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霞
[摘要] 心血管內科治療疾病的藥物逐漸增多,醫生在根據患者疾病情況以及身體狀態難以選擇合適的藥物,而且醫生對藥物的了解程度不足導致臨床用藥問題的出現。心血管疾病臨床用藥常見誤區包括以下幾種:用藥缺乏目標、用藥劑量過多、藥物聯用理化性質改變、用藥片面,治療效率低、用藥不準確、用藥缺乏連續性,調藥非動態、用藥時間不合理以及特殊患者用藥不合理等。心血管臨床用藥的措施包括以下幾種:合理分配藥物、科學使用抗菌藥物、嚴格遵守用藥指南、加強連續性用藥和動態調藥以及提高治療效率等,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合理的增加或降低藥物使用量,醫生還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合理增加藥物種類。
[關鍵詞] 心血管;臨床用藥;常見誤區
[中圖分類號] R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6(a)-0099-02
心血管內科是醫院設置用來治療如心絞痛、高血壓、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及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科室。心血管內科疾病數量比較多,而且病情都比較復雜,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快速進步,心血管內科治療疾病的藥物也隨之增多,醫生在根據患者疾病情況以及身體狀態難以選擇合適的藥物,而且醫生對藥物的了解程度不足導致臨床用藥問題的出現,給患者疾病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嚴重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研究心血管臨床用藥的常見誤區對降低用藥問題、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 心血管疾病臨床用藥常見誤區
1.1 用藥缺乏目標
醫生在給心血管內科患者使用藥物的過程中,沒有仔細了解閱讀用藥指南,而是根據自己治療積累的經驗或者是其他不適用的用藥方法。用藥指南是基于大量研究以及臨床實驗所得出的結果,該結果經過大量的實驗證實,因此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正確性。而且隨著社會科學的快速發展,醫學家對藥物及疾病的了解越來越深,而且醫學更新換代比較快,做為一個醫生,無法全面了解心血管內科疾病及用藥,因此僅僅根據自身經驗無法保證用藥正確度,在臨床上這種盲目用藥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用藥目標,因此沒有按照用藥指南進行規范用藥指南,而是根據自身經驗或者是個別案例用藥,嚴重影響患者治療效果。
1.2 用藥片面,治療效率低
心血管內科患者治療高血壓疾病所服用的降壓藥物起效比較慢,醫生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短時間沒有發現明顯的治療效果,就會立馬給患者使用其他藥物,而且藥物聯合使用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藥物的藥效,尤其是患者多器官衰竭時,在使用藥物治療過程中更應該考慮藥物并發癥,使用針對性治療的藥物,降低藥物對多器官的損害,既可以降低血壓,又可以減輕藥物對患者身體的損害。
1.3 用藥缺乏連續性,調藥非動態
用藥不連續以及調藥不是動態的都會對病情有所影響,尤其是臨床治療過程中出現相互影響的因素時,特別需要注意心血管治療藥物的連續性。比如,如果心血管內科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時,如果患者沒有采用導管介入的治療方法時,就需要及時進行靜脈溶栓,然而患者休克后血壓大幅度下降,注射藥物無法隨血液循環系統發揮藥效,此時需要給患者注射大量的多巴胺進行血壓升高,從而促進溶栓藥物發揮作用。但是,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如果醫生沒有合理把握藥物使用時間和劑量就會導致治療效果明顯下降。
1.4 用藥劑量過多
心血管臨床用藥劑量過多的誤區中,以地高辛、西地蘭、硝酸異山梨酯居多。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對地高辛、西地蘭藥物較為敏感,但是如果醫生給患者使用較大的治療量會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加重心臟負擔,心功能進一步下降,嚴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硝酸異山梨酯主要治療作用為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高血壓伴心絞痛患者在服用硝酸異山梨酯過程中,如果使用的治療量比較大時,會導致患者舒張壓快速下降,心臟供血時間縮短,供氧量下降,損害心功能。
1.5 用藥不準確
心血管內科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效果良好,但是在聯合用藥中需要嚴格關注其禁忌證,比較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先采用利尿劑、強心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水腫消退、肺淤血癥狀得以明顯減輕后,再使用 β受體阻滯劑治療,并且 β受體阻滯劑剛開始從最小劑量開始,根據患者身體情況逐漸增加劑量。
1.6 藥物聯用理化性質改變
治療心血管內科疾病的多種藥物之間存在聯合用藥的禁忌證。如果隨便對兩種或者是幾種藥物聯合使用,很容易出現藥物聯用理化性質改變,從而導致患者身體損傷。例如,卡托普利和阿司匹林聯合用藥,卡托普利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但是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導致卡托普利的藥效下降;阿替洛爾與利多卡因聯合用藥,在利多卡因發揮藥效的前提下,阿替洛爾對人體的不良反應會大幅度升高,從而加重其對人體機能的損傷。
1.7 用藥時間不合理
大多數心血管內科治療藥物具有嚴格的服用時間,倘若多次服用藥物、服用藥物間隔時間錯亂等會導致藥物在體內含量過多或者是過少,導致治療效果明顯下降。例如,普羅帕酮起效快,半衰期短,每間隔8 h就需要服用1次,不能隨便按照早中晚籠統的時間服藥。
1.8 特殊患者用藥不合理
隨著患者年齡的逐漸增大,其身體各器官機能明顯下降,藥物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明顯的并發癥。例如,藥物治療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機體電解質變化,使用利尿劑過程中,需要降低低血鉀、低血壓發生率。
2 心血管臨床用藥的措施
2.1 明確用藥目標
心血管內科醫生在給患者治療時,首先要明顯治療目標,主要治療目標就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痛苦;次要目標是指在住院期間,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穩定降低血壓以及血脂。
2.2 嚴格遵守用藥指南
心血管內科患者合理使用藥物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明確診斷疾病,科學合理地評估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嚴格遵守用藥指南,制定有效合理的用藥方案,根據協同、療效疊加、互補等原則進行藥物的聯合使用,同時考慮到患者身體情況適當進行調整,降低藥物劑量、品種使用不合理的現象發生率。在臨床治療心血管疾病時,要正確選擇經過循證醫學證實的藥物品種和劑量,另外也要加強控制用藥濃度、速度以及藥物添加的時間間隔,防止藥物濃度不穩定。
2.3 加強連續性用藥和動態調藥
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用藥缺乏連續性,調藥非動態現象時,需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例如心血管內科患者出現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時需要使用大劑量多巴胺提高血壓,然而部分患者心肌梗死程度比較嚴重,注射多巴胺后會導致心力衰竭加重,此時需要及時治療左心室的收縮力下降,一般采用硝普納、升壓藥物以及利尿劑聯合用藥。而且,醫生應該密切觀察患者身體變化,根據自身經驗及時調整型藥物劑量和種類,盡可能搶救患者生命。
2.4 合理分配藥物
心血管患者在用藥的過程中,最常見的誤區就是藥物的分配問題,例如安碘達隆和辛伐他汀分散片聯合使用后會引起患者肌肉酸痛;開博通、丁吡卡因聯合使用后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消化道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此外,醫生還需要避免異山梨醇硝酸酯與硝酸異山梨酯、賽羅卡因和阿替洛爾片等藥物的聯合使用。
2.5 科學使用抗菌藥物
心血管內科患者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抗菌藥物進行治療,然而部分醫生常常根據自身經驗確定患者服用的藥物種類及劑量,由此導致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因此,醫生在治療患者不良反應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不良反應癥狀,合理使用、科學使用抗菌藥物,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2.6 在用藥的過程中要注意相關事項
心血管內科患者在治療時,必須嚴格遵守醫囑進行服用藥物,不可以隨意增加或者是減少服用劑量。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合理地增加或降低藥物使用量,如果患者心絞痛疼痛加劇,則需要增加治療藥物劑量,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此外,醫生還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合理增加藥物種類,倘若患者患有高血壓疾病,需要服用鹽酸偽麻藥物;倘若患者患有貧血疾病,需要服用單硝酸異山梨醋片藥物。
3 小結
心血管疾病臨床用藥常見誤區包括以下幾種:用藥缺乏目標、用藥劑量過多、藥物聯用理化性質改變、用藥片面,治療效率低、用藥不準確、用藥缺乏連續性,調藥非動態、用藥時間不合理以及特殊患者用藥不合理等。心血管內科醫生在給患者治療時,首先要明確治療目標,心血管內科患者合理使用藥物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明確診斷疾病,科學合理地評估患者病情及身體狀況,嚴格遵守用藥指南,制定有效合理的用藥方案。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合理地增加或降低藥物使用量,醫生還可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合理增加藥物種類。
[參考文獻]
[1] 孫瑤.分析心血管臨床用藥的常見誤區,從而促進臨床合理用藥[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9):1767-1769.
[2] 張小明.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海峽藥學,2015(8):210-211.
[3] 費必超.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1):35-36.
[4] 肖美華.何騰輝.郭燕芬.某院心內科臨床用藥的常見問題及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3):115-116.
(收稿日期: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