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大中城市的新建普通商品房是房地產交易的主流,其價格指數的編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概述了我國新建住宅房價指數編制的主要難點,提出了評價房價指數編制模型的兩個標準,并給出了解決我國房價指數編制的匹配模型,滿足第3代價格指數的要求。最后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房價指數;匹配模型;上下樓集合;標準高度
準確的房價指數是測量房地產的風險與泡沫程度、制定金融經濟政策的科學依據。如何科學準確地編制我國城市新建住宅房價指數具有重要理論問題。在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占各大中城市房地產交易的主要部分,所以選擇我國新建普通住宅房價指數編制方法進行研究具有現實意義。然而,我國新建住宅房價指數編制的理論與方法一直以來受到多方的詬病,其中的困難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連國家統計局也說所發布的房價指數僅供看房價的趨勢。早在2010年,陳杰教授就感嘆“中國房價指數的迷霧何時能撥開”[1]?經過近幾年的系統研究,筆者認為,是時候撥開中國房價指數的迷霧了!
1、區分新建房與二手房價格指數有必要
目前我國的住房價格指數以各個城市分別編制,主要分為二類: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二手房交易房價指數,其中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最受關注,而且國家已嚴格控制或禁止高檔住宅的建設規模。從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實際情況,區分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和二手房交易房價指數符合國情。由于我國人多地少,各大中城市商品房建設主要以普通住宅為主,以高層或小高層居多。如圖1所示,“新建房”下的“普通住宅”為我們所研究的對象。
以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方法以突破口,充分調研我國城市居民對商品房的價值觀念,結合第3代房價指數編制理論,研究出既具理論基礎、又適合實務部門操作的新穎而簡捷的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的編制模型與方法,是一條可行的研究方案。
2、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難點
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方法陳舊的根本原因在于,發達國家的房價指數編制主要采用第3代方法,即特征價格法或重復交易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房價指數“同質可比”的要求。但是我國房價指數編制本質上是加權平均法,只相當于國際上的第1代或第2代方法。國家統計局和許多學者認識到需要改變我國房價指數編制的現狀,但存在理論與實踐上的難點。
首先,我國房地產概念與國外存在明顯區別,我國區分新建房與二手房價格指數,國外不僅不區分兩個市場,而且還形成了重復交易法;其次,我國所指的普通商品房,相當于國外的公寓,但國外有關公寓指數的研究成果也相當匱乏,其編制方法基本采用與獨門獨戶的住宅(也就是我國所說的別墅)相同的方法,沒有利用多層與高層公寓住宅的特點。當然,公寓不是西方國家房地產的主流,所以西方的學者不太關注公寓價格指數的理論與方法。我國新建普通住宅房價指數的相關問題的研究,可能主要得依靠我國政府和學者的努力,最終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
我國新建住宅沒有重復交易數據,而且特征價格法在理論上有相當的優勢,所以我國絕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特征價格法上,并且有學者建議我國新建普通商品房價格指數的編制宜采用特征價格法。但是,由于特征價格法要求收集每套房產的房屋特征變量多達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的數據,而且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的不同發展階段,房屋的特征變量可能有很大變化,有些特征變量存在難以量化的困難,因而我國房價指數的編制問題運用特征價格法不具普適性,需要探索另外的理論,尋求另外的方法。
2.1 影響房價的主要因素
歸納來說,影響我國城市新建普通住宅房價的主要因素以下4點,在價格指數編制中都必須考慮。
(1)城市區域對房價影響巨大。同一城市的各個區域的開發節奏可能不一樣,比如某月中心城區有大量的樓盤開盤,而下一月邊遠城區有大量的樓盤開盤,兩個月所采集的房價樣本的單價基本相同,則用國家統計局或中房指數的方法,算出的房價指數是兩個月的基本相同。
(2)不同樓層的房價差別大。若兩個月所采集的樣本的樓層分布很不均勻,某月大部分樣本為較高的樓層,下個月大部分樣本為較低的樓層,或者兩個月的樣本的樓盤類型為高層、小高層或多層的分布很不均勻的話,這些都是計算房價指數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需要有針對性的理論來解決。
(3)同一棟樓位于不同朝向的房價差別大。比如同一棟同一層南北朝向的兩套房產,一套位于東頭,一套位于西頭,或者同一棟同一層的兩套房產,一套有景觀概念(湖景、海景等)而另一套沒有相應的景觀,則其價格差別是非常之大的。若兩個月所采集的樣本的朝向分布很不均勻,用加權平均的思想來構造房價指數模型就不便解決這些問題。
(4)除樓層與朝向外,影響房價的特征因素還有很多。如區位特征、建筑結構特征、鄰里環境特征等等,當然有些特征變量存在量化的困難,對房價的影響也難以具體厘清。
2.2 科學編制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的標準
綜合以上討論,提出衡量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方法優良的標準如下。
(1)科學準確:編制方法應同質可比,各種觀察到或未觀察到的特征對房價的影響應進行質量調整,調整方法應結合中國城市居民對住房的觀念,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達到國際上第3代房價指數編制的理論水平。
(2)采樣方便:樣本數據的收集應簡單明了,沒有難于量化的特征。比如只需要采集每套商品房所在城市的區域、所在小區名稱、建筑面積、樓棟編號、第幾單元、所在樓層及其編號、單元總高度,樓棟的竣工日期,銷售日期(年月日)、單價。
第1個標準要求房價指數在理論上可靠,第2個標準要求房價指數編制方法在實踐上可行。相互制約又相互矛盾,而是正是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的難點所在。
3、三個團隊的創新性思維與基于上下樓集合的匹配模型
利用我國新建普通商品房為高樓與小區的特點,國內主要有3個團隊做出了創新性的工作。廈門大學團隊提出了“類重復售出模型” [2]、清華大學團隊提出了“擬(偽)重復交易模型”(Pseudo Repeat Sales Model)[3,4]、以及武漢理工大學團隊提出了基于上下樓集合的“虛擬重復交易模型”(Virtual Repeat Sale model)[5,6]。
最近,武漢理工大學團隊又提出了基于上下樓集合和標準高度,建立了我國新建普通住宅價格指數編制的匹配模型[7],其主要概念與方法如下。
如圖2所示是一棟樓房的一個單元,樓房的總高度為6層,每層有兩套商品房。A1~A6稱為屬于同一上下樓集合。B1~B6是另一個上下樓集合,一個單元也可能有3個或更多個上下樓集合。屬于同一上下樓集合的不同商品房在同一時期的價格主要由其樓層不同而引起。
我國城市居民對房產的區位、朝向或方位十分敏感,區分上下樓集合可以有效地進行房價指數編制時的質量調整。由于景觀、采光等方面的原因,可能會出現同一單元同一層樓的兩套(或多套)房產的價格差別很大的情形。例如同一上下樓集合A1~A6可能采光較好,可以看到大海,但上下樓集合B1~B6可能由于樓房設計布局或其它樓棟的遮擋等原因,采光差,而且看不到大海,所以出現同一時期Ai的價格比Bi高很多的現象( i=1,2,…,6)。但是,景觀、采光、朝向等特征往往難以量化或者沒有相關數據記錄。
為統一處理不同總高度的樓房對房價指數的影響,將樓層標準化,定義樓層和總高度(總樓層)之比為其標準高度。標準高度介于0至1之間。
利用上下樓集合和標準高度,直接將同一上下樓集合的房產進行匹配,消除其共同的特征對價格的影響,最終建立房價指數的匹配模型。所建立的匹配模型滿足理論科學和采樣方便的要求,達到房價指數編制的第3代方法的水準,可以解決我國房價指數編制的困境。
4、撥開中國房價指數迷霧的條件已經成熟
現實的迫切需要,研究的最新進展,現在是時候撥開中國房價指數的迷霧了!改革我國新建商品房價格指數編制方法勢在必行。建議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牽頭,聯合國家統計局和高校學者組成攻關小組,進行我國新建商品房價格指數編制方法改革的論證與發布。在研究的前瞻布局上,也應嘗試運用匹配模型為新建房與二手房市場合并編制一個完整的房價指數進行預先研究和技術儲備。
參考文獻:
[1]陳杰.中國房價指數的迷霧何時能撥開[J].中國房地產業,2010(12):32-37.
[2]許永洪.住房房價指數編制理論與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3]Xiaoyang Guo, Siqi Zheng, David Geltner and Hongyu Liu. A New Approach for Constructing Home Price Indices: The Pseudo Repeat Sale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2014,(25): 20-38.
[4]鄭思齊,孔鵬,郭曉旸.類重復交易房價指數編制方法與應用[J].統計研究, 2013,30(12):41-47.
[5]先倚懿,金升平.混合效應模型在新建住宅房價指數中的應用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6,(15):87-90.
[6]劉宇,蘇攀,金升平.中國新建住宅虛擬重復交易數據生成方法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8,(1):81-84
[7]金升平,曾恂,李瓊.中國新建普通商品房價格指數編制方法研究[J].武漢金融,2017,(6):49-53
作者簡介:
汪燕春,男,漢族,1962年3月出生,湖北黃石人,華中理工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黃石二中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經濟地理
金升平(通訊作者),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碩士生導師,武漢理工大學理學院統計學系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統計計算與隨機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