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曹倩偉
【摘要】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磨損、疲勞、變形、斷裂、腐蝕、老化等問題,導致設備功能下降。為了保證設備的工作效率,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本文簡要介紹和分析了機械設備維修技術,以降低設備報廢率,提高其使用壽命,減少國家節能減排,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機械設備;維修;技術
工業企業在我國現階段發展得很好,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已成為工業企業最重要的內容。機械設備維修工作,設備可以減少報廢率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并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持續穩定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現有的技術和方法,設備維護過程中,機械設備維修問題和對策改善機械設備的維護水平,供參考。
一、機械設備維修方法
在維護過程中,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如檢查人員的維修水平不同,設備的工作環境不同,設備的操作也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根據設備本身的磨損規律制定計劃,使用合理的維修計劃,并結合實際設備和實際生產,進行定期維護。定期維修是一種被動、有計劃的維修方式。現場維修是一種計劃外的維護。該技術的優點是能及時恢復機械功能,減少設備停機時間,提高設備利用率。例如,當設備有一個小孔或裂縫時,設備應在設備內部固化以避免泄漏。設備磨損時,應采用耐磨修復技術,使設備盡快投入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大部分現場維修技術應用于故障部位,而不是整體維修。它也是一種被動的維修技術,適用于零件的及時提供和對正常生產的維護。該方法不適用于復雜的維修技術和高利用率的設備。另一種維修主要依靠各種維修方法和檢修經驗。根據設備的磨損規律、設備運行狀態和設備診斷報告,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解決問題,確保設備正常工作。這種維護方式稱為預防性維護。前兩種不同之處在于,它可以預測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并提前準備備件和相關工作。降低設備的故障率,確保設備能按照計劃工作,避免由于發生事故而導致的后果。
二、機械設備維修的現狀
(一)缺乏完善的維修機制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職工均僅是確保完成自身的本職工作,若沒有達到有關要求就會有相關的懲罰制度對其實行處罰,如扣除職工一部分工資,可當職工超額或是更好地完成其工作范圍內或是工作范圍之外的事情,公司沒有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嚴重影響了他們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甚至有嚴重的阻力。由于其他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注重施工的銷售和生產,而忽視了部門和人員在設備維修中的作用,致使機械設備無法得到有效的維護和管理。
(二)設備維修體制比較落后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中國從國外進口并開發了大量先進的智能設備,使中國機械設備的整體水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國的機械設備維修管理系統仍處于起步階段。設備維修人員只能對智能設備的一些簡單故障進行處理,大部分設備故障是回到工廠維修,嚴重影響工程進度,但也造成了人力和財力的浪費,將會有一項嚴重的任務不能按時支付,給企業索賠帶來巨大損失。
三、機械設備維修改進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工程機械維修制度
為了提高機器設備的維護水平和效率,企業需要開發一套完善、合理的設備維護系統,維護人員可以參考相應的標準和方法,及時消除設備故障。注意,各種機械設備和設備制造工藝和材料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充分考慮設備的特點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以確保合理的和標準的機械系統,以促進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為了保證機器設備的正常運行,檢查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以提高機械設備維護的質量,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需要,培養一批掌握現代機械設備維修技術的人才,及時消除企業設備的故障,以確保有效生產。對于設備維護的經濟預算,由于設備的功能或維護的故障,不能進行過多的維護,所以每個設備的最大比例可以最大化。當設備被丟棄時,不應立即處理,但可以找到設備的可能價值,并通過技術改造充分利用。我們要重視設備維護質量,加強機械設備維修質量管理,建立管理體系,使維修按規范進行。這樣就可以提高維護的質量。通過高質量的維護,機器和設備在規章制度下的運行可以降低發生錯誤的概率,提高企業的生產水平。
(二)選擇合適的設備維修方法
在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過程中,維護模式的選擇必須考慮各種可能因素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維修方法,建立和完善維修質量檢查體系和技術規范,按照規范進行維修和維護操作,以便更方便、更有效地修復目標。另外,我們應該建立成本管理的概念,積極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維護,并計算維修費用。
四、結語
總之,機械設備易發生事故,事故發生的原因也不一樣,所以我們進行設備維修,對整個事件過程進行細致的分析,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維修計劃,記錄檢查,指出容易出現的問題,避免重復錯誤。機械設備是機械工業的核心和基礎。它與企業的生產和經濟利益有關。因此,只有不斷完善機械設備維護系統,每項維修工作都是按照系統進行的,才能促進企業的持續向上發展。
參考文獻
[1]侯毅.機械設備維修技術之我見[J].內燃機與配件,2017(21):78~79.
[2]廖明超.機械設備維修技術與方法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7(21):96.
[3]郭厚爽.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之我見[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5(0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