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勉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搶眼,但中醫認為“耳為宗脈之所聚”,即人體主要的經脈都聚會于耳。
由于耳朵是十二經脈皆通過的地方,人體各器官在耳郭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能促進身體相應部位的循環。因此,如果在此處稍稍用點心,就能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
據說,耳朵就是一個倒置的胎兒。耳朵里面有很多學問。
耳垂相當于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就能調節因為上火而在臉上長的小疙瘩。
正對著耳孔的開口凹陷處叫耳甲腔。這個地方對應于人體胸腔內的臟器,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血液和循環系統都有不錯的保健作用,經常按按能使人氣血豐盈,面色紅潤,神清氣爽。
耳甲腔的上方凹陷處叫耳甲艇,對應于人體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于消化,能強腎健脾。消化好是吸收好的前提,所以常按這里也能潤澤肌膚哦。
耳郭的外周則對應于軀干四肢,經常按壓耳郭能減輕腰腿疼和頸肩不適。
現在把食指貼在耳郭內部,拇指貼在耳郭外部,不分高低凹凸,只管揉捏。如果發現疼痛點或有不舒服的地方,就表示身體的某個地方有不健康的征兆,適度的多揉揉捏捏就可以使其好轉。
上次我過度吹空調,覺得有點小感冒,堅持按了按外耳道口邊的凹陷處,沒想到真把感冒“扼殺”在了搖籃中,沒再繼續惡化下去。
這個部位對應身體的心、肺、氣管,如果你覺得心、肺、氣管有不適的時候,按壓這個部位15~20下,當覺得有明顯的發燙、發熱時,再按壓上邊的凹陷處,同樣來回按壓15~20次。
耳朵的按摩可總結為“提、拉、按、推”四步。
提耳尖:耳尖上有神門、盆腔等反射區以及肝陽穴和風溪穴等。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然后往上提揪,直到此處充血發熱,每次15~20次。同樣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提揪右耳。
拉耳垂:耳垂上有對應眼、舌、頭、額、牙和面頰等的穴位。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摩耳垂,先把耳垂揉捏搓熱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感覺到發熱、發燙為宜。
按耳窩:耳窩上有對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和膀胱等的穴位。
推耳后: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別放在兩耳的前后,上下來回推擦20~30次至局部發熱。這種方法可以滋腎養肝,使皮膚紅潤。
做完這四步,耳朵的按摩這才算完成了。
(摘自《神奇美肌書:變白,變瘦,變美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