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發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領域,實現了土地規劃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這是提高土地規劃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提高土地規劃管理水平,應強化土地規劃管理的信息化體系建設,打造更為完善的規劃與管理信息化系統,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對此,本文就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與應用展開了分析與研究,旨在為我國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應用
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房地產行業與工業企業都在瘋狂“圈地”,致使土地價格逐步飆升,這對土地規劃管理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新時期,土地規劃工作的開展,應結合土地資源全局實況來合理安排土地資源。如今,很多地區存在著土地資源出讓與使用頻繁的問題,為緩解這些問題,必須要重視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強化土地規劃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打造完善的信息化體系,這是提高土地規劃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1、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在農村發展進程中,土地規劃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其主要對土地資源實施科學性的規劃與管理。傳統的土地規劃管理工作主要以手工或紙質資料管理模式為主,導致土地規劃管理效果不甚理想。面對此類問題,加強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國的土地利用規劃信息管理水平還比較落后,且資源管理效率比較低下,相關的數據信息更新速度較慢,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與國土資源工作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構建更為高效而合理的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系統。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我國必須打造更為優質的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可大大提高土地資源數據的管理效率,也可節約土地規劃管理成本,是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正確之選。
2、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路徑
2.1設定統一的建設標準
目前,為提高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效率,應構建更為完善的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才可為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屬于一項復雜而系統化的工程,其中所涉及到的要點與內容比較繁雜,因此,構建起來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當前,土地規劃管理體系主要分為不同級別,各個級別的戰略目標存在差異性,相關的側重點也存在著差異,且各個等級間聯系密切[1]。面對此類問題,我們必須要設定統一而規范化的標準,要求軟件接口、圖件數據與文體本數據等要使用統一的標準,才可確保每個等級規劃信息系統的合理化銜接,進而達到數據實時化共享的效果。
2.2強化信息化設施建設
信息化背景下,土地規劃與管理部門需充分利用好當前的網絡技術和電子資源,打造更為規范而統一的網絡系統,及時優化與完善土地資源信息化數據共享的基礎設施,從而更好地推動土地規劃與管理信息化進程。結合各個站點具體情況來選用合適的連接方法,保證土地資源信息調查、管理、發布與查詢等細節中信息數據的安全和高速傳輸,也要確保各中心站點能實現信息的可靠、安全的交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推行內外網分離方式,主要是借助內網絡來實現內部信息的合理化交換,而外網則是對外發布與交換重要的數據和信息。因此,需合理配置網絡的軟硬件,確保局域網能具備足夠的速度與容量,和互聯網實現分離[2]。為確保整個土地資源信息化網絡系統的安全性,還應將安全保密技術、身份驗證技術、防火墻技術等應用其中,將其視為網絡系統的重要安全屏障,進而保證整個信息化網絡安全而高效地運行。
2.3構建土地規劃管理數據庫
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應將土地使用的基本現狀圖視為重要的依據,然而,各級規劃運用的土地基本現狀圖比例尺是不同的。若想獲取更為精準而高效的土地資源應用信息,應及時構建相應的電子數據庫,從而為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提供重要條件。數據庫應由專人負責,主要是購置相應的電子設備,及時將關于某一區域內的土地資源數據保存到該數據庫內,其中均為電子數據,一旦發生土地資源數據變化,工作人員需及時將最新信息收集、整理、分類與歸檔處理,進而形成更為穩定的數據庫系統。
2.4建立規劃管理信息化機制
為確保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高效實施,需構建相應的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這就需要配備相應的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運行機制,主要涉及怎樣實現統一規劃、怎樣保證資金投入、管理軟件的開發與利用、系統建設標準等等。基于此,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構建更為科學的管理監察機制,確保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3]。土地管理部門要與科研部門、軟件公司、高校和其他部門展開密切的合作,注重彼此間的合作,以確保合作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部門需充分依托相應的技術力量、設備條件等,加強在軟硬件設備開發、研制、技術團隊培訓系統等方面的合作,積極而主動地和國外行業展開相應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學習與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及時將先進的技術要素引入到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中來,從而更好地推進土地規劃管理進程。
3、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的應用
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建設體系通過多年的應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一,全面促進用地預審報批工作由傳統人工圖紙形式逐步向系統輔助性決策方向轉變。其二,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土地資源管理的實時化、科學性與準確性,也大大提高了相應的行政效率,有效節約了相關的行政成本,且產生了較高的社會效益。其三,現代信息化體系能有效地節省辦公耗材量,約節省30%,其節省量最多的當屬規劃管理用地報批所用的紙張與圖件。其四,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的應用,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從而減少了土地規劃管理的整體成本。
結語:
綜上所述,土地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需求量等層面壓力大,土地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新時期,為科學而合理地規劃與管理土地資源,應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構建土地資源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運用信息化技術、網絡技術等來規劃土地資源,進而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水平,這是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開發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何瑞.淺談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建設與應用[J].知識經濟,2012(23):121.
[2]沈明,王璐,陳飛香.土地規劃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與應用[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8):168-170.
作者簡介:
趙菁,武漢永業賽博能規劃勘測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