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要] 隨著社會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與健全,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管理問題,已經成為醫療發展與改革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針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相關問題,已經引起諸多學者與專家的大量思考。在新時期,強化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著重提高其服務質量與水平,至關重要。在該文的研究環節中,結合婦幼保健院內公共管理的問題,首先,分析管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其次,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不良問題與現狀,展開一定程度的探討。最后,提出強化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對策及其要點。以期提升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與質量,全面推進其醫療體系與結構的完善。
[關鍵詞] 婦幼保健院;公共衛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5(c)-0138-02
婦幼保健院作為醫療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我國醫療結構中發揮了關鍵性的影響和作用。顧名思義,婦幼保健院的服務對象主要針對于婦女與兒童,婦女與兒童作為醫療中的相對弱勢群體,為其創設良好的衛生條件,促進其疾病的優良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提升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不僅可以完善當前婦幼保健院的醫療發展,而且對于其未來的醫療事業建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通過查閱相關科學文獻資料,并綜合探究當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可以得出,目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人員綜合素養的缺乏、人員分工機制不靈活、籌資渠道單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等,為深度婦幼保健院的醫療事業發展,必須從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相關問題著手,立足于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與發展的實際,提出相應的對策。
1 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性
1.1 婦幼保健院基本醫療工作推進的關鍵
隨著我國醫療體系的不斷優化,醫療結構的逐漸完善,對于醫療公共衛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思考。強化婦幼保健院內的公共衛生管理,做好公共衛生基本維護措施,加大對公共衛生管理的力度,已經成為婦幼保健院長久發展的關鍵。與此同時,日常醫療工作的正常推進,也與公共衛生管理產生緊密相連的關系。目前,關于公共衛生管理的相關問題,已經成為婦幼保健院內部發展的重要工作范疇。
1.2 促進患者疾病的恢復進程
如果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不到位,相關衛生工作缺乏有效性,對于患者的疾病進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從病理學與組織學的相關理論出發,可以總結出,衛生可以影響人體疾病康復的進展。特別是在婦幼保健院內部,因為其醫療服務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衛生因素成為影響疾病康復進展的關鍵。比如說,一些剛剛進行分娩的產婦,在護理與預后措施中,醫療中強調了衛生管理的必要性。還有其他一些婦產科疾病,更加需要提升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水平及其質量。重視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建立健全相關衛生管理機制,并加強對患者的衛生管理,可以防止相關致病菌進行更為廣泛的傳播與繁殖,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其病程的良好康復。
1.3 提升婦幼保健院的服務質量
隨著當前社會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公共衛生管理已然成為婦幼保健院內醫療事業完善發展的關鍵。在任何一個醫療機構發展進程中,通過查閱大量科學研究資料可以得出,一般而言,醫療事業發展比較健全,醫療體系比較完善的醫療機構中,其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公共衛生管理理念與保障機制。反之,那些醫療事業發展出現弊病的醫療機構內部,其公共衛生管理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強化,公共衛生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總而言之,強化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水平,可以為提升婦幼保健院內醫療服務質量創設良好的前提條件。
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問題,不僅是影響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且對于患者及其醫療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主導地位。加強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勢在必行。
2 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公共衛生管理意識弱化
公共衛生管理意識的弱化,已經成為婦幼保健院內基礎醫療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影響婦幼保健院內衛生管理水平的關鍵。在查閱相關科學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婦幼保健院內衛生管理者與相關執行者的進一步分析,公共衛生管理意識的弱化,已經成為制約其衛生水平良好進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在農村婦幼保健院內部,相關人員的公共衛生管理理念比較淡薄,醫務人員的衛生執行力比較薄弱,這都是影響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人的行為受其主觀意志的影響,為了進一步強化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必須要提升相關人員的綜合素養,并著重強化其衛生管理理念,積極促進衛生管理機制的健全與完善。
婦幼保健院內管理者與相關醫務人員的衛生意識比較弱化,缺乏有效的執行力,在目前大大小小的婦幼保健院中,已然成為阻礙衛生管理水平發展的關鍵。
2.2 人員配置體系不健全
用人機制不靈活,人員配置不到位。這是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在很多婦幼保健院內部公共衛生發展環節中,對于公共衛生管理方面的人員配置,缺乏一定的有效性,而且配置體系不是非常健全。具體的問題體現如下:①人員分工不靈活。在很多婦幼保健院內部公共衛生管理進程中,在公共衛生管理方面,人員配置結構與體系缺乏有效性。人員配置數量比較少,結構單一。一般而言,比如說在公共衛生管理中保潔員,婦幼保健院內部的人員配置較少,通常為兩個人。但是對于大型婦幼保健院而言,兩個人遠遠不能勝任保潔工作的強度,導致婦幼保健院內公共管理水平的相對滯后。②分工體系不健全。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必要時在公共衛生管理的各個環節,設置相應的執行小組。顯然,當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在人員配置方面,分工體系不完善,結構比較單調。
2.3 缺乏財政補償,籌資渠道單一
完善社會醫療結構與體系,促進醫療事業中公共衛生的有效發展。雖然已經成為國家醫療事業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工作,但是在公共衛生管理的財政補償方面,我國目前的相關政策依然處于一個比較空白的尷尬境地。一方面,缺乏政策補償,導致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缺乏一定的資金扶持。另一方面,婦幼保健院內籌資渠道比較單一,缺乏有效的籌資來源,不能為其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創設良好的經濟條件。這極大地影響了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發展,制約婦幼保健院內醫療事業的建設與完善。
2.4 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醫療基礎設施與儀器的相對落后,影響了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進一步發展。醫療基礎設施與儀器,對于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發展,具有緊密相連的關系。只有健全醫療基礎設施,購置先進的儀器設備,才能夠為衛生管理創設良好的條件。目前,一部分婦幼保健院內基礎設施與儀器比較落后,尤其是在農村婦幼保健院內部,基礎設備的先進性更加缺乏。
3 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對策
3.1 強化整體人員的綜合素養
強化婦幼保健院內整體人員的綜合素養,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機制,構建良好的培訓體系,定期開展衛生管理相關講座,著重強化管理者及其醫務人員的衛生意識,提升其衛生管理的執行力,對于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及其作用。積極引導良好公共衛生管理意識的有效形成,建立健全衛生監督機制,有針對性地建立一系列公共衛生管理方針與制度,勢在必行。
3.2 完善用人機制,合理分配
完善用人機制,合理分配。這是提升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重要對策之一。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公開招聘,擇優錄取,因事設崗,人崗相適。注重人才梯隊建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人才“置換”模式。引入優秀的職工,合理配置人員,實行完善的分工體系,構建良好的衛生管理制度,構建長效且靈活的人員配置結構。全面提升婦幼保健院內的衛生管理水平,深化衛生發展與改革。
3.3 重視財政補償,增加籌資渠道
為進一步提升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的水平及其質量,國家相關機關及其政府應該重視財政補償,加大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資金投入力度。除此之外,婦幼保健院內還要增加籌資渠道,建立健全籌資方案,完善管理方針。這對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俗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將資金管理正確貫徹、落實到實處,才能夠為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質量的提高創造優良的條件。
3.4 優化基礎設施,提高衛生水平
先進的基礎設施及其儀器,對婦幼保健院內部的公共衛生管理,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共衛生管理環節中,婦幼保健院內部應該購置先進的基礎設施與儀器,結合最新的醫療事業建設要求與發展方針,合理配置基礎設施。購置與衛生管理相關的設備及其儀器,全面推進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的優良發展。充分、有效調動衛生管理者和參與者,將婦幼保健院公共衛生管理嚴格貫徹、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袁啟芳.婦幼保健院內公共衛生管理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9):440.
[2] 顧良英.李衛珍.婦幼保健院院內感染相關因素及其預防控制措施[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6(2):267-268.
[3] 蒲杰.張彤.婦幼公共衛生體系的再認識[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0.21(3):288-291.
[4] 曾原琳.楊小麗.重慶市婦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335-337.
(收稿日期: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