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強
【摘要】通過對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的研究,結合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工程管理實體,分析了瀝青路面的損傷原因及防護措施,降低了瀝青路面的交通風險,提高了路面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原因;處治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路建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目前主要干線公路瀝青材料占路面材料的一半以上,在瀝青材料生產過程中不同廠家的質量存在差異,受施工條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也會給瀝青路面病害帶來很多方面的影響。在許多瀝青路面上有各種各樣的病害,如裂縫、路面坑洞和路面車轍。
一、高速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原因
(一)瀝青的質量
在我國公路結構層設計的過程中,有時優先考慮了成本問題,不考慮道路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在施工過程中,對路面厚度要求不夠嚴格,對材料也沒有嚴格的限制,導致在高速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過程中,在上層鋪設的是進口或改性的瀝青,而在中、下層選擇的是國產或普通瀝青。
(二)氣候影響
近年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其他原因導致了全球變暖,隨之而來的是氣候異常和氣溫上升。瀝青材料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隨著溫度的變化容易發生變化,這極易造成瀝青路面發生病害。
二、高速公路常見的幾種病害
(一)瀝青路面裂縫
瀝青路面在荷載作用和溫度應力作用下產生裂縫,稱為路面裂縫。路面基層的開裂反射將導致瀝青路面的開裂,稱為反射裂縫。瀝青路面裂縫主要分為縱向裂縫、橫向裂縫、塊狀裂縫和不規則裂縫。與行車方向基本平行的裂縫稱為縱向裂縫。與行車方向垂直的稱為橫向裂縫,將瀝青路面分成近似方形塊稱為塊裂縫。
(二)路面坑槽松散
材料配比不正確,施工質量差或材料結合力不足,都會導致表面混合物骨料間粘合力不足,產生切片分散問題。這些松散的材料在車輪或風和雨的作用下從路面上分離,形成具有不同尺寸的坑。瀝青路面結構在已經破壞的情況下,往往會在路面形成一個個松散的坑,在車輛荷載和壓力等因素的作用下,會導致坑的范圍不斷變大,最終公路瀝青路面失去穩定性,增加了行車的風險。
三、高速公路病害常見的處置措施
(一)對裂縫的處置措施
秋冬季節是裂縫修復的最佳時間,許多裂縫只顯示縱向或橫向裂縫,但是內部可能有多個膨脹裂縫。灌縫是處理裂縫最常用的措施之一。路基和路面基層的裂縫可通過注漿充填。表面裂縫通常采用改性瀝青填充接縫,普通的重型交通瀝青填塞在高速公路上很少使用。目前,針對不同的路面縫隙,已經有了針對性的填充材料,可以根據區域性氣候及裂縫的不同選擇最佳的填縫材料,這些特殊材料的附著力強且不容易變形,因此能夠在填縫之后保持路面平整,避免后期雨水的滲入,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二)坑槽治理
高速公路坑槽的處理分為面層與基層的坑槽處理。瀝青路面坑槽的處理措施為:(1)面層坑槽處理。當瀝青路面出現坑槽的時候,應遵循“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修補之后的四周線應該與中心線保持垂直或平行的關系,坑槽開挖的面積比瀝青路面的實際面積大,切割機的坑槽底部,挖出槽底的雜物,在坑槽底部與四周涂抹上黏層瀝青,并用同樣性能的材料從兩側開始逐漸修復坑槽,直至完全鋪平該區域的路面,最后進行壓實。(2)基層坑槽處理。高速公路在處理基層坑槽時,標記坑槽的詳細位置,鋸縫機挖開坑槽的四周,挖掉有病害的土體,清理槽底,然后運用混合填料進行填充,填充時按時路基不同深度的不同材料對應填充,待基層坑槽處理后,還需在頂面上噴灑透層油,覆蓋無紡土工布實行養護。
(三)對車轍問題的處置措施
如果夏天交通流或超載的車輛比較多,很容易造成道路的車轍。如果路基強度不足或路基不穩定,則需要加固地基,或在挖坑破壞后重新建造。同時,如果兩側同時隆起,傳統的方法是將銑削平面抬高,然后在形成的坑槽內進行填充,坑內噴膠層油混合后,再用相同的材料填充,從而快速地完成了道路的平整和車轍的修復,對交通的影響較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條件會影響到最終的瀝青性能,在使用瀝青路面時,裂縫、坑道、車轍等道路病害是不可避免的。當這些情況發生時,我們需要及時維護,否則病害會變得更加嚴重,路面的安全系數也會降低。根據上述情況,我們應該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各種病害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無論何時何地進行可能的跟蹤保護,確保道路的狀況良好,降低風險,提高道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陳步春.淺析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原因分析與處治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1):151.
[2]吳超.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原因分析與處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7(33):36~37.
[3]張楊.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處治[J].科技視界,2012(26):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