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菁薇
【摘要】新時代大學生黨員堅持“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繼續前行,是深刻領悟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關鍵。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視角將“養成道德思維、大局思維、底線思維、擔當思維”作為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重心。因此,必須以這四種思維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精心學習、深入揣摩、用心感悟。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四種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中央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的教育的實踐活動。“兩學一做”根基在學習,最關鍵還是要實踐。馬克思說:“蜜蜂建造的蜂房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慚愧,但是它在本質上只是一種本能活動,即使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乖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說明了思維先于行動,思維是行動的先導。唯物辯證法要求在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下,養成“道德思維、大局思維、底線思維、承擔思維”的方法,其中道德思維是前提,大局思維是核心,底線思維是原則,擔當思維是根本。只有養成“四種思維”,才能更好的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
一、大學生黨員養成“四種思維”的現實性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養成四種思維不僅是對自身處理生活中的事物有積極作用,更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四種思維”是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關鍵
養成“四種思維”是大學生黨員深刻領悟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內涵。2004年在黨的第十六屆四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表明務必堅定黨管理黨、嚴肅治理黨的方向,緊緊與治理國家政務的實際活動相聯系,從各個方面增強和改善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十八屆六中全會再一次著重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二字包含三個層面:一方面,內容無死角,涵蓋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各個領域 ;另一方面,主體全覆蓋,從嚴管黨治黨不僅是黨中央的責任,黨的各級組織都必須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同時,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意味著意味著一把手不僅僅獨善其身,還要把班子成員管好。最后勁頭不松懈,要把從嚴治黨常態化、制度化。十九大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期的關鍵時期。”歷史的經驗和現實的需要來看,為了鞏固黨執政的地位,更好的完成歷史的使命,要求我們先治黨再治國,治黨必須從嚴。在這個美好的時代,新時代大學生養成“四種思維”堅持“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尤為重要。
(二)“四種思維”是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坐標
2012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時強調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黨章檢驗黨員的行為規范是否合格。 “四種思維”是“合格”的基礎,“合格”是“四種思維”的表現和結果。只有培養大學生黨員“四種思想”來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爭做合格黨員,才能更好的堅定理想信念,堅持自信,黨性才會更加堅強。
(三)“四種思維”是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時代要求
學習是增強本領的首要條件。當今社會,單級和多級矛盾十分尖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等的政治多極化、政治多極化帶來的政治博弈、激烈的政治博弈下公民的政治認同、復雜的國際政治形式給黨帶來的嚴峻挑戰、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文化碰撞日益頻繁、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學習、堅定黨的政治領導,堅定理想信念,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繼續學習教育,就是把理論的知識深化與心,轉化為精神力量,保持并堅持本色的中國共產黨的黨性。要求學生用“四種思維”堅持“窮理致知、學古探微”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形成新時代大學生特有精神風貌和內在品格。
二、大學生黨員養成“四種思維”的邏輯理路
結合當代大學生所處的時代,只有堅持“四種思維”進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始終與黨的目標保持一致;只有緊緊牢記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符合這個時代發展的高標準、高質量和高評價標準,才能時刻警醒思想與行動的一致,才能激發大學生強烈的積極地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一)道德思維是前提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它主要通過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俗和人們內心的信念來維持,是針對人們日常的行為來給與善惡評論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三者的總和。而道德思維是人們在道德情境下,在解決道德問題過程中所形成的思維方法、思維習慣和思維傾向的統一。鄧小平強調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最終目的是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堅持道德思維是前提學習理論知識。只有擁有與時代特征相符合的精神食糧,才能更好的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在拼搏的青春中實現理想,服務社會,成就事業。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員應該用敬畏的態度和審慎的目光對待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大局思維是核心
大局思維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 習近平總書記說:“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堅定大局意識,自發的以大局為出發點,既要看到眼前要處理和解決的事,也要謀劃到未來面對的挑戰和機遇;既要看到國內的形式,也要看到國際的局勢。在工作中,在大局意識中思考、定位和擺布工作,主動發現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的形勢,運籌和謀劃將會出現的大事,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大局意識是黨員特有的身份標志和優秀的工作作風,是黨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行動上的表達。新時代大學生黨員養成“大局思維”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有利于自身的成長和崇高理想的實現,有利于校園和社會的和諧,有利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順利推進。
(三)底線思維是基石
底線思維是客觀的假定最小目標,以最小點立足,力求得到最高期盼值的一種樂觀地思維能力。“底線思維”的方法,做每件事先設定最壞處結果的思想準備,盡力做好過程,積極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既有面對結果有承擔最好的準備,也有承受最壞的打算,牢牢把握事情發展的主動權。底線不是人為劃定的,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底線有客觀的事實基礎和內外環境的基礎,又隨著客觀實際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只有精準知道事物發生質變的臨界點在哪里,才有可能放環于未然。在新時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面臨著無數次的考試,還有無數次的選擇,根據自身的能力,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凡事盡力而為,有自己的底線,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煩惱,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四)擔當思維是根本
擔當是指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換句話說,擔當就意味著勇于承擔責任,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斗中綻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長進步。對青年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前進的方向。新時代的大學生黨員是否有擔當精神,關系著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三、養成“四種思維”的路徑分析
恩格斯說:“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正確的思維如同照耀花朵的陽光。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繼續前行,一定要學會堅持。堅持不斷學習,堅持研磨,堅持細嚼慢咽,在明確與國家目標一致的大方向前提下,鉆研學習的習得,堅定信仰,使之成為這一階段大學生特有的風向標。
(一)堅持學習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經過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跟上時代變化的節奏,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最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通過學習,培養高尚的品德。品德是一個人的人品最真實的反映,也是實現崇高理想的首要條件。擁有崇高的人格與能力歷來都是緊密相連的。新時代的大學生應不斷錘煉品質,培育高尚的人格,追求更高的學問。
(二)堅定理想信念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講話時習總書記強調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引領人生航向,信念確定事業的成敗。缺乏信念理想,精神上就會導致 “缺鈣”。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繼續前行,就是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上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理想信念。時時刻刻牢記我們黨的初心與使命就是為家人謀幸福,為國家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做人做事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集體利益服從黨的最高利益為原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青春。
(三)勇于承擔
承擔是一個人責任心的最強體現,成功需要擔當,失敗更需要擔當。直面失敗才能力求進步,才能更接近發現本質,最后創新。擔當需要十足的勇氣和寬闊的胸襟,意味著奉獻與付出,甚至是犧牲。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春是用來拼搏的,奮斗的青春是無悔的,勇于承擔的人生是升華和超越。今天,我們趕上了、迎來了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呼喚擔當,時代需要有擔當的青年一代,扛起時代的責任,走好屬于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EB/OL].2016-02-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6/0228/c1001-28156138.html.
[2]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鄭軒.簡明黨建常識一本通[M].人民東方出版社,2016.
[4]張潤枝,陳艷飛.大局意識是黨員獨特的身份標識[J].人民論壇,2017(05).
[5]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8):53.
[6]董德福,王玖郁.習近平“底線思維”哲學意蘊和實際運用[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7]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8]共產黨網.習近平系列講話[EB/OL].http://www.12371.cn/ special/xxzd/jh/.
[9]顧保國.青年認同與社會擔當[J].青年思想研究,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