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營養與應用化學課程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為滿足高等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學校應該合理設置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優化教學模式和考核標準。本文對食品營養與應用化學課程改革進行探究,希望通過課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應用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食品營養;應用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隨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改變,營養缺乏癥也越來越少,但營養過剩和營養不均衡導致的肥胖等也將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病概率。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發生,也使人們在關注食品營養的同時更加看重食品安全的問題。然而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再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難以起到好的教學結果。
一、課程設計改革
目前的課程內容枯燥乏味,過于理論化,與現實需要有較大區別。為保證學生在食品營養課上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并且能真正學到知識,提高職業技能,將學生培養方向定為具有專業營養知識的公共營養師。因此,要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諸如專業實踐及協作能力。根據公共營養師應該具備的知識體系和職業能力對現有課程內容進行再設計,重新制定課程標準,明確學習重點。確定的學習內容應該根據從簡到難進行設計,有條理有體系。對于課程考核也應該多元化,注重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察。此外,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進行培養的同時,還應將分析表達、創新、資源檢索等職業綜合素質納入課程培養體系。
二、優化教學內容
食品營養與應用化學科目知識覆蓋面廣,屬于多科目知識交叉學科,涵蓋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食品化學等科目的知識。因此,如何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做到系統性輸出并讓學生學有所得,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通過分析發現,此課程與專業基礎化學、食品添加劑、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等課程也密不可分,授課教師應與這些科目的教師進行溝通,并結合公共營養師國家職業標準,將復雜的知識進行濃縮,注重基礎教學。最終將教學內容分為5大模塊,多個學習情境。對于食品化學、食品添加劑與食品酶學重復的部分進行刪除或整合,將與營養學交叉較少的部分、屬于食品化學的理論性知識也做到適當簡化。將食品營養價值,不同人群營養素需要量以及社區膳食等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對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每日推薦攝入量、食物代謝反應、每日最高攝入量、血糖生成指數、氨基酸評分等專有名稱要多次提及,讓學生明確這些概念,通過不斷重現使學生意識到它們的重要性。根據學習內容多少和難度合理分配學時,要做到既能在規定學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又能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效果,能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具體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根據科學知識給出特定人群正確的營養膳食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際任務布置,模擬實際情況,讓學生結合所學并自行查找相關資料,提出看法,教師在此過程中做一定指導。
三、教學方法改進
食品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部分內容作為常識都懂,但也可能有認識誤區。對于理論性強的東西在讓學生接受時也存在一定困難。傳統的教學以教師課堂根據課件或書籍講授內容為主,并加以少量案例進行分析,學生學習興趣低,認為課程枯燥無聊,很難集中精力,總覺得與實際生活有較大偏離或者講授的知識都懂,因此,教學效果較差,學生也難以形成全面完整的知識體系。但是,通過學生學習情況來看,對于實驗類重實踐和操作的課程,學生往往有較大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講課時,應該采用情境模擬法和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模擬公共營養師的工作方式,適當布置任務,讓學生來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涉及到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適當討論。例如,學習營養師缺乏癥判斷時,根據現實中常見情況,給出一些特定條件,讓學生根據給定人群的特點如年齡、性別、地域飲食方式等,結合專業知識判斷,看這些癥狀可能是缺乏哪些營養素引起的,并給出相應的日常飲食建議或者營養素補充劑量。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有可能某些缺乏癥和多種營養素缺乏有關,學生可能漏掉其中的一種,也有可能學生提出的營養素種類過多,或者量不合適等。要注重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育出真正的具有專業營養知識并能夠勝任營養師工作的學生。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標準
課程評價應分為期末考核和過程考核兩個部分。期末考核主要是期末試卷成績,考試內容根據公共營養師考試大綱進行設計,注重基本食品化學知識和營養學知識的考察,看學生理論掌握情況。過程考核則分為上課情況和作業完成度,如老師布置的設計營養食譜等作業,模擬營養師給出營養飲食建議等都應該作為該課程的過程考核內容。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食品營養與應用化學課程進行改革時,應該從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估標準四個方向進行全面深化改革。通過這些措施,能顯著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哈斯其木格.淺議食品營養與應用化學課程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16(28).
[2]董偉,宋佳佳,楊麗敏.高職高專院校《食品應用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8):119~120.
[3]楊麗敏.“食品應用化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21):129~131.
作者簡介:張文竹(1988.02—),女,漢族,安徽淮南人,碩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