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華 李秀華
[摘要] 目的 分析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管理現狀及其風險,為提高醫院藥房藥物管理水平提供依據。方法 分析該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退藥處方200份,統計退藥情況及其存在的風險,總結防范措施。結果 退藥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無法保證退藥質量、醫務人員工作差錯增多、藥房藥品批號混亂,影響藥品管理。退藥的主要原因有醫院工作人員的失誤、患者及藥物本身問題。結論 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率較高,存在的風險較多,原因較復雜,應加強管理,制定詳細的退藥標準,規范退藥流程,努力降低口服藥物退藥率。
[關鍵詞] 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
[中圖分類號] R9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a)-0092-02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risk of oral drug withdrawal management in primary hospital pharmacy, and provide basis for improving drug management level in hospital pharmacy. Methods 200 prescriptions for drug withdraw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7 in this hospital wer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drug withdrawal and the risks involved were concluded,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risks in drug withdrawal mainly include the inabilit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drug withdrawal, the increase in work errors for medical personnel, the confusion in the number of pharmacy drugs, and the impact on drug managemen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withdrawal of drugs are the errors of hospital staff, the problems of patients and the drugs themselves. Conclusion The rate of drug withdrawal from primary hospital pharmacies is high, and there are many risks. The reasons are more complex.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detailed drug withdrawal standards should be formulated, drug withdrawal procedures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reduce the rate of oral drug withdrawal.
[Key words] Grass-roots hospitals; Pharmacy; Oral drugs; Withdrawal
醫院是向患者提供醫療及護理服務的場所,同時也是具備社會公益性和營利性的特殊場所,醫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其運營水平、醫療水平和效益水平[1]。醫院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與普通商品存在較大差異,使用藥物時須遵循“安全、有效、經濟、適時”等原則[2],以獲得理想療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復。退藥在醫院較常見,口服藥物與針劑、外用藥物相比其包裝更易受損,造假可能性較高,如何降低退藥率,分析其退藥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必要。該文分析了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管理現狀及其風險,旨在為提高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的管理水平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收集該院藥房2012年1月—2017年12月退藥處方200份,采用統計學方法對口服藥退藥原因、退藥種類進行數據分析。
2 結果
2.1 口服藥退藥種類
該院口服藥物中抗感染類藥物的退藥率最高,其次為降壓類藥物、降糖類藥物、檢查類藥物、肝炎類治療藥物、活血化瘀類藥物、感冒類藥物消化類藥物。見表1。
2.2 口服藥退藥原因統計
數據顯示患者因素導致的退藥占比最高,其次為醫師因素和藥師因素。見表2。
3 討論
3.1 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管理現狀
受藥物儲備條件、包裝缺損、接近有效期、霉變、受潮、患者病情變化、醫保與農保無法報銷、對醫師或藥物不信任、存在用藥禁忌、藥師發錯藥、醫師開錯藥、收費人員算錯價錢等因素影響,基層醫院口服藥物的退藥率較高。由此可見,醫院管理不到位是導致口服藥物退藥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其次為患者及藥物自身因素。表明當前基層醫院口服藥物退藥問題較嚴重,醫院在退藥管理方面存在較多問題,亟須改進和完善。
3.2 基層醫院藥房口服藥物退藥風險及原因
原衛生部出臺的《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早已指出,為防止假藥、劣藥流入醫院,保證醫院藥品的質量,除藥品自身質量原因外一經發出不得退換,以維護患者權益,保障其用藥安全[3]。但該規定在基層醫院的執行力度不大,其退藥比例較大型醫院高,多存在以下風險:①退藥藥品品質無法保障。由于缺乏正確的藥物保管常識,無法滿足必要的儲備條件,多數患者及其家庭不能很好地儲存藥物,退回的藥物通常很難保障其品質。②醫務人員工作差錯增多。退藥過程通常涉及醫師、收費人員和藥師等人員,增加了相關部門醫務人員出錯的可能性,造成其工作上的混亂,引發用藥安全問題。③產生醫療糾紛。醫院出于管理需要通常會對退藥問題嚴格把關,造成患者退藥不順利,滋生不滿情緒,引發醫療糾紛。④對藥品管理不力。退藥易導致藥品批號混亂,影響藥品管理。因為醫藥產品需構建完善的追溯制度,如藥物出現質量問題則需通過該系統查找進貨批號,進而對該批次進行安全檢查,以提高藥品質量管理水平。一旦出現退藥問題,勢必會影響追溯性,不利于對藥物質量的管控[4]。
目前,普遍認為基層醫院口服藥退藥原因主要體現在醫院方面、患者自身和藥物本身3個方面。其中醫院方面主要包括醫師開錯藥、收費人員計算藥價出錯等?;颊咦陨韱栴}主要指某些藥物不適用于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此外部分患者對醫生缺乏信任或無法對藥物進行報銷等。藥物本身問題主要指部分藥物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其適用人群存在差異,藥品包裝易破損,或臨近有效期,藥品變色或口服液存在異物等,進而引發退藥。該研究發現,患者因素導致的退藥占比最高,其次為醫師因素和藥師因素。
3.3 對策建議
醫院應提高管理水平,構建完善的質量控制系統,方法如下:①嚴格控制醫生的處方藥。開具處方必須嚴格遵循最短療程及最小劑量原則,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病史及禁忌證,在診斷基礎上開具處方,盡可能規避錄入錯誤;嚴格控制處方藥劑量,通常不超過1周劑量,急診處方不超過3 d;規定每張處方藥金額,消除開具大處方藥現象[5-6]。②認真核查。藥師須嚴格依據《處方管理辦法》中相關要求發藥時遵循“四查十對”原則,規避發錯藥問題,對醫生用藥加強監督,減少退藥。③建立并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在信息系統中設置給藥條件,避免重復給藥造成的退藥問題,提高用藥安全。④開設咨詢窗口。開設專用的用藥咨詢窗口,使藥師與患者實現互動交流,讓患者了解用藥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減少盲目退藥,提高依從性。此外,要制定詳細的退藥規則,進一步優化退藥流程。
[參考文獻]
[1] 姚艷苓.門診藥房口服藥物退藥管理現狀及風險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15,17.
[2] 陳學軍.西藥房高危藥品管理問題及對策:以揚中市人民醫院為例[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0):121.
[3] 林英.我院住院患者西藥房退藥情況調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9):93-94.
[4] 郭凌燕,胡世雄,蘇細妮,等.我院門診藥房退藥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12):1364-1365.
[5] 魯萍,崔亮.質量風險管理在醫院藥房退藥環節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7,28(13):1809-1812.
[6] 吳婷婷,姚英,住院藥房口服用藥醫囑點評與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8):1109-1111.
(收稿日期: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