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摘要】語言能力培養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為:有針對性地培養交際能力和教學過程交際化;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聽、說、讀、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功能法;運用
一、語言運用能力與英語核心素養的聯系
語言運用能力原本是指向語言學習的,在本文中,對其界定自然具有英語的學科特征。具體地說,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因素的總和。研究表明,語言運用能力具有天然的綜合特征,其由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組成,其中這五個方面又有具體的子目標,如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等;情感態度包括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國意識、國際視野等;文化意識則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研究可以發現,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所強調的聽說讀寫,以及花了大量時間讓學生記憶的詞匯、語法等,僅僅是語言運用能力中語言技能以及語言知識這兩個組成部分,而對于另外的三個要素很少涉及。這說明日常的英語教學是偏頗的,是不全面的。
需要說明的是,對語言運用能力的通俗理解,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運用英語進行表達、思考的能力,以及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及對英語、母語文化的理解等。筆者以為,建立這樣的通俗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立足于語言的運用,去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有研究者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道德情感、文化素養、思維品質、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等方面。由于前三者具有一定的通用理解,因此這里不展開論述,僅就其中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作一解釋。語言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表現為學生運用一定的策略借助于英語詞匯、語法等表達一種思想的能力,其與交際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只不過后者更包括了交往過程中的自我概念、理解他人與社會責任等因素。但是不要以為這些因素與英語學習無關,從某種程度上講,這些因素類似于影響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如果利用好了,是可以給學生的學習提供動力的。
由以上比較可知,英語學習中所強調的語言運用能力,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密切相關。兩者有重疊的地方,同時前者做好了,后者則可自然得到培養,而后者尤其可以在理論方面給前者提供方向性的幫助。
二、把聽、說、讀、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
(一)聽力的培養
聽是學習語言的先決條件,一個聾子是永遠講不出話來的。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地創設英語情景,應盡量用英語教學,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里完全置身于一種良好的英語環境中,發揮學生聽力的潛能。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掌握的語言知識去聽。還可利用投影、電腦及自制的電子課件等視聽手段進行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英語和培養他們直接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效果特別好。
(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聽是一種接受信息的活動,而說是一種把自己內在的語言材料變為外部有聲語言的活動。在訓練“說”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首先要讓學生有一種表達的欲望,并針對學生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較差的學生只要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機械性的語言操練即可,如模仿性對話訓練,朗讀或背誦一些短文;中等的學生要會就對話或課文進行簡單地概述或復述;學習好的學生應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看法,可以不受課文的約束進行較自由地表述。教師每節課都應安排一點時間讓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說”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初學者在表述前經常要經歷從母語過渡到外語的過程,因此,為了使學生有“說”的勇氣,教師要留給他們一定的時間做準備,熟悉內容,安排層次,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在一次表達成功后,才會有下一次表達的欲望。唯有增強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師才能有效地實施教學計劃。
(三)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
閱讀是獲得信息的主要途徑,也是語言交際的重要形式。英語的語言表達方式、語言結構與漢語有很大區別,這給學生的閱讀帶來很大的困難。閱讀能力與其他三種能力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應從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做起。閱讀技能包括速度、理解和詞匯。
(四)書面表達的訓練
寫也是一種單向的交際方式,通過文字表達思想,傳遞信息,是語言能力的集中表現。然而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往往錯誤百出,這是由于學生受漢語的影響太深,經常出現中國式的英語,主要表現在結構上的差錯,慣用法的錯誤,習語不準確等。上課時,老師要注意矯正學生不協調的語言結構,通過訓練來達到這個目的。
寫的訓練可以從單詞、習慣表達法練起,訓練學生的多種表達能力。經常性的演練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的句型結構,擺脫漢語的干擾,達到熟練、自如、準確地表達思想的境界。
面對我國外語教學的新要求,功能法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外語的交際能力是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這是外語教學觀念的升華。外語教師應該拋棄舊的教學觀念,掙脫考試的束縛,真正把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納入課堂教學計劃中。功能法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教學法,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里筆者只是從幾個方面簡單地淡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實踐感想。語言教學應該是多種教學法靈活運用的過程,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大量地學習了解新的語言教學知識,并在教學中實踐檢驗其適用性,這是教學法本身的出發點,也是我們教師的任務和目標。
參考文獻
[1]姚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英語教師,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