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志會
【摘要】植物景觀設計,又稱園林植物造景,是現代園林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園林植物資源是植物景觀設計的基礎,觀賞草作為新興的植物造景材料,近年來逐漸受到業內人士的重視,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植物景觀設計中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解觀賞草的觀賞特性及應用價值,分析觀賞草在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提出觀賞草的應用方法和推廣建議。
【關鍵詞】觀賞草;園林;植物造景;植物配置
觀賞草品種豐富,姿態優美,成景時間相對短暫,便于栽培和養護。在景觀中,為營造自然柔和之美起著重要的作用。觀賞草常用于水體和花境中,也根據種植要求,在公園、道路兩旁和庭院作為植被或灌木叢使用。
一、觀賞草的概念及應用價值
觀賞草是指一類形態美麗、色彩豐富、以莖稈和葉叢為主要觀賞部位的草本植物的統稱,以禾本科為主。觀賞草大多葉呈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具有平行脈,根為須根。與園林綠地中的其它植物一樣,觀賞草也發揮著自身的生態價值、景觀價值和經濟價值。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好,這些生物學特性符合目前園林界興起的建設節約型、可持續性園林的要求;景觀價值則集中表現為豐富的株型、斑斕的葉色、多樣的花序和充滿野趣的氣質。觀賞草的推廣應用不僅豐富了植物配置材料,也符合公眾逐漸回歸自然的審美情趣。同時,觀賞草大多一次定植、多年觀賞,成景速度快,初期投入與后期養護成本低,造景效果突出,極具應用前景。
二、觀賞草的觀賞特性
(一)體態美學
1.花形和葉形美
觀賞草的花形主要是指其花序,其類別較多,常見的有穗狀花序、總狀花序和圓錐花序。而觀賞草的葉形主要是狹長形。宋希強等在《淺析觀賞草在園林中的運用》中,把觀賞草的花形和葉形分為六類,即穗狀、簇生狀、直立形、分支直立形、弓狀直立形和拱形。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是根據花和葉的生長形狀來分,觀賞草的葉形和花形都較為豐富多樣。
2.株型美
觀賞草所包含的科屬較多,所具有的形態也千姿萬別。株高低至幾厘米,高至幾米不一。隨著株高的生長,觀賞草給人的視覺效果也不同,呈現出輕巧可人或雄渾偉岸之感,如隨風飄擺的狗尾巴草和堅挺如拔的蘆竹。除觀賞草的株高外,其株型也多種多樣。據調查,觀賞草主要有叢生型、直立型、甸狀型,這三種形態不一的觀賞草各有觀賞價值。但在觀賞草的種植設計時,多是模擬自然,將各種株型不一致的科屬用來搭配。
(二)色彩美
觀賞草的色彩主要取決于其葉色和花色,有著五彩斑斕之感。觀賞草的葉色涵蓋了冷色調和暖色調,其中冷色有深遂如黛的墨綠色、清新淡雅的嫩綠色、清幽高貴的藍色以及少見的黑色;而暖色調則有溫暖的紅色、豐碩的金色、蕭條的黃色等。此外,葉色還分為常色葉觀賞草和彩色葉觀賞草。前者是指四季常綠的觀賞草,它們不會因季節的改變而改變,一直都是綠色基調,如香茅、蒲葦等;而后者則是指隨著季節的改變,葉片的顏色也逐漸改變,如莎草科的長穗苔品種。觀賞草的花色也較美,一般是在春季或夏季開花,顏色主要有紅色、粉色、栗色、白色和黃色等。各種不一的色彩豐富了整個景觀色系,相互搭配起來的觀賞草也因季節的不同而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象。而彩葉觀賞草則有著色彩變化,隨著季節的改變顏色也逐漸改變,持續時間較長,觀賞性較高。
(三)動感美
微風吹過,大量種植在公園、道路邊的觀賞草隨風搖擺,就像海里的浪花一樣,還發出沙沙的聲音,像在吹口哨或在說悄悄話,給人們帶來與大自然的親近之感。觀賞草的這種動態之美和聲響效果是一般觀賞植物所不具備的。
(四)質地美
觀賞草的質地都較為輕盈和柔軟,主要通過葉片來表現其特殊的質感,大多數葉片窄長、質地細膩。正如他們特殊的外形,葉片也會與周圍植被形成對比。這樣的特性使觀賞草無論是在春天還是冬天都有著獨特的休閑之美,以不變應四季之變的觀賞草也給人一種外柔內剛的特性。同時,這種質地美通過與水景、石景或質地粗糙的植物相搭配,也可以獲得對比的視覺感受,有著柔和空間景觀的作用。
三、觀賞草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應用
(一)應用原則
1.適用原則
適用原則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滿足觀賞草的生態要求,即“適地適草”的原則。不同種類的觀賞草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環境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根據其各自的習性進行合理搭配,才能使觀賞草健壯生長,發揮其重要的作用。二是滿足造景的功能要求。觀賞草的配置必須與植物景觀的總體布局、環境相協調,即“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綠地類型、不同的景觀和景點對觀賞草的選擇和配置的要求也不同。
2.美學原則
遵循“協調與對比”“動勢與均衡”“韻律與節奏”等美學原則,合理配置,充分顯示其季相及生命周期的變化,創造優美的景觀。
(二)應用形式
1.孤植
孤植并不是指就一顆觀賞草,而是指在沒有其他景物的陪襯下,僅應用觀賞草栽植成景。該類觀賞草一般具有獨特外形特征,并且具有吸引游人眼球的特征,該類特征一般包括顏色、形態、株高等。例如,有著浪漫紅色的狗尾巴草,在花園一角置放一叢,營造出偶然隨意的自然景象;高大的蒲葦也可以用來孤植,除了吸引人眼球的株高外,蒲葦所具有的銀白色羽狀穗的圓錐花序也是秋天觀賞的一大特點。
2.觀賞草與水景結合應用
(1)在水中種植
在水中種上挺水型觀賞草植物,與靜止的水面縱橫交錯形成對比,使整個景觀產生強烈的觀賞效果。植物隨風搖曳與水面波動相互映襯,一個美麗的場景頓時就印在觀賞者腦海中。一般適合種植在水中的有燈心草、蘆葦、水燭、香蒲等觀賞草。
(2)在水邊種植
當水體與陸地過渡帶缺少植物時,水體與駁岸直接相交會給人帶來突兀的感覺,很難產生美感。一般適合種植在水邊的有風車草、蘆葦、矮蒲葦等。種植風車草在岸邊,可修飾和遮擋水岸邊緣線;水中的植物倒影,可柔化石岸硬朗的線條,加上風車草郁郁蔥蔥的色調與背后黃綠色植物背景形成對比,豐富水體景觀的色彩。此類水體景觀通常以觀賞水體為主要目的,植物作為襯托角色。配置時,需注意觀賞草種植面積和高度,過多觀賞草會與水體比例失調,顯得水體過于局促,從而影響整個水體景觀的觀賞效果;過高亦會阻擋人們觀賞水體的視線,而對其失去觀賞興趣。過多或過高的栽種植物都會因為產生距離感,而減少景觀的可觀賞性和趣味性。植物高度一般控制在40~100cm為佳,種植面積不宜超過1/4的水體面積,既能有效地進行修飾,又不影響觀賞。
3.道路綠化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主要風景線,其景觀效果受到城市居民的普遍關注。如利用觀賞草進行植物景觀設計,運用得當可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但城市道路相對園林植物而言,是比較嚴酷的生境,觀賞草抗性強,道路應用時較其他園林植物更容易適應,適宜種類包括:苔草、沿階草、燈心草、狼尾草、芒草等。
4.露地植被景觀應用
(1)花境使用
觀賞草株型多變、色彩繽紛,可與觀花植物完美結合,又因其觀賞期長,常常在開花植物觀賞期過后仍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成為良好的花境材料。觀賞草應用在花境時,首先要考慮花境的類型,單面觀賞的要前低后高,雙面觀賞的要中央高兩面低。因此在了解觀賞草葉形、葉色、花序的基礎上,還得熟悉其株高,如植株高大的觀賞草宜作為花境的背景,株型矮小的觀賞草宜作為花境的鑲邊材料。適宜花境應用的觀賞草種類繁多,如畫眉草、各種芒、矮蒲葦等。
(2)地被使用
許多植株低矮的觀賞草,都可以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地被景觀。它們可以快速形成地被,每年只需修剪一次就可保持較好的景觀,非常適合坡地、林木下、干旱缺水處應用。在觀賞草中間植小型的開花植物還可以增加景觀效果。例如莎草科的金心苔草葉色美麗,株形優美,覆蓋性好,而且耐踐踏、耐貧瘠,非常適合在林下種植覆蓋地表。
5.作為隔離帶
將觀賞草種植成密集的一排,可形成一堵彩色的屏蔽活墻體,是劃分空間的理想方法,它不僅能營造出視覺上的隱秘效果,還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有時為了遮擋園內的景物,形成障景,可種植高大的蘆竹、芒、蒲葦等,形成別具特色的自然屏障,具有其他植物難以替代的美感。
6.其他運用手法
觀賞草在園林中的運用手法多種多樣,還有很多形式是沒有總結和歸納出來的。例如,在插花時也常當作插花材料,還可以加工成干花,形成藝術品。此外,它也是屋頂綠化的最佳選擇之一。
四、觀賞草的適用范圍
觀賞草大多都是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涵蓋了較多的科屬,因此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較為廣泛,并且因適應性極強,生長的范圍也極廣。凡是種子植物能生長的地方都有其蹤跡,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生長于草原、高山草甸、沼澤、濕潤草地。而作為草本植物,觀賞草也有著生命周期短、種子繁殖快、宜生長、耐干旱、抗病蟲能力強及修剪量少的植物特性。這樣的植物特性也突顯出了其在園林植物中的優勢,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廣泛使用。
五、觀賞草應用的注意問題
一是加強養護管理。有些觀賞草與雜草在形態上接近,容易混淆,尤其在幼年期,極大影響觀賞草的景觀,而且給養護管理增加困難,因此要加強管理。二是防止蔓延。有些觀賞草的適應范圍廣,生命力強,極易蔓延成害,不但影響綠地景觀,而且容易對當地植物造成生存威脅。因此,試驗引種研究尚不成熟的觀賞草種切勿推廣,以免造成生物入侵。三是對觀賞草的認識不夠深入,應加大觀賞草的宣傳力度,加強人們對觀賞草的認識。加強對多年生觀賞草品種的引種、選育及擴繁,并加以馴化和提高觀賞草的利用價值。
六、結束語
觀賞草類植物是個龐大的族群,具有靈活多樣的配置方式,它的觀賞性通常表現在形態、顏色、質地等許多方面,且具有生命力強、養護成本低,色彩豐富,較易形成各種景觀等諸多優點。觀賞草可以孤植,也可與其他植物一起形成富有野趣的自然景觀,并且大多數種類具有觀賞價值頗高的花序,是觀葉、觀花的好材料,現已在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園林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和人們審美情趣的逐漸提高,觀賞草必將受到設計者的青睞,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吳臣鳳.觀賞草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應用探究[J].南方農業,2017,11(12):34~36.
[2]謝秋蘭,盧彥希.觀賞草在園林植物造景中的應用[J].中國農業信息,2016(17):61~63.
[3]蘆建國,周瑩.觀賞草在南京植物造景中的應用[J].林業科技開發,2011,25(04):124~128.
[4]連洪燕.觀賞草在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05):118~119.
[5]徐國良.山東省主要城市觀賞草資源評價及其在園林應用中的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9.
[6]趙書青.觀賞草及其園林應用的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8.
[7]代維.園林植物色彩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