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既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也是畢業生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展現自我價值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沈陽汽車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并分析了促進汽車類畢業生在沈高質量就業的對策。
【關鍵詞】汽車類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對策
一、高質量就業的基本涵義
從宏觀層面上講,高質量就業是指:充分的就業機會、公平的就業環境、良好的就業能力、合理的就業結構、和諧的勞動關系。從微觀層面即從勞動者個人角度上講,基本可以歸納為:體面的職業、穩定的崗位、較高的薪酬、美好的發展前景、對自己工作的滿意度較高。
綜合來講,高質量就業除了宏觀層面的充分就業、公平就業、合理就業、和諧就業等外,還包括個體層面的提升自身素質、獲得長遠發展、實現理想價值等。
二、沈陽汽車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現狀
沈陽有多所學校開設與汽車相關的專業,有本科院校如沈陽理工大學、沈陽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工業大學、沈陽工業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沈陽建筑大學等,有職業院校如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沈陽汽車工程學校、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遼寧裝備職業技術學院等,均開設多個汽車類專業,每年大量汽車類應屆畢業生面臨初次就業,還有大量往屆畢業生在不斷的二次就業。根據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遼寧省高校畢業生達到31.1萬人,汽車類專業畢業生在萬人以上,這些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崗位是與汽車相關的企業,如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沈陽)北盛汽車有限公司、沈陽航天三菱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等等,根據2017年遼寧省汽車經銷商名錄,我省2017年汽車經銷商為641家,當前的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實際情況就是這樣,如何讓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就成為當前新時期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調研,最終歸納總結汽車類畢業生在沈陽的就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就業熱情不高,就業觀念落后。現在的畢業生都是“90后”,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就業的熱情不高,屬于“慢就業”人群,生活壓力不大,沒有明確的目標,有些同學對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完全不清楚,只是慢慢悠悠混日子。還有些剛畢業的學生,有份工作只是多了點零花錢,根本沒有意識到工作其實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帶來的不僅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種成就感和自我價值得到體現的滿足感。同時,一部分學生和其家庭,對就業期盼過高,就業定位不符合自身實際,導致就業過程比較波折。
二是實踐動手能力較弱,工作中信心不足。由于汽車專業的學生要求必須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大多數同學在校期間動手能力較弱,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就會導致信心不足,擔心工作不能完成,工作過程拖后腿等,導致影響了個人職業發展。
三是薪資水平過低。汽車類的畢業生,個別崗位工作環境較差,例如機電維修,強度大,難度大,但沒有相應的收入支撐,待遇比較低,現在的畢業生能夠在這個崗位堅持3年以上的比例很低。
三、汽車類畢業生在沈實現高質量就業的對策
第一,加強就業指導,形成就業指導合力。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大學生的必修課程,邀請知名行業企業專家或經驗豐富的老師作主講,與輔導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就業的指導工作,讓每一位學生清楚地知道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去干什么,最后形成內因和外因共同合成的就業抉擇。
第二,提高畢業生自身能力和素養。提高工作的基本能力即就業能力,包括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從事汽車行業所需要具備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社團活動、企業實踐等實踐機會,來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
第三,提高師資力量。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關鍵是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汽車技術的發展相當迅速,要求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建議高校可以聘請一線企業的專家到校講課,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
第四,與企業合作,進行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校企深度融合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完善人才培養質量的最重要的助力。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人才培養和開發課程、教材等,力求一切以滿足企業需求為主要目的,企業滿意為主線,與企業合作進行訂單培養,學徒制培養等。
參考文獻
[1]呂捷.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學生職業觀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0.
[2]崔光寶.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J].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3(02).
作者簡介:黃艷玲(1980.09—),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汽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