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之下,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環保的意識也在日益增強,對于建筑提供給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的健康、舒適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對于建筑而言,低碳的概念被引入了建筑設計中,是將綠色環保的概念與建筑基礎結構功能相結合,成為了現代建筑設計的新發展方向和趨勢。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低碳概念發展背景下建筑設計應對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同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1、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城市的進程有了很大的加劇,促使城市環境和空氣污染等問題涌現出來,這樣就對人們的居住環境和建筑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低碳概念的加入既降低了降低,也可以很好的保護周邊的生態環境,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應該不斷改革和創新環境、材料等,采用新的設計理念,進而就可以創建出更加健康和環保的居住環境。
2、建筑設計中的低碳概念
低碳概念,就是嚴格控制和要求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通過建筑和施工材料對環境進行科學的保護和設計,以及運用比較先進的施工技術,不斷改進和提升建筑結構性能,促使其實現節約能源,減少排放的目標和要求,進而對低碳生活理念進行實現。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們心中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等理念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也促使低碳概念逐漸融入到建筑設計和應用中。
在建筑設計中低碳理念處于起步階段,還有很多方面的問題存在,很多人員都將設計重點放在能源節約上,把節能當成了低碳建筑,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到節能方面,忽視了二氧化碳排放上,就促使低碳建筑不可以真正發揮作用。同時企業在執行低碳建筑設計時,因為資金條件、技術條件等多種條件限制,導致低碳設計工作難以有效落實。因此,相關單位若想全面貫徹低碳理念,務必要加強低碳建筑設計工作全面優化。
3、碳概念發展背景下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引入低碳概念并不是進行成本很高的設計來對這種設計理念進行貫徹。而是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各種類型的自然能源進行充分利用,確保低碳概念與成本有效結合在一起,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應對策略。
3.1環境匹配性
在建筑環境設計中引入低碳概念時,環境的選擇和營造進行充分的考慮,在選擇上要將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區域的減少和抑制放在首位,最終的設計目標為節約和環保。在建設設計中,要對建筑的空間布局以及所在環境和城市規劃進行分析,對整個城市的用地情況,以及周圍建筑的能源排放影響,再根據城市的規劃發展計劃,對地貌、地形、地質結構等進行分析,對自然能源利用率最佳和熱島效應最小的位置進行對比優先選址,并研發出能夠最充分、合理地利用周圍的能源和資源的最佳方案,充分將自然環境融入到設計中,也使得建筑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夠保證環境得到化解和吸收,也可以確保低碳建筑實現節能減排、降低能源損失和消耗以及節約能源的目的。
3.2利用效率
要想實現能源節約的目的,低碳建筑要與節能建筑的目標保持一致,要對外觀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這樣就可以使其節能以及低碳的功能予以更好的發揮。比如在低碳建筑的外觀設計上,通常采用貝殼形狀或是圓形的結構設計,可以將其采光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同時低碳建筑通過對高透明度和高采光的外形結構運用,可以增大對自然能源的利用率,如風能、太陽能等,也能適當的調節建筑物室內溫度和濕度,對環境保護和能源消耗量的降低進行實現。例如:某光熱館的外觀是使用貝殼形狀進行設計,透明度在75%以上,采光度在90%以上,還應該借助其他自然能源,這樣既大大節約了電力能源,也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而節約了80%以上能源。
3.3內部微循環
在確定了低碳建筑的環境、外觀之后,另一個重要的環要就是對低碳建筑的材料加以合理、科學地選擇。最理想的材料就是無污染、節能、環保、使用時間長的材料,對污染程度高、能源消耗大的建筑材料一定不可選擇,這樣既可以滿足建筑結構的需求,也能夠很好的對建筑內部的環境保護和低碳概念進行微循環調節。再選擇材料之后就是對其質量進行控制和檢測,對其功能的發揮予以保證,才能最終對工程建筑質量和建筑的低碳功能予以保障。在對低碳建筑的保溫設計以及保溫材料的選擇上可以著重選擇溫度傳志性及耐久性都較好的材料,如砼塊或是空心砌塊,可以采用一些保溫措施針對于建筑中保溫性能較差的環節。
在建筑設計中運用低碳概念進行材料的選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材料是否會被浪費和鋪張;是否能夠滿足綠色、環保、損耗降低的需求;材料的半成品或是成品是否具有可靠的結構穩定性;材料是否有有害的特質和氣味。比如在某大學中,其低碳建筑采用的是由污泥燒制的陶粒和特殊的水泥做了建筑材料,不僅對建筑強度予以了增加,同時也因材料的保水性和陋音效果,對二氧化碳的排放予以了有效的減少。同時還采用了可以吸收臭氣的材料以及可以有效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對低碳節能的功能予以了發揮。
3.4重視各專業設計的系統整合
低碳管理具有一定的計算標準,通過對建筑項目實施之前進行預算與分析,各個專業要從概念設計階段就加強合作,通過精細專業化設計,對各種方案進行技術經濟統籌優化,然后根據得出的差異分析數據對企業的各個經營活動進行管理與監督,避免專業設計沖突導致的設計變更或者后期節能效果不理想的問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總量,并一步控制企業的各種費用開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的投資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3.5可再生能源技術一體化設計
在進行低碳建筑的設計時,一定要對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增強低碳建筑的設計,特別是在設計高度節能的建筑時,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開發新的能源是非常重要的。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選擇合理的節能系統。通常情況下,不同的地區,建筑消耗能源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就要根據地區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能源利用形式。比如,對于北方的一些城市來說,由于北方的天氣比較冷,在采暖方面所使用的能源就會比較多,特別是對碳的使用量,所以就要充分考慮保溫功能的設計,還要尋找新的能源進行替代,減少碳的排放量;第二,增強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在建筑的實際壽命周期中,相關的建筑人員一定要充分分析可再生的能源,比如風能、水能以及太陽能等,對其進行合理的綜合使用,應用到低碳建筑的設計中,從而在根本上實現低碳建筑的建設,使環境和建筑達到統一。
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概念下進行建筑設計具有復雜性和系統性的特征,所以建筑要與環境相互融合,采用積極有效的低碳技術,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從而就可以確保城市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文莉,王曉軍,趙強.低碳建筑設計模式研究--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氣候變化應對策略[J].工業建筑,2016(8):169-172.
[2]金坤.產業化進程中浙江省公共體育場館的建筑設計特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7(11):11-12..
[3]李曉俊.基于能耗模擬的建筑節能整合設計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12):203-205.
作者簡介:
戢丹丹,中冶南方武漢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