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超
[摘要] 我國的精益管理理論已經得到了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并在企業管理和實際發展中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于企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由于當前我國生物醫學實驗室的規模和問題的復雜程度逐漸提升,如何有效地管理實驗室也引起了社會各界更多的重視。針對這種情況,該文介紹了精益化管理問題和內涵,并針對當前生物醫學實驗室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初步探討了精益化管理在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 精益化管理;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a)-0050-02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家對于科研的投入也逐漸增加,這使得我國整體的科研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都得到了十分顯著的發展和提升。大型生物醫學研究中機構屬于實驗室,所以在當前的發展中也逐漸從最初的小作坊實驗形式轉變為現代化的大型實驗室。對于如何更好地管理生物醫學實驗室,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1]。我國也在這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但是面對著當前生物醫學實驗室規模和工作復雜程度的提升,這項工作的也會有越來越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全面建設“雙一流”臨床學科的新形勢下,浙江大學及其醫學院和六所附屬醫院以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成立了以臨床與轉化研究為中心,立足于加強自身內涵發展,加快面向臨床的平臺服務建設,大力推進前沿性的多學科交叉合作,從而加快基礎研究成果的臨床轉化和應用的轉化醫學研究院。轉化院自成立以來,在實驗室體制管理、實驗室數字化建設以及隊伍建設等方面都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由于高校科研的快速發展,在轉化院與附屬醫院的協作、團隊和學科建設下,由于實驗室基數大、多學科交叉、前沿實驗等因素,使得實驗室安全風險更為復雜,管理難度增大。綜合看來,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正逐漸向著自覺發展的方向發展,所以將現有的科學管理成果引進于科研管理工作中也是當前工作中一項關鍵的問題所在。為此下文也將對這一問題展開詳細分析。
1 精益化管理理論
精益化管理理論是由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勒提出來的,它是一種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總的來說,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3個層次:第1個層次是規范化,第2層次是精細化,第3個層次是個性化。精益化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具備多樣化的特點,沒有固定的應用方式,但是精益管理是以資源利用最大化以及生產滿意度作為目標,最大程度減少重復和非必須的工作。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實施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參加和踐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參與人員要以提高生產效益為主要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精益化管理在實際工作的作用。精益化管理在實施的過程中首先要求對參與人員進行系統性的管理培訓和動員,使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滿足與適應管理的要求和理念。此外,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確保將效益作為重中之重的環節來把控。其次就是信息收集和反饋,精益化管理要求精準把握具體組織和實施的各個環節,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對信息進行掌握并且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2]。
2 精益化管理在生物醫學實驗室應用
2.1 當前一些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我國科研投入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實驗室的工作規模和形式逐漸擴大。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高校生物醫學實驗室存在著同時開展的實驗項目較多、參與實驗人員數量大、實驗設備和儀器種類多、實驗廢棄物危害大、種類多等問題,因此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安全建設和管理與其他學科實驗室相比有著更多的特殊要求[3]。目前,傳統的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方式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和工作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新的問題[4]。①當前生物醫學實驗室開展的實驗比較多,但是各個實驗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少,導致很多工作重復進行。②當前的生物醫學實驗室建設缺乏整體規劃,造成資源浪費。③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安全標準管理規范缺失,出現很多不規范操作,導致實驗室儀器損壞甚至有可能出現不安全事故。④由于當前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方式相對落后,科研工作人員的綜合績效考評制度的缺乏也嚴重影響了精益化管理在生物醫學實驗室的應用[5]。
2.2 精益化管理生物醫學實驗室的應用
考慮到生物醫學實驗室本身的特殊性,精益化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首先要利用精益化管理完善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安全制度。保障安全是生物醫學實驗室首要工作,實驗室安全知識的內容多種多樣,既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也包括學校制定的各種規章制度。結合轉化院實驗室基數大、多學科交叉、前沿實驗等因素,制定更為合理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以確保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促進了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穩步發展。通過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訓,健全的規章制度將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安全制度落到實處確保實驗參與人員的安全,在營造實驗室的安全環境,同時確保實驗室工作安全開展的關鍵在于構建立體的高校實驗室管理網絡,即建立學校、學院、實驗室三級管理網絡,從體制機制上確保實驗室各項工作安全開展。學校要有負責實驗室安全工作的分管校領導和校級管理機構,進行全面指導和宏觀管理。校級職能部門應當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并建立有效機制,對學院開展的實驗室安全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協調、檢查,督促整改,獎優罰劣等。學院和實驗室負責具體落實管理制度的運行、資質和基本設施運行、安全知識操作規范培訓、廢棄危險品處理、應急預案建立等多個方面。與此同時,學校與學院、學院與各實驗室、實驗室與工作人員還須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落實到人。
其次利用精益化管理規范生物醫學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將實驗室現有的資源配置和未來的需求做統一規劃,避免資源浪費,如轉化院目前對多學科交叉大型生物實驗室進行數據化精準目標分類管理,通過分批錄入建立相關檔案,建立健全實驗室抗體、質粒、細胞、試劑、耗材等的電子檔案制度,以及包括了所有實驗室自建立以來的資產日常維護、使用登記、清查盤點臺賬等情況在內的文件電子版控制系統,將實驗室資源配置管理做到日常化、信息化,從而在對實驗室未來工作需求的資源配置整合上有了全面的把控,可以做到快速、精準、資源分配最大化。利用精益化管理對實驗室各個環節進行把控。例如:科研人員的操作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實驗廢棄物的收集和處理、實驗數據的安全等進行有效的把控,最終實現實驗室各項資源最優配置,達到精益化管理的目標。最后要利用精益化管理做好信息收集和反饋工作。將實驗室各個環節的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并及時做出反饋,確保發現的問題得以解決。設置透明化量化的綜合績效考評模式可以極大地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充分調動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促進教學、科研、實驗室建設和社會服務等各項任務的完成,這樣可以使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更好地發現自身的所存在問題并及時了解需要的資源,最終也可以促進精益化管理在生物醫學實驗室更好地實施。
3 展望
實驗室管理問題的提出由來已久。初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種種警告之下會格外小心注意,久而久之卻“習慣成自然”。但是,這種“習慣成自然”是從事實驗工作的大忌。實驗室的規范管理規范,必須貫穿于實驗過程始終。實驗室中的任何一個隱患,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輕者可能毀壞儀器設備,重者可能損毀實驗室甚至造成實驗人員傷亡等。制度建設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與實驗室有關的人員的責任意識。進入實驗室,應隨時繃緊安全這根弦。只有心中有規范,行為有標尺,才能排除隱患于實驗之外。綜上所述,在生物醫學實驗室中建立精益化管理體系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涉及實驗室管理的各個方面,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并且不斷深入研究的工作。實驗室精益化管理不僅僅是需要制度、機制和人員等要素,更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對相關人員宣傳教育,使這項工作深入人心,確保生物醫學實驗室中各種因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從而充分發揮精益化管理在生物醫學實驗室的功能。
轉化院高度重視并強調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專門成立實驗室自查工作小組,定期進行實驗室工作檢查,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切實加強憂患意識,同時,針對出現的問題采取“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原則,要求相關實驗室部門積極整改,加強學習安全知識。轉化院的實驗室安全工作思路就是繼續將網格化管理模式落實到面,落實到點,點面結合,為科研教學、校園安全盡職盡責。
[參考文獻]
[1] 宋宏濤,郭曉燕.美國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與安保措施及其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2):158-162.
[2] 趙亮,鄭俊杰,方勇,等.精益化生物醫學實驗室管理初探[J].軍事醫學,2014,61(11):918-919.
[3] 孫燕.綠色、安全和環保的生物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J].時代教育,2015(1):74-75.
[4] 李夢俠,王東.生物醫學實驗室實驗員的培養研究[J].重慶醫學,2014,16(35):4835,4848.
[5] 吳家文.生物醫學實驗室安全教育及管理策略[J].生物學雜志,2017,69(2):120-123.
(收稿日期: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