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
【摘要】在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是四沖程汽油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在進行急加速的瞬間,會產生一些問題,而不能滿足其對進氣量的需求,最終導致發動機反應較慢。這種狀況給發動機的日常使用帶來了很多不便,技術人員通過標志性的研究方法,在現有的進氣增壓系統基礎之上,對一種新型的汽油發動機的進氣瞬間增壓系統進行了分析與考核,最終設計了一套能夠實現在發動機緊急加速時,從節氣門以外的另一渠道補充足夠的新鮮空氣,從而滿足汽車發動機加速瞬間對于進氣量的需要,提高發動機的轉速和對油門踏板的反應能力的新系統。
【關鍵詞】新型;汽油發動機;進氣;增壓系統;研究
目前汽車上廣泛應用的四沖程汽油發動機所使用的進氣系統沒有很大的區別,汽車的燃燒需要新鮮空氣流經空氣濾清器,節氣門體和節氣門之后進入到總計管進氣歧管,經過氣門,輸入到各個氣缸之內,當發動機的轉速較低時,節氣門不能得到大角度的開啟,流入的空氣量不能夠滿足汽車發動機對于經濟上的需要。當進行急加速時,節氣門被瞬間打開,氣流因為流動之后不能夠及時補充問題,導致加速瞬間進氣量不能夠滿足發動機燃燒的需要,最終導致動力不足,而出現加速滯后等問題。
一、當前汽車發動機進氣增壓系統的優勢及使用狀況
(一)汽車發動機進氣增壓系統的優勢
發動機的增壓器是由一對密封的同軸葉輪組成的,渦輪機葉輪分布在排氣道中,壓縮機葉輪分布在進氣道中,通過一根軸將兩個葉輪連接在一起。在進行工作時,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推動渦輪機葉輪以最高100000轉/分鐘的速度進行運轉,進氣道中的壓縮機葉輪同步轉動,發動機內的壓力上升,進入新鮮空氣的沖量得以提升,使得空氣與燃料混合并燃燒充分,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大大提升。
(二)汽車發動機進氣增壓系統情況
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配有相應的增壓系統。如機械式增壓系統,廢氣渦輪式增壓系統等,這些系統中均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發動機轉速較低,節氣門開啟角度較小時不會進行工作,急加速時才會進行工作,導致進氣量遠遠低于發動機,瞬間所需要的空氣量得不到滿足,以前的系統在發動機轉速較低時,也會工作,但吸入的空氣量大于增壓空氣量,導致增加后的節氣門影響到了整個系統的正常進氣,這就會導致當汽車在進行急加速時,節氣門迅速打開,繼而與節氣門前方的氣體,因為慣性的問題,不能夠快速進入到節氣門中,以及各個氣缸中,嚴重降低了發動機的使用效率。
二、系統組成及原理
新型汽油發動機進氣瞬間增壓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空氣濾清器、低壓氣管、空氣壓縮機、高壓氣管、儲氣罐、控制閥、增壓控制單元等各個不同部件。這一增壓系統是讓一個發動機在進氣的過程中通過某種特殊方式在一瞬間增加一些空氣,并且將這些空氣通過一些特殊方式讓其進入到進氣管中,瞬間使發動機對空氣的數量得到大量的滿足,最終達到發動機對進氣量的一定滿足,這樣在最終發動機的運轉過程中,滿足汽油發動機進氣瞬間的增壓系統研發。另一方面,汽車在運行過程中總免不了急加速的時刻,當汽車在急加速這一瞬間將提前加壓之后的儲氣罐通過一些方式噴射到發動機之后的進氣管內,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所需要的空氣量會得到瞬間提高,與之相應發動機的動力也會得到提升,在當前情況下,汽油發動機總會由于進氣量不足的問題,導致汽車在加速的過程中反應緩慢,而這種新型汽油發動機則解決了這一問題,新型汽油發動機會改變汽車的進氣量不足問題,汽車在加速這一方面不會出現滯后的問題。
三、具體實施方式
新型汽油發動機進氣瞬間增加系統中各部分都具有不同的作用,首先是空氣濾清器,通過空氣濾清器過濾空氣中的雜物,使注入的空氣保持一定的質量。之后是空氣壓縮機,作用是將空氣濾清器過濾之后的空氣進行壓縮,并將壓縮之后的空氣保存在儲氣罐中。而儲氣罐就是用來保存空氣,通過前兩個步驟的過濾和壓縮,空氣基本上已經保證了質量。同時,儲氣罐中應該設置排水系統,需要定期對其中所含的水分進行處理。控制閥的作用是控制空氣,汽車發動機內的壓縮空氣需要進行控制,以便之后的檢測,控制閥就起著控制空氣的作用。
四、本系統優點
新型汽油發動機進氣瞬間增壓系統具有一系列的優點,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優點是改變了當前汽車的在加速過程中產生的滯后缺點,當前環境下,汽車在猛加速中會產生滯后的現象,這一系統就是針對這一缺點而產生的,緩解了這種由于進氣量不足導致加速后反應緩慢的現象。另一個優點就是這一種新型系統迎合了大眾的需要,適用于各種不同的汽油發動機,任何一種汽油發動機都在進氣量的需求上得到滿足。這套系統也可以對現在正在使用的汽油發動機進行改裝和改良,而經過改良之后的汽油發動機在瞬間加速時也會得到瞬間的提高。
五、結束語
這篇文章通過對當前汽車發動機進氣增壓系統的使用狀況進行分析,談到了這種新型汽油發動機增壓系統的系統組成及原理。另外,分析了具體實施方式,并給出一些優點。這種系統讓汽車在加速過程中的反應更加靈敏,有效地解決了當前情況下汽車發動機由于進氣量不足而引發的加速得不到及時反饋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耀南,申永鵬,孟步敏,李會仙,袁小芳.車用汽油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研究現狀與展望[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5(04):432~447.
[2]彭浪,石太亮.微車汽油發動機開發方案的研究[J].內燃機工程,2013(02):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