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的無縫對接以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型、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對接地方經濟、服務地方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自身體制的束縛與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職業教育的長足發展,導致了職業教育與地方產業的脫節。文章以湖南外貿職業學院的“湖南省教育科學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研究基地”建設項目為例,認為高等職業教育要更好地服務地方產業,就應對接地方產業、強化校企合作、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教育;地方產業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是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商務廳主辦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省級示范學院。一貫堅持“以國際視野辦學,育‘雙高創業人才”的辦學理念和“誠信立身,勤奮立業”的校訓,初步建成為具有鮮明外語外貿特色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基地,形成了“陽光校園,百舸爭流”的校風,“知行合一,行為世范”的教風和“礪志、尚能、創新”的學風,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積極加強校企合作,以創業促就業,探索出了專業設置緊貼產業需求、課程設置緊貼業務流程、課程內容緊貼崗位能力、課堂情景緊貼工作環境、實習實訓緊貼學生就業、職業考證緊貼崗位標準、職業培訓緊貼行業需求、創業教育緊貼市場導向的“八緊貼”全新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先后被授予全國外經貿行業外向型人才培養基地、湖南省涉外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央財政支持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重點建設實訓基地、湖南省首批“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湖南省外派勞務人員培訓中心、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訓示范院校、湖南省新農村建設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并且被浙江金華湖南商會確定為“創業型人才培養基地”,先后跟500多家國際國內大型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為學生實訓、實習、就業提供了保障,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良好就業態勢,就業率高達90%以上,連續多年被湖南省教育廳評為“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為行業和湖南區域經濟培養了4萬多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享有湖南外貿“黃埔軍校”的美譽。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自2012年立項建設“湖南省教育科學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產業研究基地”以來,高度重視,嚴格按《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暫行管理辦法》湘教科研發〔2013〕9號文件精神,積極有序地開展相關工作,在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特別是校企合作辦學、服務企業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對接地方產業,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早在2011年,針對邵東皮具產業廠房規模小,產品出口不暢,生產利潤低的現狀,我院組織專家深入邵東皮具產業園進行調研,并與邵東縣政府、邵東皮具協會、邵東職業中專等就提升邵東皮具產業品牌、價值、中高職教育銜接等達成了合作意向。我院2011年成功申報皮具專業并于2012年正式招生。基地成立后,學院加大與邵東地方合作力度的同時,也加大了科研投入。先后成立了皮具專業教研室和皮具產品標準研發團隊,立項建設《湘繡工藝在箱包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并作為主要成員單位與邵東縣皮具協會、邵東職業中專聯合組建了邵東皮具職教集團,在人才培養、學生實習就業、員工培訓、產品研發、出口貿易等方面進行多方位合作,真正實現了學生、學校、企業多方共贏,完成皮具產品標準研發前期調研,修訂了皮具產品標準,論證和鑒定了皮具專業建設,推動了邵東皮具產業的良性發展,受到省教育廳領導和邵東政府的高度好評。
二、緊跟市場需求,強化校企合作
依照“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原則,我院積極組織科研團隊下企業實地調研,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滿足市場需求設置專業,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多次市場調研和專家論證,我院與湖南安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合作催生了一個就業前景十分看好的新專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湖南安信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承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結算、竣工結(決)算、工程招標標底、投標報價的編制和審核等項目。校企雙方共同研究并制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課程設置等內容,雙方共同起草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企業出資200萬元辦這個專業。新專業的開發瞄準了市場最新動態,打造了校企合作的新平臺。目前,合作雙方在人才培養、師資聘請、實訓室建設等方面實現了合作共管,真正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學院結合食品安全市場需求與深圳民生科技股份公司合辦了食品檢測專業,合作前景看好。我院結合航空服務市場需求,與北京金通公司訂單培養航空服務人才、結合海乘服務市場需求與天之佑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培養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國際游輪海乘方向)、出國領隊專業,結合酒店服務市場需求與長沙運達喜來登酒店、杭州喜來登酒店合作簽訂喜來登訂單班等,這些校企合作前景一片大好,形式喜人。為進一步了解外經貿企業人才狀況,更好地為湖南外經貿企業服務,我院書記、院長親自掛帥帶隊,實地調研考察,并形成切實可行的調研報告,為我院制定外經貿企業人才培養政策和技能培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強化科研團隊建設,穩步提升立項課題
我院歷來注重科研隊伍的建設,在學院發展的初期就提出了科研強院的思想,教師積極性也很高。基地立項后,學院一方面修改了有關的科研管理制度,專門設立了優秀科研先進個人和優秀科研先進集體獎,鼓勵以教研室為基礎組建科研團隊,聯合攻關,承擔科研項目。現成效較好的團隊有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示范專業建設研究團隊、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研究團隊、酒店管理專業行業標準研發團隊、皮具產品標準研發團隊、成本管控專業課程標準研發團隊等。另一方面,采取學術講座和傳、幫、帶的方式,培訓和提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科研水平,增強他們的科研能力。另外,每年對教師的科研工作進行考評,并與年度考核績效、評優掛鉤。在諸多措施有力并舉的基礎上,學院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教師申報課題踴躍。曾多次立項建設國家級、省部級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專著幾十部,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反響。我院主持的《湖南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研究》是省社科聯的重點委托課題,其研究報告獲主管教育的李友志副省長批示—作為省教育廳制定政策和文件的參考。
四、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學院嚴格貫徹執行上級科研管理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對基地科研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基地已逐漸建立了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學院科研產業處負責學院科研管理工作,負責對立項課題研究的督促、檢查;課題經費使用審核等。科研處辦公設施齊全,人員配備合理;學院深化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加強和完善了以學科點為中心的學科建設責任、權力、利益體系,建立了富有活力的學科建設規劃、管理、評估工作機制。對立項基地的科研課題的資助嚴格按規定配套相關科研經費,并保證及時到位。這些制度和措施為基地的順利發展提供了條件和保障,既穩定了基地的學術隊伍,提高了基地的學術水平;又提升了基地的學術地位,擴大了基地的學術影響。
參考文獻
[1]謝英姿.湖南高職院校對接地方產業集群發展推進策略研究[J].職教通訊,2013(19).
作者簡介:李迎春(1974.10—),女,湖南隆回人,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