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湖和禾木鄉的美是難以用語言描繪出來的。今天人們可以看到很多喀納斯湖的圖片,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沒有人能夠用相機完全記錄下它的美麗。當時我很遺憾自己沒有相機,但今天想來一點兒都不遺憾,因為任何鏡頭都只能記錄下一個局部、一個瞬間,卻無法表現人置身其中的感受。
拍攝之余,我天天跟當地的牧民待在一起。無論走到哪里,感到餓了或者渴了,只要看見氈房,掀簾子就可以進去。
多數氈房里,男人都不在,放牧去了,只剩女人在家。隨便到一戶人家,不用客套,只需說要吃東西或者要喝奶茶等,女主人都會將你想要的東西端上來。不過在牧民家吃飯不用喝酒,喝酒是很正式的場合才會有。所以,在輕松的氣氛下,當地人的飲食習慣讓我印象深刻。
在哈薩克牧民的家里,導演小聲地提醒我們:“沒喝過酥油的,最好不要在奶茶里面添加那東西。”但我們還是覺得新奇,所以主人第一次問要不要添加酥油時,多數人欣然答應。
只見女主人拎上來一個木桶,上面蓋了一層紗布,揭開紗布后我們一看,酥油居然是黑的。正納悶呢,只見女主人手一揮,一群蒼蠅轟的一聲飛了起來,下面才是黃燦燦的酥油。接下來,女主人挨個兒往我們的奶茶里添加酥油,我們心里直發憷。后來才知道,在海拔四千多米高的地方,蒼蠅的功能基本和蜜蜂一樣,就是傳播花粉,其實挺干凈的,不像我們這里的蒼蠅那么臟。
牧民家的手抓羊肉別提有多好吃了。他們的手抓羊肉做法很簡單,沒有任何調料,就是在清水里放一把鹽,但異常好吃,每一頓手抓羊肉我們都吃得分外滿足。(摘自《隨遇而安》北京聯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