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央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提出要全面建設農村經濟,因此,農村金融的概念得以出現。農村金融致力于農業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一定的貸款,幫助農民能夠擴大生產,實現先進生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出現,我國農村金融進一步發展,其主要以農村農業科技化發展為主要目的,為農民提供更具優惠性的貸款政策,幫助農民實現發家致富的愿望。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農村金融供給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業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農村金融;優化路徑
隨著十三五規劃的逐漸深入,我國對于農村經濟的建設越來越重視,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在進行農村金融的相關設計,力圖為農民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保證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這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而言具有劃時代意義。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出現,我國農村金融供給變得更加重要,這是推動農村快速完成現代化的動力之一。
一、供給側改革對于農村金融供給的重要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于農村金融供給的重要性在當前來看有兩方面:一是能夠保證農村經濟的快速轉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目的在于為農村提供更多的金融資源,這樣能夠讓我國農村經濟獲得更多的資金注入,從而保證農村經濟完成轉型。這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二是能夠保證人民的幸福生活。在當前來看,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已經相對較好,人民的幸福指數也較高。因此要加強農村經濟建設,讓農村成為幸福農村,而供給側改革能夠為農村帶來大量的經濟資源,就能夠保證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加的幸福。
二、供給側改革視野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
(一)提供專項農村金融政策
供給側改革事業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中,第一項是提供專項農村金融政策。在當前來看,其主要提供的專項內容有兩種:第一種是對于現代化農村建設貸款的專項政策。我國提出要建設現代化農村,因此農民在購買現代化設備的時候,是可以進行貸款的,而且能夠享受到政府的貸款優惠,這樣才能夠保證農民建設農村的壓力逐漸減少,從而讓農村更好得建設。同時,還可以提出以租代購等內容,幫助農民更好地進行現代化生產,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第二種就是提供購買種子的專項貸款和補助。在農村的經營和生產中,最多得內容就是種植,因此國家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對農民進行一定的種子補貼,并且提供一定的種子貸款,這樣就能夠讓農民更好地擴大生產,而沒有后顧之憂。同時,種植專屬的谷物,國家還應該提供回收服務,讓農民更放心地進行谷物的種植。
(二)優化農村金融相關手續
供給側改革事業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中,第二項內容就是優化農村金融相關手續。金融服務在當前來看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辦理手續困難。在很多銀行中,金融手續的辦理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其需要的手續繁多,而且辦理的人數也較多,這樣就導致金融業務的辦理耗費的時間較多,同時由于征信的查詢并不能在商業銀行完成,還需要完成跨行操作,就導致金融業務的辦理速度非常緩慢。二是資金到賬速度緩慢。在很多的銀行中,金融業務放款都是較為緩慢的,因為手續較為繁瑣,從而耽誤了客戶大量的時間。因此需要開通農村金融綠色通道,讓農民更好得使用農村金融,畢竟,農業的建設都是有時效性的,如果金融辦理過于緩慢,就會導致農民來不及建設和生產,這是農村金融綠色通道開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強化農村金融使用引導
供給側改革視野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中,第三項內容就是強化農村金融使用引導。這是較為關鍵的一項內容。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農民個人的思想素質存在著一定差距的,這些農民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后,可能會進行賭博等非正當使用,這樣會導致我國農村金融專項資金發揮的作用變小,從而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因此,在農民進行農村金融專項基金申請之后,銀行部門要時刻跟蹤客戶資金的用途,發現客戶出現了違規操作后,應立刻將客戶的個人征信拉入黑名單,以此防止客戶再次發生類似問題。并且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對客戶提起訴訟,保證對獲得專項基金的農民實現全面的管控,讓其將專項基金用在正確的地方,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要注意不得侵犯客戶隱私。
三、結語
在當今時代,農村金融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息息相關,因此,加強農村金融的建設,尤其是對于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相關貸款,更要給予更多的優惠,這樣才能夠保證農村經濟獲得快速的發展。因此我國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念,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農村金融進行發展,從而保障我國農業經濟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艷華.供給側改革視野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07):5.
[2]吳敬茹,冷冰.供給側改革視野下農村金融供給的優化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7(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