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忠
有一年,一位老人登門拜訪,說他患有冠心病很多年了,住了幾次院。我跟他說:“像您這種情況,養生要以動為主。活動就是要活就得動。”為什么呢?老人家在家無憂無慮,很少出門活動。靜中無動,全身的肢體不能配合心臟行血,心臟的工作量就大了,能不犯冠心病嗎?形象地說,健康的心臟面對靜止不動的身體,好比勵精圖治的君王遇到慵懶的臣民,怎么都不聽使喚,長久下去就出現各種問題了,這也是養生不得法的一種表現。
我給他一個建議,把每天在家看電視的三個小時用來練習“抱住健康養生法”。老人回去后一練就上手,兩個月以后再次登門,開心地說他的心臟已經恢復正常,全身比以前舒爽多了。
現在的人一天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坐著,缺乏運動,身體的氣血都淤滯了,很多病就是這么坐出來的。長期坐著或缺乏運動而生出來的病不僅復雜,而且不容易治愈。
有一次老人家非得讓我和他一同講授“抱住健康養生法”,而他的講授像他講授專業課程一樣嚴謹:
“兩腳站于地,與肩同寬,全身很隨意地放松下來,慢慢地臀部往后靠,如同坐一個高凳,似坐非坐。這樣就站好了。接著還有一些講究:手要求掌心內凹,十個手指張開以后,里面的關節往里面夾,外面的關節往外面頂,虎口是圓撐的,腕關節不能僵死,兩個肩膀撐開;十個手指之間要如同夾一根香煙,不能讓它掉下來;雙手如同抱一個氫氣球,用力輕了這個氣球就飛出去了,用力緊了這個氣球就爆了;用心體會這種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感覺;頭呢,下顎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間好像夾住一個乒乓球;同時,感覺頭上面有根繩子吊著;腿稍微往前彎曲一點,身體的全部重心落在腳掌的前2/3處,這樣,后腳跟就稍稍抬起來了,又不能完全抬起來,要像踩著一個螞蟻似的,不能讓它跑了,也不能把它踩死。”
我驚訝于老教授講得如此細致、到位和準確。當大家要求我進一步闡釋的時候,我對大家說:“其實也不必太追求形式,只要你自己感覺舒服就可以了。如果累了,環抱的雙手可以舉高一點或者舉低一點,都沒關系;兩手還可以左右調整位置,只要左手不放到鼻子右邊,右手不放到鼻子左邊就可以。基本的姿勢做出來后,你可以前后晃一下,如同在游泳池里,體會水和人激蕩的感覺,幅度不要太大。眼睛似閉非閉,什么高興想什么。”
我練習“抱住健康養生法”已經二十多年了,雖然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姿勢,但永遠不覺得枯燥,永遠感覺自己的身心在進步。
古人講“性命雙修”,實際上講的就是我們現代的身心鍛煉,通過性命雙修,方可益壽延年。“抱住健康養生法”就是強你的身,收你的心。安心在喜,不唯虛;養生在動,不宜靜。動非浮躁妄動,喜非刺激狂喜,能夠做到這兩點,我們就是養生的高人了。
(摘自《活到天年》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