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玲 王瑞 孫杰 王春艷
[摘要] 目的 研究在神經外科病房護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管理對策,為神經外科護理管理提供一個必要的參考。方法 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該院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220例,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采取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以及采用風險安全管理的實驗組,每組11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以及各種并發癥發生的情況。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墜床以及壓瘡發生的幾率都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擅自外出以及家屬投訴的比例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神經外科患者的治療中,對于其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護理,進而為之采取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在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提升患者滿意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可見這種風險護理以及管理對策值得在臨床應用當中加以推廣。
[關鍵詞] 神經外科;病房;護理風險;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c)-0086-02
護理風險主要是指在患者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威脅患者以及護理人員人身安全的因素以及事件[1]。神經外科病房作為一個比較特殊的單位,其中的患者在意識上可能存在障礙,精神也有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嚴重的時候存在大小便失禁以及語言和運動功能障礙等現象,為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以及醫生的治療帶來困擾[2]。只有對于神經外科病房當中的常見護理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進而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相關專家的研究表明風險管理對策不僅可以提升患者康復的速度,而且在提升護理人員防范意識以及保障患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切實研究風險護理的作用,以及制定一系列針對性的管理對策,該實驗選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該院進行入院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220例展開研究,成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進行入院治療的神經外科患者220例,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采取常規護理模式的對照組,以及采用風險安全管理的實驗組,每組110例。其中實驗組男患者50例,女患者60例,年齡在17~55歲之間,平均年齡(34.52±9.34)歲;對照組男患者55例,女患者55例,年齡在14~59歲之間,平均年齡(35.34±2.0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在照顧其情緒的基礎上對之進行常規用藥,保證患者治療周期的正確性。對于實驗組的患者則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風險預測,并對常見的風險采取針對性的管理對策,為患者的早日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的常見風險以及管理對策如下。
1.2.1 常見風險 ①非計劃性拔管。神經外科的患者病情都十分嚴重,因此對于那些嚴重患病的患者需要對其頭部進行引流管放置,或者進行尿管以及鼻管插管。總之圍繞在患者周圍的器械類型相當多,一旦患者出現神經不穩定的狀態就容易出現自行非計劃性拔管,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②窒息。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在吞咽、飲水等方面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困難,有時會由于沒有有效清理呼吸道而造成患者的窒息,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③墜床。神經外科的患者有時候會有輕微的意識障礙,再加上視覺視野受到影響,發生墜床以及跌倒的幾率大大提升。④壓瘡。一些神經性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因此就需要一些既定的手段讓他們臥床靜養。如果沒有進行正確的處理,久而久之患者出現壓瘡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
1.2.2 護理安全管理對策 面對上述風險,神經外科病房的護理人員應該從日常做起,為這些風險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并將其應用到實驗組,從而為患者的早日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做法如下。
①加強護理人員管理。首先,醫院的管理人員應該對于護士的職業道德以及整體素質進行培訓,使得他們明確良好的醫德對于自身、患者以及醫院整體形象的重要性[3]。另外,應該在完善既定的護理制度的基礎上,對于護理人員的技能以及操作規范進行約束,從而使得他們的危急處理能力得以大大提升,這對于安全隱患的杜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②對于患者的危險因素進行預估。護理人員應該在日常當中為不同的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盡可能降低意外發生的幾率。另外,應該對于高危患者做好標記,進行重點護理。為這些高危患者制定針對性的緊急預案,盡可能全面地將危險因素考慮進去,為患者的早日康復奠定堅實的基礎。③減少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對于神志清晰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為之講解人工氣道的不適反應,以及正確處理氣道的方式;而對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護理人員就應該采取既定的措施對其行為進行約束,防止患者的沖動行為對于治療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④訓練患者的吞咽方式。對于那些吞咽有困難以及飲水發生嗆食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約束其飲水以及飲食時間,可以采用鼻飼的方式讓患者攝取必要的營養。等到飲水飲食功能恢復之后再幫助他們練習進食。嚴格控制患者的進食速度[4],防止危險情況的發生。⑤預防墜床、跌倒的發生。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家屬強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利用各種保護工具對于患者的安全進行約束,防止患者由于墜床而出現的肢體損傷。⑥預防壓瘡。護理人員應該讓長期臥病在床的患者進行必要的鍛煉和活絡,幫助他們翻身,定期對其身體進行擦拭,防止壓瘡等現象的出現。另外,護理人員應該做好自身的交接工作,防止出現工作任務上的遺漏,對于患者的安全造成不同的影響;⑦加強細節管理。除了上述的具體措施,護理人員還應該從細節處對于神經外科病房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管理。比如護士長應該對于護理人員的重點工作任務進行指導,從而使得護理人員能夠提升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其次,病區的設備也應該有專人進行管理,防止那些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在破壞設備的過程中對自身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1.3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于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墜床以及壓瘡發生的幾率分別為1.82%和1.8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4%和13.63%,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自身以及家屬反映情況對比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擅自外出以及家屬投訴的比例分別為2.72%和0.90%,低于對照組的6.36%和5.45%,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當中,由于這一病區以及患者本身的特殊性,經常出現來自不同方面的風險,不僅對于患者的康復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對于護理人員的正常工作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干擾。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神經外科病房的常見護理風險進行分析進而為之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對策應該是一項具有普遍現實意義的工作。相關醫療工作者在不斷的研究當中所制定的措施除了上述過程中描述的之外,還包括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比如對于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一旦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一些不正確的地方,相關的醫護工作者都應該及時指出,避免后續工作出現不同的問題。另外,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該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不僅要遵守相關的規范,而且應該將自身工作定位在患者的角度,時刻從患者以及家屬的利益出發,為降低醫患矛盾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護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明確神經外科病房以及護理部門的規章制度,嚴格從制度出發,以制度上面的條款作為規范,對于自身行為進行自我約束,從而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幾率,保證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比如嚴格遵循護理小組的交接班制度,避免由于工作任務交接不當而出現的醫療事故。對于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真實的記錄,從而為后續工作提供一個全面的參考,防止類似事件的出現。
該實驗采取對照的方式對于神經外科病房的護理風險進行干預,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墜床以及壓瘡發生的幾率都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擅自外出以及家屬投訴的比例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結果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可見在神經外科的護理工作當中對于護理風險進行全面的衡量進而為之采取針對性的管理對策值得臨床應用并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詩露.論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74):235.
[2] 朱曉燕.神經外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0):144,148.
[3] 張琳.神經外科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預防措施應對[J].生物技術世界,2016(4):163-164.
[4] 張娜,郭敏,王永勤.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的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30):310-311.
(收稿日期: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