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內城市的建設形式越來越多樣。與此同時,城市所面臨的問題也多了起來。例如,城市內澇、水資源緊缺等。為了維持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城市的綜合水平。海綿城市在這種背景下漸漸被人們廣泛認可和使用,不僅為現代化城市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海綿城市;建設方法;未來發展趨勢
2014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其對海綿城市的定義: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近幾年來海綿城市的建設在我國各大城市得到迅速發展。
1、海綿城市建設原則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海綿城市”并不是推倒重來、取代傳統的排水系統,而是對傳統排水系統的一種“減負”和補充,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
2、海綿城市建設方法
2.1修復天然海綿體
修復天然海綿體其實是對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修復,在城市規劃領域當中,將自然生態環境的海綿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哈爾濱為例,海綿城市構建中,針對市區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以及城市周邊的各項資源使用多級濕地修復措施,在對現存的城市生態系統做出保證的同時,進一步開展修復工作,讓城市整體洪災抵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哈爾濱雨洪公園建成之后,充分的證明,修復天然海綿體可以在城市規劃建設領域當中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2.2改造生態海綿體
改造生態海綿體是使用現存的生態環境,開展改建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措施是人工林地修復、調整城市水系統等。針對土地進行優化調整,逐步構建出來生態濕地公園,完成城市應變能力優化工作。
2.3人工建設海綿體
使用人的智慧對海綿體進行改造建設也是海綿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如果當某座城市由于種種原因處于生態海綿體比較匱乏的狀況時,我們就可以通過人工,建出更多的海綿體來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并促進城市的綜合發展。人工改造建設海綿體的方式有很多種,由于篇幅原因,簡單列舉。人工建設園林和綠地,建設城市公園,除了有提高城市防內澇的能力外,還有著較好的削污、排污作用;在城市地理面積和經濟水平都合適的前提下,對綠地進行升級,將傳統的大而少的綠地建設改造成更科學合理的小且多的下沉式綠地,以上措施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對雨水的海綿蓄積作用,而且還提高了對洪水的彈性應變能力。此外,還可以采用現代建筑的一系列設備,將所用道路建筑材料進行改良,使材料透水性更好,更有利于對雨水的儲存;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例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應用分析城市的每次內澇的地點、原因、降雨量大小等數據,從而精確得到城市海綿建設的不足之處,并彌補其問題,在建設海綿城市進程中如果能夠不斷的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那么整個建設將事半功倍。
3、海綿城市未來發展趨勢
在海綿城市的理念下,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現代科技,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驟,使得城市資源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更加和諧、生產生活更加高效率。基于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其關鍵環節包含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和績效評價三個層面,這三個層面也是未來城市的重要發展方向。
3.1規劃建設
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在多年前就已經提出,各個城市也在積極試行這一建設理念。然而很多城市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往往生搬硬套一些成功的方案,缺少對本城市自身特點和各類設施的系統規劃和設計。由于區域的差異性、城市發展特點及城市歷史文化背景,使得不同城市的建設目標和方式應該有顯著差別。如果不對自身城市特點做詳盡分析,沒有因地制宜采取建設方案,則建設效果很難達到預期目標。設計理念則充分利用了現代信息手段,通過傳感設備采集必要的信息和資源,根據信息和數據分析擬定可選方案,并對各種方案進行直觀比較,從而選出最優方案。
3.2運行管理
將海綿城市的理念用于運營管理中,可以在多方面得到顯著的體現。例如,可以實現對排水和雨水收集進行智能化控制,實時判斷是否發生堵塞及滲漏問題;對水體的污染情況進行實施反饋以便及時尋找污染源;實時智能監測雨水量以實現防洪排澇預警,監測雨情實現智能化灌溉等,這些都能夠進行智能、實時管控。
3.3績效評估
海綿城市將是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需要對典型城市進行示范。示范型海綿城市需要對涉及水資源、水環境和水安全的相關內容建立技術指標。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可供示范項目使用,因此需要提出一套能夠解決相關問題的技術指標方案。這一技術指標方案需要很好地結合智慧化理念,充分發揮傳感器、大數據、云計算、在線監測、統計分析等方面的優勢,建立多標準多參數的指標績效評價體系,例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雨水資源利用率、城市污染控制率、城市暴雨洪澇災害防治率等。
結語:
綜上所述,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務必要切實結合城市本身的具體情況,從城市面臨的問題出發去尋找建設海綿城市的目的和意義。另外,重視城市海綿體和城市規劃,是海綿城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希望本文的一些粗淺理解,可以給讀者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黃勇.海綿城市建設實踐探索—以揚州市月明苑六期社區為例[J].城市住宅,2017,10:65-68.
[2]李彬,張寶華,李賢勝.海綿城市工程案例—昆明市某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工程設計[J].生態城市與環境,2018,46(324):131-134.
作者簡介:
房燕,山東省濱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