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漁業資源豐富,其海洋漁業發展迅速,但海洋休閑漁業發展速度較慢,其綜合旅游、休閑、娛樂、競技、經濟一體化的功能還未被充分開發。本文通過對北部灣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現狀與問題的分析,總結了生產經營型、休閑垂釣型、觀光療養型、展示教育型等幾個海洋休閑漁業發展形式,并根據北部灣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北部灣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戰略
欽州、北海、防城三地休閑漁業,是指以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海域漁業資源為依托,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需求,通過休閑與漁業的合理布局,將休閑、娛樂、旅游、餐飲等行業與漁業有機結合為一體,實現產業的轉換與結合,提高欽州、北海、防城三地地區漁業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實現欽州、北海、防城三地地區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漁業產業。其在我國還是新興產業,我國的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發展水平較高,但其他地區發展較慢,其中在北部灣經濟區更是最近幾年才提出需要快速發展的產業。
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濱海地區、海域地處全球暖亞熱帶及熱帶地區,沿海地區為北海、防城、欽州三市,有著全國最為廣泛的紅樹林海岸,沿海沙地與泥土的營養非常豐富,孕育了大片的優質漁業資源,淺海灘涂廣闊,北海、欽州、防城三市半區臨海,其水質肥沃,海洋生物品種繁多,適于各種魚類繁殖生產,以紅魚石斑、馬鮫、鯧魚、立魚、金線魚等多種最為著名,為中國高生物量的海區之一,出產的魚貝類有100多種,其中具有捕撈經濟價值的60 多種。
一、欽州、北海、防城三地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現狀
通過對北部灣景區海洋休閑漁業的調查與走訪,以及近五年的釣魚經歷總結,筆者認為休閑漁業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生產經營型
如欽州的茅尾海、犀牛角,北海的海村,防城港的白浪灘附近村落等,都是以生產經營為主,附帶垂釣、觀光、飲食、文化等功能。北部灣漁場或養殖場蠔排、魚排等以漁業生產為主,但在特殊時段開展以垂釣、觀光為主的休閑旅游活動,以提高漁業資源利用效率,增加漁民收入。
(二)休閑垂釣型
欽州港漁港碼頭、三墩、茅尾海碼頭,北海的漁港碼頭、漁村碼頭,防城港的白浪灘、金灘村落碼頭都有專門的垂釣船固定等待垂釣者出行,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和模式。休閑垂釣型特指以垂釣休閑為主要經營內容,包含聚會、游樂、觀光、健身于一體的漁業休閑活動。
(三)觀光療養型
如北海、防城、欽州各地沿海地區普遍開展的漁家游、漁村度假等。觀光療養型結合海域資源,開發休閑度假、水域觀光、療養、漁業垂釣、餐飲等活動的行為。
(四)展示教育型
如北海的海底世界、水中博物館等,欽州的三娘灣漁村的趕潮節,以及怪石灘的攝影節等。展示教育型指以展示漁業資源、漁業技術、漁業風俗和漁業生產活動為主的,集漁業文化保護、漁業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漁業休閑活動。
二、欽州、北海、防城三地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模式
(一)港口資源
欽州、北海、防城均有大型碼頭,其中欽州港、防城港、潿洲島港口為欽州、北海、防城三地地區重點港口,應該依托港口資源,建立交通、住宿、餐飲、娛樂的集群休閑地區;高速路口以港口為出點,設立四星、五星的賓館,大量的垂釣加工餐館,游船、垂釣船碼頭等規劃必須依托港口。
(二)企業資源
要將企業的知名度、宣傳度、銷售網絡、運輸渠道等利用起來,企業資源是海洋休閑漁業的重點資源,利用企業的知名度、宣傳度可以提高海洋休閑漁業的傳播,利用銷售網絡、運輸渠道可以將休閑漁業的產品延伸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三)產業結合
海洋休閑漁業具有很強的服務性,是在旅游業為前提的情況下開展的產業,特別是網絡化的背景下,在市場、信息、技術等方面,應利用宣傳帶動休閑漁業的發展,同時,旅游業統籌休閑漁業,休閑漁業促進旅游業,才能一體發展。
(四)文化布局
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濱海的文化特點是北海珍珠文化、欽北防客家文化、遵從自然的漁文化,如合浦珍珠、東興芒街、三娘灣趕潮節等,利用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以海洋文化宣傳作為旅游文化的一種依托,建立廣西海洋休閑漁業產業。
(五)漁業資源
依托資源優勢,欽州茅尾海、七十二涇、犀牛角片區的大量臘魚群;北海銀灘及周邊區域的銀魚群;防城區域的魷魚群,及三市周邊的蠔排、魚排、旅游景點,進行集中連片開發、集中經營、做大規模、做強品牌。
(六)市場開發
以現有的旅游市場為突破口,在原有北海銀灘、防城金灘、東興芒街、欽州三娘灣等旅游名景點的基礎上,開發周邊休閑漁業資源,其中可借鑒防城白浪灘景點集群模式,設立休閑漁業村落,發展休閑漁業。出海撒網捕魚、蠔排垂釣、游船休閑、觀光海豚、夜釣魷魚、沙灘篝火等活動是市場開發的重點項目。
三、欽州、北海、防城三地經濟區海洋休閑漁業發展的總結與建議
(一)加強宣傳提高休閑漁業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
利用新媒體傳播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海洋休閑漁業,如網絡宣傳、微博宣傳、朋友圈、校友集群,以及傳統媒體報紙、電視、廣播等手段進行宣傳,加強外界對欽州、北海、防城三地海洋休閑漁業的了解與探索欲望,以此來達到促進其海洋休閑漁業發展的目的。
(二)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發展
出海撒網捕魚、蠔排垂釣、游船休閑、觀光海豚、夜釣魷魚、沙灘篝火等活動;欽州茅尾海、七十二涇、犀牛角片區的大量臘魚群,北海銀灘及周邊區域的銀魚群,防城區域的魷魚群等資源應相結合,以便協調統籌發展。
(三)加強休閑漁業基礎設施的建設
高速公路與鐵路、公路的站牌設置、站口建設;休閑漁業集群村落的規劃;文化節目展示的舞臺推廣;休閑體育器材、垂釣漁船的購置;垂釣、觀光、競技體育海域的設施;賓館與露營地的建立都是需要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的措施。
(四)堅持環境保護與休閑漁業協調發展
休閑漁業的發展必須堅持與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協調一致,破壞環境就等于破壞北部灣經濟區海洋經濟體系,只有把生態港灣、生態文化、生態捕撈等融入休閑漁業中并建立環境保護的人文關懷,才能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共同提高。
(五)加強休閑漁業的管理
制定休閑漁業管理辦法,嚴格執行;確立漁業資源保護區來保護漁業資源;漁業部門巡查力度加強;旅游部門協調休閑漁業資源分配;提高漁民的文化素養、經營理念、環境意識、集體榮譽感;政府的政策支持。這些都是對濱海休閑漁業管理的促進措施,能夠進一步發展欽州、北海、防城三地地區的濱海休閑漁業。
參考文獻
[1]陳新軍.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理論和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
[2]李明.體育產業學導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陳軍(1982—),男,湖北孝感人,碩士,欽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