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蓮
【摘 要】
語文教學作為我國教育教學重點學科,對學生文學素養形成、文化底蘊構建具有關鍵性作用。初中階段是學生由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與掌握語文學習技巧轉變為核心素養培養形成的關鍵階段,對學生后期進一步學習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素質教育逐漸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更顯示出其教學靈活性與育人性。本文從實際出發,立足于初中語文,以語文教學閱讀與寫作兩方面為探究目標,以學生學習發展階段性規律與語文學習興趣因素為依托,多角度探究如何有效實現初中語文課堂中讀寫結合,實現高效教學。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讀寫結合 有效措施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過程中兩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不僅是學生語文成績的主要構成部分,也對學生閱讀感知能力、辨析能力、邏輯思路梳理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閱讀是促進學生內化信息、積累信息的過程,寫作是促進學生輸出信息、積極表達的過程,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能夠促進教學整體化,為學生提供連貫專業有效指導,促進學生能力形成。教師應樹立現代化科學教育教學觀,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有意識結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啟發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生閱讀、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一、注重寫作積累,創建良好積極閱讀氛圍
寫作是一個輸出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有效進行必須做到學生“有物”可輸出,倘若學生沒有大量充實的閱讀積累,那么寫作水平必然難以提高。然而,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處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時忽視了這兩項教學的內在聯系性,不利于學生有意識內化積累有效信息,致使學生只是進行機械閱讀、在寫作時也會出現“無話可說、無情可表”的情況。對此,教師應有意識建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聯合,在閱讀教學中合理引入積累寫作素材概念,在寫作教學中滲透閱讀重要性教學。教師還應意識到,閱讀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實現與閱讀文本的積極對話、提升學生閱讀技巧、提高學生對語文信息敏感度,更是引導學生形成較高水平的文學審美觀,激發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欲望。
教師應根據中學生獨立意識較強的特點,運用有效引導教學措施合理創建良好積極閱讀氛圍,促進學生寫作積累。例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目標要求,向學生推薦初中適合閱讀的文學書籍等,教師可以制作閱讀進度表,將閱讀進度表發給每個學生,請學生根據自己閱讀進度填寫表格,教師可以在表格中設置閱讀感想、閱讀收獲等,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讀后感,并定期收集學生閱讀進度表,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如此,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將學生納入有效積極合理化的閱讀環境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競爭意識,促進學生閱讀主動性發揮,同時,閱讀感想表格的設置有助于引導學生閱讀輸出、寫作積累意識,為學生積極反饋閱讀成果提供平臺,為學生寫作積累創造條件。
二、積極開發利用教學資源,合理引入翻轉課堂
現階段,課堂教學是我國開展教學活動、實現教師專業化引導教學、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課堂是教師主要依賴、展開教學計劃的主要手段。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運用單一語言講述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聽”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忽略了學生學習主體性作用發揮,而且造成了學生對課本教材的閱讀缺失,致使學生難以通過自主閱讀獲得有效信息、實現信息處理、進而輸出信息。鑒于此,教師應積極轉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將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納入教學考慮,同時教師應有意識促進學生與教材內容的積極交流對話,積極發揮語文素材所融合的閱讀教學職能。
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合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分組,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小組學生通過閱讀“背影”這篇課文,總結閱讀體會,設計課堂教學,之后,課堂上,教師隨機點一組學生上臺展示其翻轉教學過程,此外,教師還應要求合各組學生結合課文商議討論出一個相關寫作話題,在課堂上,教師將各組寫作題寫于黑板上,請學生自行選擇一個話題完成寫作。這樣,通過翻轉課堂,教師促進學生全面化閱讀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展示其閱讀思維、閱讀收獲,實現內化與輸出信息的有效統一。
三、轉變寫作講評模式,促進學生作文互評、實現閱讀與寫作相統一
寫作教學中,作文講評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講評能夠進一步打開學生思路、拓展學生思維眼界認識,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傳統寫作講評教學往往是教師主導完成,學生只是接受教師講評意見進行作文修改。而讀寫結合教學目標下,教師應根據講評教學實際過程合理轉變講評模式,開設學生作文互評環節,有效實現學生寫作之后積極閱讀其他學生作文并提出評價修改等,實現閱讀與寫作相統一。例如,作文講評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作文講評示范,然后將學生作文分發給不同學生,請學生仔細閱讀、仔細評改,并要求其簽上自己名字,之后,教師結合原作文與學生評語進行雙重評改。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同時,促進學生閱讀不同寫作方式、思想觀點,促進學生思想交流,拓展學生思維。
【結 語】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其內在聯系性,積極構建讀寫結合有助于為學生通過連貫性的專業教學,對學生形成全面化教學影響,達到事半功倍教學效果。教師應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更具有靈活性、操作彈性,教師在開展讀寫教學之時,應注重根據學生發展變化靈活調整教學計劃與教學措施,促進學生閱讀與寫作同時提高。
【參考文獻】
【1】雷瓊剛.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途徑探討【J】.廣西教育, 2016(5)
【2】黎卓明.基于“部編本”教材理念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師道·教研,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