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超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不斷林立,由于鋼結構具備自重輕、無污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諸多應用優勢,這也使高層鋼結構工程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不過,高層鋼結構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場地、施工條件、施工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高層鋼結構工程的施工難度很大,對于施工單位來說,這無疑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其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與進度。為此,本文便對高層鋼結構工程中的施工難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施工技術,以期能夠提高我國高層鋼結構工程的施工水平。
【關鍵詞】高層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難點;施工技術
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建筑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層建筑數量日益增多,使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鋼結構作為一種具備良好經濟性能、力學性能與使用性能的工程結構,其憑借自重輕、無污染、抗震性能好及施工周期短等應用優勢,使其深受工程人員的青睞與認可,這也使鋼結構廣泛應用于廠房、展覽館、體育中心等建筑,并成為建筑領域的一大熱點話題。
1、高層鋼結構工程中的塔吊選擇
在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中,塔吊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塔吊進行合理選擇是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中的首要難點。在對塔吊進行選擇和布置時,必須要結合高層鋼結構體系的施工特點、現場條件、場地布置情況以及施工隊伍自身的技術水平等,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塔吊在安裝和拆除時能夠安全、可靠、方便,同時還要預先編制專項裝拆方案。在高層鋼結構工程中,塔吊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內爬塔式,另一種則是附著式,對于高層鋼結構工程來說,需要確保塔吊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并且還要兼顧經濟性與便捷性,因此,通過這兩種塔吊的對比,建議選擇內爬塔式塔吊,相比于附著式塔吊,內爬塔式塔吊的有效施工能力要更大,制作成本與使用成本也更低,而且具備更高的安全性,占地面積也較小,能夠實現在狹小場地中進行高層鋼結構施工。目前,內爬塔式塔吊的型號有很多種,這使其能夠在不同級別的高層建筑物中進行鋼結構施工。
2、高層鋼結構工程的構件吊裝
高層鋼結構工程的構件吊裝是施工過程中的主要難點之一,其難點在于構件類型和數量都非常多,而且各個構件的尺寸需要精確,并且必須要對構件的吊裝順序進行妥善安排,同時在構件吊裝完畢后還要進行全面的檢查。
2.1構件進場
在構件吊裝之前,施工人員必須要對進場構件進行檢驗,在檢驗合格后對不同的構件進行正確的堆放。在堆放構件時,經常會遇到場地空間狹小、施工條件較差等問題,在解決該問題時,必須要明確構件的堆放順序,可對進場構件進行周密的安排,并根據構件的吊裝順序進行編號,然后規劃出不同構件的堆放位置,以此確保構件的驗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2.2鋼柱吊裝
在對高層鋼結構中的構件進行吊裝之前,需要預先檢查柱基軸線間距、預埋螺栓位置以及柱基面的標高,在檢查合格后還要在柱的底部設置一個支承塊,并吊裝鋼柱,在吊裝過程中,鋼柱應垂直于地面并避免與其他構件相碰撞,吊裝到預定位置時,需要由支承塊進行墊實,然后安裝登高爬梯,由施工人員對鋼柱進行固定,在固定時,應先由地腳螺栓進行臨時固定,然后利用經緯儀及纜風繩來對鋼柱的垂直度進行調整,由墊板來調整鋼柱標高,在標高與垂直度均調整完畢后,先安裝上節柱,再安裝下節柱,上節柱應和下節柱的中心線相對準,調整時應先校正兩個柱頭的扭轉與錯位,然后對柱子的標高及垂直度進行調整,待確認無誤后進行螺栓初擰并摘全球此,然后對鋼柱進行測量與校正,完畢后進行終擰,并進行焊接與測量。
2.3鋼梁吊裝
在對鋼梁進行吊裝之前,需要在柱子牛腿位置中的柱間距及其標高進行檢查,在對主梁進行吊裝之前,需要預先安裝扶手繩與扶手桿,等到主梁吊裝完畢后,把鋼柱和扶手繩系在一起,確保施工人員在進行鋼梁吊裝時的人身安全。通常需要在鋼梁的上翼緣位置中進行打孔,以便于吊裝鋼梁。在打孔時,其孔洞位置應由鋼梁的跨度來決定。為了使鋼梁吊裝的速度加快,如果次梁或小梁的重量較小,可通過多個吊索來進行多個次梁或小梁的吊裝作業,也可事先在地面中對梁與柱進行組裝,使其成為排架后再進行整體吊裝,這樣做能夠使吊裝過程中的高空作業得到有效減少,保證了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加快了鋼梁的吊裝效率,提高了鋼梁的吊裝質量。
3、高層鋼結構工程的測置控制
在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中,對工程質量的衡量主要是通過標高、軸線及垂直度這三個指標來實現的,可以說,測量控制是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難點。在對鋼結構進行安裝之前,需要檢查高層建筑物的平面封閉角、定位軸線以及柱底部軸線,并由專人對進場構件的強度、尺雨等進行質量檢查,在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構件安裝。在進行鋼結構構安裝時,需要引出地面控制線,基準點間距應控制在25m至50m之間,同時在各個基準點的正方位接板位置中預留出一個邊長為26cm的正方形洞口,將其當作軸線在進行豎向傳遞時的通道。應根據高層建筑物的平面特點來對豎向高程基準點進行建立,以此形成閉合的基準網。應根據吊裝區域來對基準點的位置進行劃分,平面基準點應和高程其準點進行同點布設,在核對無誤后將其當作高層建筑的各個層基準點,應確保各層基準點和軸線能夠沿著基準層進行向上傳遞,同時還要消除積累誤差。可通過直角坐標法來進行兩套控制網的布設。由于高層建筑中的梁柱分布較多,并且具備較強的空間整體性,需要應用中心單元校正技術來進行校正,在校正過程中應沿中心向兩側進行校正,校正工藝應采用三校,首先要對柱口與梁口進行校正,其次要對柱頂的垂直度與位移進行校正,最后是對框架尺寸進行復核后來對焊接順序進行校正。為了使校正難度降低,可通過跟蹤校正的方法來實現,在進行柱梁連接與梁梁連接時,其施工工藝應為先栓后焊安裝。對于高層鋼結構來說,應將其劃分為各個安裝單元,待一個單元的所有安裝、校正、栓接及焊接等工序全部完畢后,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單元的安裝、校正、栓接與焊接工序。在對鋼柱、鋼梁等構件進行安裝時,應結合這些構件的截面形式及安裝位置來進行測量與標識。鋼結構安裝過程中應通過多次調整才能合格,這需要施工人員對鋼結構的偏移趨勢做出預先的估計,并在測量過程中強化臨時固定措施,并進行密切監測,以此確保各個構件的安裝能夠精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