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麗
今年夏天,我大部分時間在教育園的公寓度過,不為別的,只為每天黃昏時可以沿著山邊的柏油路慢悠悠地散步。
我喜歡山,喜歡山間植物在夜里吞吐時發出的草木清香。教育園背倚的這座山,有個很文藝的名字—— 峨嵋尖。
山間吹來的風與嘈雜市鎮里的熱風迥然不同。夜晚的山風帶著清涼,沿著蜿蜒的山體,有時幽幽柔柔地來,風情萬種;有時呼呼有聲地來,帶著幾百種語言。無論哪一種風,都帶著江南山體特有的清香。這種香如蘭如芝,如椒如桂,你無法分辨里面到底蘊含著多少種味道:松脂的、百草的、雜木的……在山的凹處,風尤其涼,香味尤其濃烈。
我小時候住的地方有前山和后山,前山多竹,后山是農人的柴山,柴山下是一片綠油油的茶園。春天去采茶,早晨踏在幽深的山徑上,草尖露珠未干,山坳里的風從山頂飄下來,抖開綠色的香囊,異香氤氳,人便完全浸潤在草木的清香里……
天熱心煩時,沿山路往前行,我會在峨嵋尖的一個小山坳旁停步。山坳并不深,僅是狹窄的一弄,草木參差。靜立其間,我常能聽見幾聲響亮的蛙鳴,鏗鏘有力。來一個深呼吸,讓清香的涼風從肺部深深地融入體內。
(摘自《紹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