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零件在機械加工之前都要進行立體劃線,教學中要發揮實訓優勢,邊學習邊實踐不斷深入。簡單講解能夠滿足當下實訓練習需要的知識,實訓后感性認識提高,然后再深入分析討論總結,符合學習規律,調動學習積極性。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很大,在教學中通過合理的設計安排使得不同學生均能夠有效發揮自身潛能。
零件在機械加工之前都要進行立體劃線,特別是鑄造的復雜零件,通過立體劃線確定加工位置,才能進行各種加工。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必須學習掌握這項實踐性強的技能,然而由于大一學生接觸生產實踐少、理解能力弱,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這就需要指導教師對教學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立體劃線;實訓教學
一、教學設計要發揮實訓優勢
教學安排要分層深入,講解符合學生學習要求。絕不應像理論課從頭講到尾,要突出實訓特點,可以邊學習邊實踐不斷深入。簡單講解能夠滿足當下實訓練習需要的知識點即可,實訓后感性認識提高,然后再深入分析討論總結,以及進一步展開。這樣既符合學習規律,又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增加了趣味性。立體劃線教學步驟如下:簡講劃線及作用,分析找正與借料原理;例題圖樣分析,分析尺寸及需要畫出的線;觀看劃線操作視頻,適當提示重點;重申安全、操作要點;輪換指導部分學生劃線實習;分析實習問題,逐步深入討論,詳細講述相關知識點;要求在理解基礎上寫出零件立體劃線加工工藝。
常規教學一般將寫出零件立體劃線加工工藝安排在前面,這里最后安排寫出立體劃線加工工藝,是考慮到學生在實習前對劃線根本理解不透,無論教師如何講解學生也僅僅是有個概念,在此情況下硬性要求學生寫出正確的工藝,最后結果學生只能抄寫應付,無實際教學效果意義。而在最后階段,學生經歷了模糊認識,教師指導反復實習操作,不斷分析討論出現的問題,最后熟練正確掌握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感性認識總結提煉上升為文字性的理性認識,學生易于接受,寫出的零件立體劃線加工工藝符合實際、可行性強,正確但不是死記硬背。這是正確發揮實訓教學優勢。
另外,由于大一學生沒有實訓經歷,很多專業課還未學習,在立體劃線中涉及的相關課程要講解,但不宜過多,即涉及未學的內容夠用為度。
二、分層教學方法要得當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很大,在教學中通過合理的設計安排使得不同學生均能夠有效發揮自身潛能。即能力強者不僅能夠學好,還能幫助別人,實現自身價值;能力弱者能夠跟上進度,能在同學幫助下緩慢掌握技能。劃線實習具體措施如下:教師指導部分精英學生實習立體劃線,掌握操作技能;由精英學生帶領其他同學實習立體劃線,教師監督;在寫出零件立體劃線加工工藝時遇到問題了,學生可自主反復練習,教師檢查。
這是根據學生能力分層實習教學,最終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的合理方法。由于實訓中不同能力的學生都照顧到了,所以大家都把潛能激發出來了,學生之間不甘落后,主動性強,特別是部分有能力但不愿意上課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最高、成績最好,分析討論時積極活躍。通過以上三個實習階段,98%的學生都能夠理解并掌握劃線技能。
三、組織管理要嚴謹
由于實訓條件限制,學生不可能全部一起實習,只能輪流進行。這樣一來組織管理尤為重要,稍有松懈或考慮不周就會產生混亂,甚至發生安全事故。
教學設計要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為了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處于良性狀態,上述分層教學三個階段,對激勵學生學習熱情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積極作用,這樣多數學生就不會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
實訓規范和紀律要詳細制定、嚴格落實。由于每項實訓情況不同,除常規要求外,必須根據自身狀況制定不同的規定,以便杜絕違紀,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如等待實習者復習教材時不得隨意離開,除劃線實習場地外不得進入其他場地,同時教師不斷巡視發現違紀者及時批評制止。
盡管隨著機械制造業技術的發展,立體劃線工藝應用范圍正在縮小、重要性正在降低,已被技術進步替代了部分。但是,立體劃線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仍有很高的積極作用,例如增強了圖樣閱讀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等。所以,劃線實習后不少學生說確實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而且印象深刻。
參考文獻
[1]于振濤.“立體劃線”教學淺見[J].職業教育研究,2002(7):30~39.
[2]王德洪.基于項目化的鉗工基礎實訓[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米剛,本科,高級講師,高級技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