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完成之后,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二次施工,目的是為了防止混凝土變形而導致施工效果的降低。這種施工技術具有較好的效果,對于房屋建筑來說,能夠有效地避免出現雙墻或者是雙梁的問題,是進一步提高房屋建筑外觀平整性,優化布局結構的基礎性施工過程。但是,在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同樣會受到一些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后續的施工難以實現預期的效果,需要施工單位在進行相應的施工操作,并給予相應的注意。
【關鍵詞】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1、房屋建筑后澆帶的基本功能
1.1沉降差的控制
在房屋建筑、裙房結構和基礎設計時,呈現整體性特點,然而,通過后澆帶的施工使其暫時斷開,在完成主體結構的整個施工后,即完成50%以上沉降量后,通過澆灌的方式進行有效連接,使高低層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在實際設計過程,需要對兩個結構不同受力情況予以分析,以便于對其進行針對性強度校核。在整體計算后,需要考慮沉降差產生的附加力,相關調整措施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調壓力差,由于主樓整體荷載較大,通過整體基礎減少土壓力,增加埋深,確保附加壓力得到顯著改善。第二,調時間差,首先完成主樓的施工,在基本建成的基礎上,保證沉降的穩定性,然后進行裙房的施工,以達到最佳施工效果。第三,調標高差。在對沉降進行詳細計算后,適當增加主樓的標高,降低裙房標高,實現其沉降差的預留,保證兩者標準呈現一致性。
1.2降低溫度收縮造成的影響
房屋建筑后澆帶的施工都是在室外進行的,而混凝土的澆筑作業受到溫度的影響非常大。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是極為普遍的,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很可能由于施工過于緊密而出現熱脹冷縮的想象,導致房屋建筑的結構受到不利影響。而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應用到房屋建筑施工之后,就可以有效的緩解后澆帶的熱脹冷縮現象,改變房屋建筑的結構,使穩定性得到提升。為了確保房屋建筑的結構穩定性,也避免房屋建筑受到熱脹冷縮現象的干擾,房屋建筑的結構密集程度必須要經過科學的設計,擴大房屋建筑的延展性,減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最大程度的保障房屋建筑的施工穩定性,確保后澆帶的施工達到了規定的標準,充分發揮后澆帶的作用。
2、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
2.1選擇合理的材料
①在選取后澆帶的材料時,要確保混凝土材料不會發生收縮的情況。為了提升后澆帶的強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施工材料添加部分減水劑,同時也要依照有關的規定對混凝土實施合理有效的配置,并實施科學的振搗;也要對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實施合理的計算,確保配置比例的合格,從而能夠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發生裂縫的情況。②在澆筑混凝土時,一定要對模板的側向壓力實施嚴格的控制,要嚴格依照施工方案實施澆筑。在對后澆帶實施垂直的澆筑時,要保證模板鋼絲網的完好無損,之后實施有效的混凝土振搗。同時也要合理的計算模板的振搗器之間的距離,從而確保混凝土中水泥漿不會發生流失的狀況。
2.2后澆帶施工的設置
房屋建筑的后澆帶施工技術大多是根據斷面的形式進行劃分,可以劃分成平直縫、階梯縫、V型縫以及企口縫等幾種類型。其中平直縫應用的數量和頻率相對較高,也是在建筑物后澆帶施工中比較常用的形式。具體是在施工的過程中,根據建筑工程板和墻的厚度分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果其厚度在300~600mm之間多數會采用階梯縫,一旦超過600mm就會采用企口縫,如果不足300mm就會采用平直縫。由于我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其墻體的厚度多數在300mm以下,所以采用的平直縫的數量相對較多。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施工單位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需要在滿足國家現行的技術規范的基礎上,考慮到工程施工的實際來選擇,必須嚴格遵循建筑物設計圖紙的指定位置進行后澆帶,否則,不僅難以實現預期的目標,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物的質量。
2.3做好模板的預設
一方面,施工單位需要根據設計的圖紙進行模板的預設,其模板在施工開始之前的設計圖紙中已經有所展現,需要施工單位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以設計圖紙為出發點,避免隨意預設模板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鋼絲網模板在應用的過程中會由于跨度較大出現荷載過度的問題,需要施工單位在模板預設的過程中采用穩定性良好,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的鋼絲網模板,避免由于荷載過大引發扣件螺栓損害的問題,這是保證整個建筑物工程結構性能的重要舉措。
2.4鋼筋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中應用的鋼筋材料的直徑要求最小為16,鋼筋材料主要應用在梁筋和墻柱筋的施工上,施工的方式要采用直螺紋的施工方式。如果在施工時選用的鋼筋規格有變化,那么就要對鋼筋進行搭接或者是焊接處理,為了提高鋼筋施工的強度還可以進行一定的附加施工,無論哪種施工方式都是為了確保房屋建筑后澆帶的施工質量和房屋結構的穩定性。
2.5后澆帶混凝土施工
在實施混凝土澆筑時,要嚴格的依照有關規定實施,施工人員要把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控制好,防止發生混凝土澆筑太厚,導致鋼絲網模板外凸的情況;在施工的時候選用鋼絲網模板垂直施工縫,在實施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時,分成澆筑的厚度施工人員要注意,同時要把振搗器與鋼絲網模板的距離控制好。為了避免施工過程中發生水泥漿流失的情況,要確保使用準50的振搗器實施振搗混凝土時,振搗器與模板之間不可以小于40cm的距離,使用準70的振搗器實施振搗混凝土時,振搗器與模板之間不可以小于50cm的距離。
2.6控制施工溫度并處理垂直施工縫
在初凝時,工作人員需要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表面直至露出骨料。沖洗工作的時間要把握好,要在工程設計的時候便體現出來,并安排專門的負責人員進行監督和檢查,以確保施工完成。在施工現場,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統籌施工期間的各種事物和工期,避免工作延誤。混凝土的澆筑需要在適當的溫度下進行以確保新舊混凝土的充分混合,10℃是物理學中收縮與膨脹的最好溫度,因此選此溫度作為澆筑溫度。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時間要控制好,避免超過三天,同時為防止陽光暴曬引發水分流失而選擇傍晚和早晨來工作。
結語:
房屋建筑的需求在不斷的擴大,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建筑的質量有所提升,解決了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因為溫度等問題導致的裂縫問題的產生,而且防止溫度的影響,房屋建筑的使用更為安全,減少了房屋建筑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薛紅星.淺談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四川水泥,2016(9):190.
[2]趙祥哲.淺談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1):266.
作者簡介:
姚慶林,天津金百隆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