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賢
【摘要】傳統體育教學過于注重學生成績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養,現今大家的認識不斷提高,老師和家長越來越注重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素質培養。初中體育課程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良好精神狀態的一門課程,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對于體育教學發展進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于如何運用科學的手段提高初中生參加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健康教學
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度和課堂參與指數都比較低,教育水平達不到實際教學中的需求標準,使體育教學過程乏味,導致很多初中生上體育課感覺極其乏味,提不起熱情,這種狀況極其不適合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日后的發展中,體育教學必須改變理念和方法,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參與度低的原因
(一)缺乏體育鍛煉的興趣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初中體育教學存在的現象是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低,課堂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為有些教師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模式死板,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被鍛煉,容易產生反感情緒,進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很多教師都接觸到新的教學理念,但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卻并不能很好地運用這些教學理念,無法達到新課改的要求,表現為沒有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主動參與度低。
(二)傳統的教學內容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有一個較普遍的問題,即教學內容太過單一,讓人感到枯燥。有些學校過于在意中考,為了確保升學率,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指標,導致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強調應試性,只對中考需要的體育項目進行教學。這種枯燥的教學內容打擊了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教學沒有圍繞學生展開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但實際狀況是課堂上以教師講解為主,并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過于關注相關知識的講解、動作的示范,教師控制整個課堂進度,讓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安排進行訓練,而忽略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使得學生的主動性大大降低。
二、初中生體育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身體差異
每個學生的生活成長環境不同,養成的性格和興趣愛好都不一樣,老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靈活地進行變通,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體育運動,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升高,形成主觀能動性。比如,在體育教學戶外運動中,教師可以采用自由學習的方式,即老師帶領學生進行相關的熱身鍛煉運動保證安全后,依據每個學生差異性采用分組自由練習,幫助學生培養運動熱情和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種教學方法可以進行如下施行:老師應在自由組合前對于不同的體育活動進行講解,包括注意事項和活動要領,讓學生對自己所選體育活動有基本認識,以免過于盲目造成身體傷害,其次帶領學生認真地進行準備活動,避免學生抽筋脫臼。在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后的運動過程中進行全程監督指導工作,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解決,并詳細記錄進行總結分析,便于日后的課程中更好地進步,最后針對同學的表現進行總結,給予學生更多的積極反饋,提高學生的運動熱情調動積極性。
(二)增強師生的互動性
現代體育教學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全方面發展,老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積極地和學生進行互動,培養健康的師生關系,努力和同學成為朋友,消除因為年齡而產生的代溝,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而不應該利用地位優勢一味發出命令,老師自身認真學習體育內容,對于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對于學生采用循循善誘的形式,進行案例分析講解,將其與課堂內容很好結合,相互配合,語言簡潔明了,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到活動當中,在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觀察學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并且盡快地解決,此外體育老師還可以在課后與學生進行溝通談話,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對于體育運功的態度,給學生正確的反饋意見,改變學生的固有錯誤思想,進行深入地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以往的舊觀念和思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求,老師和學校必須追隨時代發展的腳步,更新以往陳舊的體育觀念,完善教學目標相關的規定和細則。推廣使用現代化的體育教育教學思想,以往成績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們應該配合高科技的教育教學技術,幫助學生培養健康體魄,幫助學生理解運動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并隨著樹立健全的人格,采用科學教學評價體系,讓體育教學符合時代的發展和需要,這是以后現代化體育教學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必經之路。
(四)堅持學生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根據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改變傳統的將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當然,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是要教師完全摒棄課本的教學內容,而是以教材和教學內容為基礎,在基礎上進行創新,從教學的各個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總之,為了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改變體育教學的現狀,學校教師必須改變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課堂上豐富課堂活動的開展形式,努力增強師生的互動性,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調動初中生對于運動的熱情,培養健康的心態和正確的運動方法,為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雷朝軍.優化初中體育教學方式,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熱情[J].數字化用戶,201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