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啟明 李維嶺 侯俊 王海瓊
【摘要】防火防煙系統是現代化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其設計的合理性關系到后期系統的運行效率與質量,關系到建筑物及其中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相關的設計人員在對暖通消防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對每一個環節引起足夠的重視,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來進行設計,不斷提高建筑的暖通設計和消防設計質量,進一步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诖耍疚姆治隽伺▽I相關消防問題。
【關鍵詞】暖通專業;消防問題;設計
一、暖通消防研究意義
當前我國城市正在逐步建設與發展中,其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建筑物變得越來越高,高層建筑物在城市中的數量呈逐年攀升趨勢,雖然具有一定優勢,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有優勢就會存在弊端。高層建筑的弊端就是在火災發生時,逃生困難。尤其是濃煙造成人員出現窒息的情況,在眾多影響因素中占據首位。要想緩解這一問題的發生,就要對高層建筑物的施工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影響因素,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控制,從而更好地確保建筑安全。
二、暖通專業消防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防火設計
要不斷提升我國住宅建筑的消防設計水平,首先一定要對消防設計質量進行有效地確保,同時還應該對建筑各個組成部分的防火性能具有非常情況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對建筑墻體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最好使用一些具有較好耐火性能達到施工材料,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物發生火災現象,同時也可以減慢火災發生后的蔓延速度。另外,設計師還應該對火災發生時的逃生通道進行提出嚴格的要求,一定要采用非常好的防火材料,從而更好地確保在火災發生的時候人們具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逃離。
(二)消防滅火水源設計
在對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內部的各個水源進行合理的設置,在不同程度的火災中利用不同的水源,一旦發生火災應該對各個水源的使用先后順序具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具體應該做到:首先,找到距離火災現場最近的消火栓,及時啟動對火源進行撲滅處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由于樓層較高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一定要為消防水箱內的水源進行及時補給;其次,如果消防水箱中的水源不能很好地滿足滅火需求時,應該及時啟動市政消防管道來對其進行補給,有效提升滅火的質量和效率。這也就要求應該將消火栓和市政管網進行很好的連接,以更好地滿足救援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將火災事故的損失降至最低。
(三)防排煙系統
防排煙系統一般主要由機械正壓送風系統和機械排煙系統組成。
1.系統設置
機械正壓送風系統的設置需根據樓梯間根據總風量每隔1~2層設置一個敞開風口,前室按照計算總風量時確定的同時開啟3個或2個風口設置,風口斷面依風速為7m/s確定。
機械排煙系統的設置范圍為:對于一類建筑和高度超過32m的二類建筑,符合以下條件的均應設機械排風系統:無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內走道長度>20m,或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但內走道長度>60m;面積>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有較多可燃物的房間、無法開窗的及地下的房間。
對于高層建筑功能區排煙口的設置,應使排煙口水平距離在30m范圍內;室內房間頂棚標高不一致時,應以每個防煙垂壁接觸的頂棚為基準,確定排煙口的設置位置;層高超過3m的房間,在靠近頂棚面或頂棚面以下80cm之內且在防煙垂壁的有效范圍內,設置排煙口。由于不可預見因素存在于工程設計中,所以被設計選定的高層建筑排煙口,在設置上也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情況。因此,對于變更高層建筑的原有設計,也是可能存在的。在防排煙系統的工程進展中,每出現一次變動原設計的施工,也即體現了工程施工的難度。所以,把握高層建筑排煙口的設置狀況,是保證防排煙系統工程施工順利開展的首要環節。
2.高層建筑正壓送風量與排煙量快速計算方法
內走道可按水平防火分區設置垂直排煙系統,風量按每平方米小時60立方米計算。當房間與走道之間的門為防火門時可只計算走道面積為普通門時,計算面積應適當增加一部分房間面積,即根據排煙區域的大小增加該區房間而積的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上面計算出的風量應大于與之相對應的正壓送風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以維持著火區的負壓。由于火層及其上下鄰層有正壓送風,所以排煙應集中于著火層。按著火層面積計算風量。但系統總風量,即用做選擇風機時的風量應乘以1.3到1.5漏風系數。對于超高層的建筑可同時計算兩個著火層,如中間有避難層可分為兩個系統設置。
(四)恰當選擇消防材料
對于整個建筑物內部的消防設計來說,材料的恰當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尤其是要注意材料選擇的防火性,避免發生火災時這些材料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更應該恰當地選擇各種防火、耐火型的材料進行設計,進而最大程度保障消防系統能夠在發生火災時正常發揮應用效果和作用,避免其受到火災的影響導致出現損壞問題,最終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五)合理設置防煙防火分區
一般說來,在當前的建筑物防煙防火分區的設置中,主要涉及到了豎向防煙防火分區以及水平防煙防火分區的設計問題,當然,其最為核心的設置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避免消防事故的擴散,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救治。
參考文獻
[1]嵇馨.暖通專業相關消防問題探討[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07).
[2]邱斌.論建筑消防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