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能夠使工程造價的管理得到進一步的優化,提高工程造價水平。在建筑項目施工的全過程中,工程造價在項目計劃階段、招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階段的管理與控制能夠直接影響建筑工程行業的成本與收益。在建筑工程中,工程造價的管理與控制在整個建筑工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以及工程造價的基本概念展開分析,探究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研究。
【關鍵詞】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研究
近幾年,經濟發展迅猛,建筑行業也隨著迅速發展,建筑工程中,工程造價可以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成本,為了更好的控制與管理建筑工程中的開支情況,建筑企業開始依據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工程造價進行審計,使工程的各個階段都得到了嚴格的控制。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改善了傳統的工程造價審計,使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變得更加便捷。
1、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指投標人完成由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和稅金[1]。工程量清單可以由建筑單位委托給專業的單位進行制定,并且在招標階段作為一種評比標準,為招標企業提供參考,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工程量清單也會成為一個參考標準,施工的審計過程中國,可以根據工程量清單進行審計,使審計工作更加透明化。由于市場中建筑材料的價格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在投標的過程中,投標單位給出的價格與實際價格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通過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使工程造價實現了動態管理,改善了誤差的問題。
2、工程造價
工程造價就是指工程的建設價格,是指為完成一個工程的建設,預期或實際所需的全部費用總和[2]。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屬于一種動態的造價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從開始成立工程項目一直到完工,中間有很多過程,工程造價就包括雇傭的工人數量、在工程建設中使用的物料、整個工程的時間、建筑企業中參與工程人員的薪資與獎金等等。這些問題,需要在工程前,由工程造價管理人員進行一一設定,在施工過程中,財務部門嚴格按照造價中的預算進行撥款,這樣才能使工程造價變得更加有意義。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管理變得比較靈活,建設成本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3、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研究
3.1計劃階段審計
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是對施工單位的一種監督,使施工過程嚴格按照工程造價標準進行,控制施工的成本,但是由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工程造價與實際開銷會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通過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能夠使工程中的每一項開銷有明確的計劃與規定,有效的控制了工程造價,從而為工程造價的審計工作提供了更方便的途徑。在工程計劃階段的審計工作是指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規劃,對施工成本的預算,該階段的造價是決定施工開銷的一個重要依據,也是施工過程中的一種標準。這一階段的審計工作通過對工程量清單的核查,確定施工方案,并且通過工程量清單限制施工單位的工程造價,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3]。
3.2招標階段審計
企業找遍階段的審計工作應該構建健全的招標機制,工程造價的理論學習是工程造價的管理的基礎,只有對工程造價了解的十分透徹,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學的招標機制。健全的招標機制,能夠有效控制招標過程中的公平性。招標階段,審計工作人員應該注重對工程量清單的審查,在建筑工程中,一般工程的參與人員比較多,由于工程比較大、參與人員多這樣的工程特點,在整個工程的細節管理上不是十分詳細。正是由于這樣“隨意”的管理,導致工程造價的控制能力比較薄弱,在工程中的投入資金遠遠超過工程造價預算,使造價預算失去原本應有的意義。因此審計人員應該針對工程量清單進行嚴格的審查,將工程量清單根據種類、功能等進行劃分,在審查過程中,應該確保清單中的數據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3.3施工階段審計
在建筑工程行業中,仍然存在諸多因素影響工程造價的管理,在眾多因素中,工程設計的變更對造價影響最大。當前的建筑中,經常會出現設計方案的變更問題,在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中,面對工程設計的變更,應該靈活的對工程造價進行調節與改變。當施工階段出現設計變更時,如果工程造價超出預算,審計人員應該對施工方案進行嚴格的審計,分析工程量清單,確保工程設計變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還需要對清單中的材料等進行審核,防止出現材料重復等現象,盡量降低施工中的損失。
3.4完工階段審計
在建筑工程完工后,會有很多資料、合同等文件,需要進行妥善保管,審計人員需要根據工程量清單、合同等文件對整個工程進行驗收工作。在驗收過程中,主要針對施工的方案、質量、與工程量清單的相符程度進行驗收,過程中如果發現未按照要求施工、未按照合同規定操作等現象,需要對費用進行相關的扣除等,確保合同的有效性。
3.5工人費用審計
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造價審計能夠對工程施工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在投標人向招標企業遞交工程量計價清單時,在人工費用方面往往會低于市場中的定價,當實際施工中,由于人工費用會超出預算,施工單位為了保證成本與利益,會從施工方案、材料等方面均衡開銷,因此工程的質量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當審計單位發現工程量清單中人工費用與市場中的人工費用有一定的差距,就需要加強與工程監理人員的溝通,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監督工作,使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
總結: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全過程中,工程造價涉及到計劃階段、招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完工階段等,通過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能夠使施工的全過程審計工作更加科學、順利,并且能夠嚴格控制建筑工程的開支,節約工程的成本,使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相當于一種動態管理,使工程造價工作變得更加靈活,具有很強的試用性。
參考文獻:
[1]宋洋.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探析[J].管理觀察.
[2]于紅健.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體會[J].建材發展導向.
作者簡介:
朱鵬,揚州泰達發展建設有限公司,江蘇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