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慧
[摘要] 目的 分析兒內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管理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7年12月該院兒內科收治的90例患兒作為研究資料,按照數字隨機法將患兒分為兩組,一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為普通組,一組則聯合風險管理,為研究組,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兒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為6.67%(3例),普通組患兒護理風險發生率為31.11%(14例),兩組患兒護理風險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普通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為80.00%(36例),研究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44例),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兒內科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可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率,提升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兒內科護理;風險管理;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c)-0040-02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ZHAO Yong-hu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udan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ethods 90 cases of childre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mmon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n eth common group was respectively 6.67%(3 cases) and 31.11%(14 cases) ,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family in the common group and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respectively 80.00%(36 cases) and 97.78%(44 cases) ,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work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risk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children s family to the nursing,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
[Key words]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Risk management; Risk control
兒內科患者年齡較小,本身智力與認知能力還未發育成熟,對疾病的認知度比較低[1],因而自我護理與管理能力遠低于成年病人,患兒哭鬧、不配合護理與治療會導致家長情緒激動、暴躁,在實際的兒內科護理中,也時常可見患兒家長與護士發生爭執,這不僅會影響到患兒的治療,增加了護理風險,同時也會造成醫患矛盾,擾亂兒內科工作秩序[2]。風險管理是應用風險評估、風險預警和風險控制等手段對可預見的風險進行管理,達到消除風險或者降低風險影響力的作用。為了明確兒內科護理工作中的風險管理應用效果,該院對2014年2月—2017年12月兒內科收治的90例患兒展開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兒內科收治的90例患兒作為研究資料,按照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兩組,一組采取常規護理措施,為普通組,一組則聯合風險管理,為研究組,每組45例患兒。普通組包含男性患兒21例,女性患兒24例,患兒年齡13.5個月~7.6歲,平均年齡(5.3±0.4)歲;研究組包含男性患兒22例,女性患兒23例,患兒年齡14.5個月~8歲,平均年齡(5.5±0.7)歲。所有患者家屬均自愿參與該次研究,該研究獲得了該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普通組患兒實施常規的兒內科護理措施,即按照兒內科的臨床護理制度進行護理,并實施對癥治療。研究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①風險評估。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對兒內科護理中的常見風險作出評估,并依據患兒個體情況將其分為不同的風險管理等級,包括高危風險、中等風險、普通風險,不同風險等級的患兒實施對應的風險管理。
②方案制定與實施。完成風險評估與病患分級之后,需要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案,并實施分級管理。例如,針對高危風險患兒,需要縮短輪值時間,加強病房巡查,并力求獲得家屬的配合。
③溝通管理。兒內科患兒發生護理風險往往與家長不了解治療流程、不熟悉健康管理方式有關。因此,護士應當與患兒家長進行深入的溝通,讓患兒家長充分了解內科護理的內容和必要性,不要對孩子的哭鬧做出過激反應,盡量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與護理,此外,在患兒住院期間,自身也要做好輔助與陪同工作,有問題要及時通知護士或者醫生前來處理。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兒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如燙傷、跌倒、墜床、用藥錯誤等等,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量表評價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3個維度,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45×100.00%。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以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護理風險發生率分析
研究組患兒護理風險的發生率為6.67%(3例),3例均為跌倒,普通組患兒護理風險發生率為31.11%(14例),其中5例跌倒,2例燙傷,4例墜床,2例用藥錯誤,兩組患兒護理風險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03 7,P<0.05)。
2.2 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普通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為80.00%(36例),低于研究組的97.78%(44例),兩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兒內科疾病種類繁多,臨床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加之小兒患者本身的特殊性,給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傳統護理方式下,存在護理管理不到位、風險管理缺失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引發了護患間的矛盾,對于患兒的治療是十分不利的[3]。
風險管理則立足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與風險預警,通過回顧歷史工作經驗,能夠對當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風險進行識別,提早采取預防措施,以有效控制風險的發生[4]。
近幾年,臨床護理醫學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度逐漸提升,風險管理也被廣泛應用到了各科室的護理工作中,并展現出了良好的護理效果[5]。通過實施風險管理,實現了護理操作的統一化和標準化,并依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如身體素質、性格情緒、年齡等對其住院治療期間可能存在的風險作出了全面的評估和預判,這樣的護理管理方式尤其適用于自理能力較差、智力發育不全的兒內科患者,進一步完善了醫院的管理體系,減少了兒內科的醫療糾紛。
兒內科存在的風險因素比較多樣化,常見的有患兒本身帶來的風險、家長帶來的風險以及護士操作帶來的風險,這些風險的存在隨時可能引發嚴重問題,加重患兒病情,延長其住院周期,但通過實施風險管理,便能對上述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預防。
綜上所述,在兒內科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可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率,提升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王紀紅.風險管理應用于兒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5(8):167,169.
[2] 王瑤.風險管理應用于兒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6中旬版):4.
[3] 何素芹.風險管理應用于兒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6(11):308.
[4] 劉玉琴.風險管理應用于兒內科護理的臨床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4):188-189.
[5] 黃秀花.風險管理在兒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13(32):70-71.
(收稿日期:2018-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