雙液注漿,需暫停注漿時或每次注漿完成前,改用單液漿注漿1min,提出注漿芯管后,用鋼管插入注漿管底部用清水由下至上沖洗注漿管,單液漿則直接停注后進行沖洗,并在管頂蓋上悶蓋。
(5)為保證注漿效果,一般采用重復注漿方法。兩次注漿時間間隔為6~10h,注漿3次,滿足終孔壓力時停止注漿,并用水泥砂漿封孔。
(6)注漿過程中作好注漿工作記錄表,注漿孔的注漿工作情況及注漿工序作業時間。注漿過程中隨時分析和改進注漿作業;并且認真記錄實際孔位、孔深、孔內地下物、涌水等,當與地質報告不符時,應采取措施進行修正。
結語:
為保證抽條段BCs1區軟基處理注漿施工順利完成,根據本工程特點從施工技術和管理層面提出有效的解決途徑,只要把握好文中提出的施工技術關鍵點和管理組織關鍵點,就能保證工程的順利完成。對廣州市的建設工程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紀強,王治國,張超,等.關于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體系及劃分的思考[A].見:中國水土保持學會規劃設計專業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27~33
[2]趙永軍.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芻議[J].中國水土保持,2012(5):4~6
[3]李飛,郜風濤,周英,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釋義[M].法律出版社,2011:10-11,19~20
作者簡介:
王銳(1984,11-)男,廣東省汕頭市,工學學士,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管理、施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