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忠 李愛麗
摘 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始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進行著劃時代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里講的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的時代變遷,源于五年來中國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轉化。過去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共同構成這一思想的總體框架,其精神實質就是實現從大國邁向強國的理論,而“以人民為中心”乃新時代思想的靈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十九大報告的主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必將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航向。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圖分類號:B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1-0004-07
在對所處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歷史使命、內外環境深刻認識和把握研判的基礎上,確立新時代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必然邏輯。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是面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其中,最突出的亮點和最重大的理論貢獻就是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有著其形成的特定時代背景,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必將產生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和深遠的社會影響。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
回顧九十六年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對中國發展進程的把握,并根據社會矛盾運動提出不同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勵精圖治,同時,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有效應對國際國內諸多風險和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在全面總結黨的十八以來,中國經濟社會取得的全方位的、開創性的巨大成就和發生的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一個重要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1]
時代是表述特定社會歷史的范疇,不同社會形態、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不同內涵的時代。對于國家而言,新時代表明中國戰略任務的變化、發展坐標的前進和國際影響的增強。這里講的時代,不是大的時代定位,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了新階段的時代變遷。雖然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但是從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歷史性的飛躍。“新時代”是成長和成熟了的“新時期”,是高度自覺的頂層設計,實現真正的“富強”,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下半段中國社會變遷的重要節點與新的判斷。正如報告所指出的:“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強盛的時代、復興的時代和崛起的時代。作出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是一項關系全局的戰略考量,我們必須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完善發展戰略和各項政策,推進和落實各項工作。
十九大報告與“7.26講話”相比有所不同,“7.26講話”只是宣示“中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更進一步地明確宣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并形成了這種新時代的歷史定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要突出“新時代”,突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提升和發展,突出時代特點和發展要求。
黨的十八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歷史起點。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始進入了新時代的過渡與轉變,黨的十九大正式宣示了這一時代的完全形成及其到來。標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不是作為執政黨的自為劃分,也絕非主觀選擇,而是客觀必然,是源于五年來中國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發展,依賴于不斷推進的時代潮流、蓬勃生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緊密結合著歷史發展的脈絡。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
(一)從國際形勢來看
全球化發展出現新形勢,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隨著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爆發,西方國家出現民粹主義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等背離時代潮流的傾向,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已經發生了重要變化,從國際機制的參與者轉變為領導者,從國際規則的遵守者轉變為制定者,從公共物品的使用者轉變為提供者。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尤其是作為其思想理論結晶的中國理論更加為世界所矚目。中國共產黨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外的影響與日俱增,早在2015年8月,美國時代出版公司就在紐約出版了《習近平時代》。
(二)從國內形勢來看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和震驚的發展成就,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給予了高度概括。這些全方位、開創性成就,夯實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雄厚基礎;這些深層次、根本性變革,塑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面貌,進而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所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間內所要解決的重大的戰略發展問題。總書記用“三個意味著”和“五個特征”或“五個定位”,清晰地指出了“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和時代意蘊。
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對于這個新時代,報告的定義是“五個時代”,即:(1)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3)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4)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5)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2]
上述高度概括的“五個時代”,包括的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中國夢的歷程中,必須向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明示的戰略問題,即:我們要走什么樣的道路、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實現什么樣的發展、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為世界作出什么樣的貢獻?
新時代有新任務,有新特征,也有新問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相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也發生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握“新時代”的時代特征,必須深刻領會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的新特點。具體講,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強調要更加自覺地認識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和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時代轉變與主要矛盾的轉化是相輔相成的,時代轉變決定了主要矛盾的轉化,但主要矛盾的轉化也是新時代形成的依據與動力。中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構成了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基本依據和基本動力,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構的邏輯起點。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思想指引。這些關系全局的國內外形勢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新使命,對黨的創新理論提出了新期待。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每個時代都會面臨不同于其他時代的新問題,回答和解決這些新問題必然產生不同于其他時代的新理論和新實踐。時代推動實踐,實踐呼喚理論,理論又引導和推動時代和實踐前進。這就是時代、實踐和理論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辯證法。基于“新時代”的判斷,也必然會有“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中國共產黨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有更高的理論自覺,更加重視理論創新和理論建設,更加重視全黨理論素養的提高,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實踐型(服務型)政黨和創新型政黨銳意進取的鮮明品格。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
中國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新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指導。過去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對這一理論創新成果做出了新概括,凝練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早在2017年3月末,由國防大學軍隊建設研究所所長劉明福教授所著的《習近平思想》中英文版在倫敦首發,引起了海外政要、學術界和各國大學研究機構的強烈興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題,就是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這個主題,是對鄧小平理論的主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題、科學發展觀的主題的繼承、發展、深化和升華。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共產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大的理論成果,這是由一系列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所構成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這一思想,在本質上就是在中國發展起來后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它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這一科學理論體系,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發展。充分體現了理論創新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有機結合,把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問題具體化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高度概括,內涵豐富、邏輯嚴密。報告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兩者相互統一,共同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體框架。
(一)“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新時代思想內核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是根據新時代新征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闡述的“八個明確”。
(1)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3)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4)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5)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6)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7)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8)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2.習近平同志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堅持”即基本方略,這是對改革開放近40年和黨的十八大以來5年經驗的深入總結,也是對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的深度整合和升華,具有長遠指導意義。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體現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其堅持新時代的改革與發展等三個特點,凸顯了“新時代”、定位于“新目標”,聚焦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力解決“新矛盾”,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銳意創新,更深含著中國共產黨人一切為了人民的不變初心。
3.“以人民為中心”乃新時代思想的靈魂
習近平同志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十九大報告的主題,飽含著共產黨人家國情懷。“報告開宗明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十九大報告通篇都體現了黨的宗旨,從大會的主題“不忘初心”,到“新時代”的特征,從“新矛盾”的新判斷,到具體的方略布局,都凸顯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等治國理政的要素之中,這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即精髓與真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起來后,中國共產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全黨要深刻領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高瞻遠矚、思想深邃,氣勢磅礴、引領未來,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行動指南,是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思想武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增添了新的重要內容,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具有根本性、長遠性的理論與現實指導作用。
1.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十九大報告的靈魂主線,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充滿生機活力的生動表現和根本標志。新的歷史方位、新的使命擔當、新的時代要求,必然地要求新理論新思想的產生。一部十九大報告,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詮釋和充分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極富原創性、經典性、源泉性的強國論、戰略論、人民論,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對時代特征、歷史趨勢和現實條件的深刻把握,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反映,也體現了對治國理政方略的深刻運用。整個黨的十九大報告是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的,整個報告的方方面面,包括“十四條方略”等戰略部署都是體現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要求、價值和理念。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在黨的旗幟上,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中國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黨的生機活力首先是思想理論上的生機活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首先是思想理論上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把中國共產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充滿生機活力、具有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生動表現和根本標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時代新變遷、歷史新方位、矛盾新轉化、歷史新使命、時代新課題和成果新拓展,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的堅實基礎和立論根據。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要求我們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十九大報告最大的亮點是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闡述得科學、準確、明白、透徹。今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形態”,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新時代形態”,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體現鮮明的繼承性、創新性、時代性和指導性,充分展示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光輝。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撇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另起爐灶,這是堅持和發展的關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發展規律和建設路徑,同時開辟了治國理政與管黨治黨的新境界,標志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構建了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新話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具劃時代意義的是,它還展示出世界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正在進入全新境界,中國現已站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最前沿,并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當今世界很少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其理論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如此關注人類的共同命運,目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已經被聯合國在經濟、社會及安全等三個方面寫入正式文件。正因為如此,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政黨、組織和人士,高度評價習近平帶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密切關注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做法和經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已翻譯成23個語種、在全球160多個國家發行650多萬冊,充分反映出國際社會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肯定和贊譽,使國際社會更多的政黨、組織和人士在重新審視和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今時代放射出新的理論光芒。
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將引領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航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確保黨在正確思想指導下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攻堅克難,全面開創新局面,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因為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的堅強領導,是因為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個更高階段,未來挑戰更多,風險更大。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在各方面建設中都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做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14個方面,這些都是圍繞貫徹落實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職責核心要義而展開的。以它為指導,中國社會就可以更加信心百倍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會在新時代越來越寬廣,中國一定會更加富強,群眾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梁仲明.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J].黨政研究,2017(06):17-21.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Form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ZHANG Xiao-zhong1, LI Ai-li2
(1.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0031,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0031,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The Communists carried out epoch-mak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ed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which is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stage and tho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ituatio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With the ent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new era,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our society have been also transforme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and his new strategy, new ideas, new thoughts, new strategies of governance have formed the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eight clear, fourteen insistence" constitute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is theory, whose essence is to transform the country from a great state to a powerful one and "people-centered" is the soul of thought for a new era. The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s the main line of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 and the lat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the Sinonized Marxism and 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 which has been enshrined in the Party Constitu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It will lead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new beac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Xi Jinping; new era;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inonized Marxism
責任編輯 蔣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