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張菊蘭
【摘要】《新疆經濟報》為自治區人民政府機關報,通過其經濟功能的充分發揮, 對新疆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本文運用媒介內容分析法, 在施拉姆提出的傳播功能理論基礎上,對《新疆經濟報》中的經濟新聞進行全方位的分析, 淺談其經濟功能得到發揮的程度, 從中總結出其報道的優勢與不足, 找出提升其經濟功能的策略。在探討其經濟報道特點時,突出體現其體裁上的新穎以及與本地區的密切結合。在其未來發展策略的分析中,創新的提出應更加注意地區報道比重上的平衡問題。
【關鍵詞】新疆經濟報;經濟功能;影響力
本文分析《新疆經濟報》中經濟新聞對新疆經濟發揮的作用,總結報道的優缺點,找出提升其經濟功能的方法與策略。研究對象為2017年《新疆經濟報》中出現的經濟新聞。對2017年的報紙采取人為周的抽樣方法, 按照日報的抽樣建議,抽取兩個人為周共14天的報紙內容。用彭增軍著的《媒介內容分析法》一書后的內容分析常用統計數表來抽取符合要求的14個數, 從而選取了1月14日、1月18日、1月31日、2月3日、2月8日、3月25日、3月28日、4月6日、4月24日、4月30日、6月4日、7月17日、8月11日、9月28日。
一、《新疆經濟報》中經濟新聞的特點
(一)分布比重大
在所抽取的14個樣本中,《新疆經濟報》周一至周四為八版, 周六周日為四版, 周五為八個常規版面加上一個特刊 (含八個版面) 或直接為四版。經過統計, 這14天共100版, 其中版面名為“經濟版”或“金融周刊版”的共12版, 這些專為經濟新聞開設的版數占所有版數的12%。雖然在所有版面中專為經濟新聞開設的版面有限, 但經濟新聞不僅在專版中出現,也在要聞版、綜合版等頻繁出現。據統計, 抽取的樣本中,新聞總量為585篇, 其中經濟新聞數量為189篇, 占總數的32.31%。雖然《新疆經濟報》是一家集各類新聞于一體的綜合性日報, 但其經濟新聞還是占接近1/3的比重。
(二)涵蓋內容廣
從表1可以看出, 《新疆經濟報》中的經濟新聞涵蓋業界報道、經濟政策、報告、旅游、生活消費、創新創業等主題,這充分體現了《新疆經濟報》中經濟新聞內容豐富、涵蓋面廣的綜合性特點。
(三)報道形式新穎
從表2可以看出,在這189條經濟新聞中,包含了消息、通訊、評論、標題新聞和圖片新聞。與其他經濟報相比,《新疆經濟報》中的經濟報道體裁多樣且新穎,尤其是標題新聞,內容簡練,對那些接近性較弱的國外經濟新聞采取這種報道體裁,既傳播了信息也節省了版面。
(四)與本地結合密切
1.新聞來源多來自本報
從表3可以看出, 抽取樣本中, 《新疆經濟報》經濟新聞的新聞來源主要為本報記者、本報評論員。這體現出地方報紙經濟新聞報道立足服務當地的特色。由本報記者采寫的新聞,從新聞價值來看, 更具有接近性, 更真實, 更具說服力。
2.報道角度突出地方特色
從表1可以看出,《新疆經濟報》中的經濟報道內容涉及最多的為業界報道,其次為經濟政策與報告,第三為旅游,第四為生活消費方面。得到這樣的數據與新疆現在的經濟發展特色密切相關。
一方面,自“一帶一路”倡議和相關經濟政策提出后,新疆的各行業都受其帶動和影響,取得了良好發展。如《新疆經濟報》2017年4月24日第四版頭條提及的棉價新政實施滿月,棉農棉企爭相點贊的新聞,則體現了業界報道和經濟政策報告的密切關系。
另一方面,在所有報道中,旅游占比重也很大。新疆地大物博,景色優美,占全國1/6的領土,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因此,新疆的旅游業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力。《新疆經濟報》結合新疆特色,開設有旅游專版,同時在要聞版、綜合版等版面也都有旅游類的消息。如《新疆經濟報》在2017年2月3日頭版中的標題為《新疆旅游業繼續高歌猛進——春節期間全疆接待游客人數和旅游總消費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的新聞中,提供了旅游局出示的新疆一些著名景區的游客接待數和旅游消費數目,并列舉出“火熱”的旅游項目。其篇幅長度為2186字,并另附配有游客賞牡丹和在冰雪園游玩的照片, 占據了頭版版面近45%, 可見《新疆經濟報》對新疆旅游業發展的重視程度。
二、《新疆經濟報》對新疆經濟的影響力體現
(一)收集與發布經濟信息,引導生產和消費
“從威尼斯手抄小報刊載商品行情開始,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收集和發布經濟信息已經成為現代傳媒最為重要的日常實踐之一。”傳媒對經濟信息的收集和發布,主要的實現形式就是刊載經濟新聞。“由于經濟新聞既可以涉及宏觀的關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形式,又可以涉及微觀的關于某種產品、市場或者企業的具體情況,因此,經濟新聞具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
從表1可以看出,《新疆經濟報》刊載的經濟新聞內容涉及經濟政策報告、投資理財、稅務等多個方面的經濟信息。這些經濟信息都對生產和消費產生影響。如《新疆經濟報》2017年4月24日經濟版頭條《棉價新政實施滿月 棉農棉企爭相點贊》則是對國家發改委的棉價新政進行了分析,棉價新政提出后,棉農放下了心,企業鼓足了勁,產業布好了局。這體現了經濟信息對生產消費的影響。
(二)監督市場秩序,反映社會輿論
在市場經濟中,雖然已經形成了一套的法律和制度來監督社會秩序,但是正如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布坎南認為的,“在任何交易過程中,參與者有一種作偽、欺詐、騙取和違約動機”,尤其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由于市場的游戲規則往往不夠健全,上述動機有可能得到強化,從而在經濟生活中侵害其他經濟主體的正當權益。大眾傳媒在這種時刻應該擔負起公眾賦予的責任,行使監督職能,這是大眾傳媒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另一種形式。
2017年8月11日07版廣告版中的《烏魯木齊市煙草專賣局案件處理及許可證管理公告》寫到:“現將2017年5月21日至2017年8月11日期間,未依法到本局接受處理的違法卷煙案件單位或個人進行公示,請違法卷煙……。逾期不接受處理者,本局將對涉案卷煙依法作出處理。”這是《新疆經濟報》通過公示市場運行中存在的違法違規等不良現象來監督調節市場, 從而有助于市場的良性運作。
(三)刊載商業廣告,滿足和刺激消費
大眾傳媒具有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其經濟屬性決定了它要為了自身生存追逐經濟效益。刊載或播出商業廣告是目前大眾傳媒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這并不意味著商業廣告僅僅維持著大眾傳媒的經濟運營。現代商業廣告可以對實現市場經濟制度的各項目標起到明顯作用:商業廣告可以增加商品銷售量,滿足消費;商業廣告還可以鼓勵社會成員為獲得更多商品和服務而努力工作,刺激消費。
《新疆經濟報》2017年2月4日第四版刊登了兩則體彩的廣告,分別為《超級大樂透中出一注1600萬元封頂頭獎!獎池33.35億元》和《完敗“紅魔”看住“礦工” 昌吉五家渠“四人組合”中足彩14場勝負97萬元獎金!》,兩則體彩廣告都突出了獎額之高,并都使用了感嘆號。第二則更是用紅色背景加粗白字來突出主題,刺激人的感官,從而刺激消費者購買彩票。這體現了《新疆財經報》刊登商業廣告,滿足和刺激消費的作用。
(四)創造稅收,提供就業
施拉姆在論述傳播的經濟功能時, 指出大眾傳播通過經濟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釋, 能夠開創經濟行為。施拉姆認為:“采用機械的媒介, 尤其是電子媒介所成就的一件事, 就是在世界上參與建立了史無前例的宏大的知識產業。”這句話表明大眾傳播的經濟功能并不僅僅限于為其他產業提供信息服務, 它本身就是知識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美國,大眾傳媒在國民經濟中位列第十大產業;在中國,大眾傳媒在國民經濟中位列第十五位。在現代信息經濟的浪潮中,隨著媒介產業所有權的不斷高度集中,現代媒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產業轉化。大量媒介產品的成功開發帶動了消費市場,使媒介產業在創造稅收和提供就業方面成了現代各國的經濟增長點。
《新疆經濟報》自1991年創刊以來,報業規模不斷擴大,報系員工4000多人, 總發行量近50萬。這為新疆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也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
三、提升《新疆經濟報》促進經濟發展功能的策略
(一)增加深度報道專欄
從表2可看出,《新疆經濟報》中的經濟新聞報道方式主要以消息為主, 輔以近17%的記事通訊和少量的人物通訊,但深度的評論卻極為少見, 這種報道形式的比重分配會讓受眾覺得過于單一和淺薄。新聞評論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政論文體, 易于給予受眾正確的經濟導向。雖然新聞旨在傳遞消息, 不易表達觀點, 但70%的消息量不免削減受眾的閱讀興趣。所以,經濟新聞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新聞評論或新聞專訪, 尤其是注重報道一些經濟學專家的意見, 從而拓寬廣大受眾的經濟信息閱讀面, 提升受眾的經濟知識素養。
(二)優化數字報閱讀模式
如今大部分傳統媒體都在與新媒體進行合作,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媒介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研究《新疆經濟報》過程中,發現其電子版的報紙尋找十分困難,搜集信息有很大難度。這顯示出《新疆經濟報》在新媒體建設上的缺陷和不足。作為自治區人民政府機關報,《新疆經濟報》應該將其內容優勢移植到新媒體平臺,與新媒體進行充分的合作,加強其電子版報紙的建設,同時可借鑒《人民日報》《南方周末》等媒體上線其APP。
(三)平衡新疆內的各地區報道比重
據統計,在抽取樣本中,除4篇報道國外經濟的新聞(標題新聞)外,其余185篇都為國內經濟新聞報道。在這185篇中,疆內經濟報道為153篇,占樣本總量的80.95%。其中報道整個自治區經濟的新聞為94篇,占抽取樣本總量的49.74%;報道北疆地區的經濟報道為43篇,占樣本總量的22.75%;報道南疆地區的經濟報道為16篇,占樣本總量的8.47%。由此可見,《新疆經濟報》主要以報道自治區的綜合經濟新聞為主,但是新疆內各地區的報道較少,缺少針對性。尤其是對南疆經濟的報道則更少,這造成了報道的不均衡。因而,《新疆經濟報》應該平衡一下各地區的報道比重,適當增加南疆地區的經濟發展報道,充分發揮傳媒的傳遞信息和解釋功能。
《新疆經濟報》自創刊以來,對新疆經濟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其對新疆經濟的影響力主要體現在收集與發布經濟信息,引導生產和消費;監督市場秩序,反映社會輿論;刊載商業廣告,滿足和刺激消費;創造稅收,提供就業等方面。盡管其經濟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但在其未來發展中仍要注意一些問題,可增加一些深度報道專欄,同時優化數字報閱讀模式,平衡新疆內的各地區報道比重。
參考文獻
[1] [2] 蔣曉麗.傳媒文化與媒介影響力研究[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118.
[3]何清漣.經濟學與人文關懷[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88:254.
[4][美]威爾伯·施拉姆.傳播學概論[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155.
[5]彭增軍.媒介內容分析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