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給排水設計相關內容,做了簡單的論述,總結了設計要點,共享給行業人員。依據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標準,開展建筑給排水設計,要全面貫徹綠色設計理念,積極應用雨水收集技術和中水處理技術等,提升建筑給排水系統運行的能力。現結合具體實踐,進行全面的分析。
【關鍵詞】三星級;綠色公共;給排水;設計要點
綠色建筑指的是建筑整個壽命周期內,采取節能、節水、節材等措施,實現環境保護,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能夠和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根據三星級標準,運用綠色建筑理念,提升給排水系統運行水平,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
1、三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此標準是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根據滿足控制項以及評分項的程度,綠色建筑認證劃分為三個等級,即一星級、二星級和三星級,總分分別為50分、60分和80分。綠色建筑都必須達到所有控制項的要求,并且各類指標的評分項得分不可以小于40分。其中,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其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節地、室外環境、節水和水資源利用、節材和材料資源利用等,總計六類指標。
2、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給排水設計實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為例,建設用地總面積為31729m2,總建筑面積約為33200m2。此項目中,主要建筑包括普通教室和階梯教室等,建筑高度約為23.3m。建筑層數為5層,局部為3層。綠地率為40%。工程達標內容如下(部分資料):1)采取避免管網漏損的有效措施得分7分;2)積水系統無超壓出流現象項得分8分;3)節水定額指標項得分10分;4)設置用水計量裝置得分2分;5)公共浴室采用有效節水措施得分4分;6)使用較高用水效率等級的衛生器具得分10分;7)綠化采用節水灌溉方式得分7分;8)空調設備或者系統采用節水冷卻技術得分10分;9)其他節水技術或者措施0分。現結合此工程給排水系統部分,進行設計分析。
2.2 節水和水資源利用
具體情況如下:
(1)依托地理優勢,通過市政給水,利用市政壓力;設置的地源熱泵機房,其使用的是市政給水,利用的是市政壓力;壓力控制依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45-2003,2009年版)設計。
(2)防漏損設計。建筑室內的給水管和中水管,使用的是鋼塑復合管以及管件,使用絲扣或者法蘭進行連接;衛生間分支管使用的是PP-R管(S4級),采取熱熔的方式連接。室外的給水管,使用的是球墨給水鑄鐵管,使用性能較好而且零漏損的閥門。使用的水箱,具有超高水位報警以及溢流水位報警等功能,避免進水管上閥門故障,造成水箱長時間溢流出水。
(3)計量設置。在紅線內市政進水主管設置水表;在生活給水管、中水進戶管以及地源熱泵機房給水管布置水表;各樓層衛生間給水管和中水管設置水表;室外綠化中水管設置水表。
(4)用水器具。此工程使用的衛生器具,公共衛生間安裝的洗手盆水嘴,使用的是延時自閉水嘴;使用的小便器,設置的是經過變壓處理后的直流電源感應式沖洗閥;使用的蹲便器,設置的是腳踏式大便沖洗閥;使用的坐便器,配置的是規格為5/3.5(L/次)兩檔沖水量水箱。除此之外,衛生潔具給水以及排水五金配件,按照相關指標要求來選擇達標的產品。
(5)綠化灌溉。結合教學樓所處位置的特點,包括氣候和地形等,選擇微噴節水技術手段或者滴灌節水方式等。
(6)中水系統設置。中水水源是此學校自己籌建的污水處理站,為廢水。對于廢水的處理,使用的是膜生物反應器,按照處理流程進行處理,達到標準后再使用。經過處理后的水,主要用于沖廁、道路澆灑水以及綠化等。
(7)中水用水安全保護措施。此工程中水系統,采取的安全保障措施如下:在中水管的外壁,依據具體標準,進行涂色、張貼標志。在水池閘門和水表等位置,設置中水標志。在工程驗收工作中,逐段檢查,避免出現誤接的情況。使用的中水沖洗便器,在管道以及預留接口位置上,預設明顯標識。在中水進水管,設置倒流防止器,以免造成回流污染[1]。
(8)雨水控制和調蓄。對于建筑屋面的雨水,采取外排水的方式。雨水的利用,主要采取的方式為建設透水鋪裝地面和下凹式綠地。
3、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給排水設計要點的總結
根據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標準,開展給排水設計,要做好以下要點的把控:(1)明確標準的內容。若想保證設計的方案,能夠達到三星級標準,設計人員必須對標準的內容,尤其是評分項的評分依據和劃分標準等,有著全面的了解,保證建設的給排水系統能夠達到綠色建筑的要求。(2)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并非所有的節能措施和技術手段疊放在一起,便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若想獲得1+1>2的成效,必須要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做好細部和整體的協調處理,保證各項節能、節水等措施的合理利用。在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建筑使用需求和建設資源實際,來選擇技術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證給排水設計方案的質量。(3)做好設計方案優化。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的要求更高,為了能夠達到設計標準,要不斷進行方案優化。保證各項指標的評分,都能夠達到最高。對采取的新技術和新設備,要做好可行性分析,從建設成本和應用效益方面入手,做好綜合分析[2]。
結語:
綜上所述,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給排水的設計,要明確標準的內容;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做好設計方案優化。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各項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證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有效發揮措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震.某三星級綠色公共建筑給排水設計案例[J].綠色環保建材,2018(05):57-58+61.
[2]吳曉瑜.某綠色三星級建筑給排水設計探討[J].廣東土木與建筑,2017,24(02):35-37.
作者簡介:
王晶(1987-2)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給排水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