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場所禮儀—課堂禮儀、圖書館禮儀、食堂用餐禮儀、宿舍禮儀;校園交往禮儀—師生交往禮儀、同學交往禮儀、集體活動禮儀。
【關鍵詞】校園禮儀;鞏固;創文成果
2017年,湘潭市成功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14年創建之夢終于成為現實。回顧創文歷程,大家無不深感不易。正如湘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第一時間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所說,“這既是艱難的過程,也是豐富的實踐。我們要感謝中央和上級組織的支持和指導,感謝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扎實的工作,感謝全市人民在創文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汗水和智慧。”文明之花已經盛開,如何享用文明成果,是擺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要課題,正如曹炯芳書記所說,“盡管湘潭成功獲評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但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成功,新的任務、新的使命正在等待著我們。下一步要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一如既往。如何把做法進一步總結,經驗進一步提煉,形成一個常態長效的機制,還要進一步聽取廣大市民的意見。最終落實到街道、社區,落實到民眾,由大家共同來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為文明城市的提升和拓展出力出智。”
基于此,本文將從普及校園禮儀知識談鞏固湘潭創文成果。
一、校園場所禮儀
(一)課堂禮儀
課堂禮儀具有融洽師生關系、協調師生教學等重要作用。
1.穿著整齊,面帶微笑,不在教室內進食。
2.不遲到、早退,見到老師要問好,如果遲到要道歉。
3.上課不睡覺,積極參與教學互動,聽課時不干擾其他同學,積極發言;提問時要舉手,經老師同意并起立。
4.手機等電子通訊工具應關閉或調至無聲狀態。
5.最后一個離開教室者,應自覺關燈、關門以及電扇等公共設施設備。
(二)圖書館禮儀
圖書館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加強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進館要衣著整潔,翻書前要把手洗干凈,進館前應將電子通訊工具如手機等調至靜音,不得在館內隨意大聲接聽電話,可遵循館內安排進入特定區域。
2.辦理借還書手續要及時,進館要按照次序。
3.就座時,移動椅子不要發出聲音;不要隨意占座位;走路要輕;閱讀時不要發出聲音,不要交談,更不能喧嘩、吃零食、扔廢紙。
4.查閱卡片和圖書時要輕拿輕放、輕翻。不能私自剪裁圖書資料。
5.對開架書刊應逐冊取閱,不要同時占有多份,閱后立即放回原處。
6.查詢電子資源時,不要惡意下載。
(三)食堂用餐禮儀
學校食堂是師生共同就餐的場所,應注意就餐行為的基本禮儀。
1.有秩進入,不要沖、跑、擠,不擁擠、不插隊。
2.文明就餐,不大聲喧嘩,嘴里含有食物時,不要講話;打噴嚏、剔牙應以手掩口。
3.要注意保持就餐環境衛生,節約糧食,不將吃剩的飯粒菜屑隨地亂扔,不可在餐廳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不吸煙;要愛護公共財物,不出現腳踏飯桌、坐凳等行為。
4.要尊重炊事人員、管理人員的勞動,如有什么問題,切不可爭吵或辱罵、當面頂撞炊事人員、管理人員,應通過伙食管理部門或其他途徑解決。
5.異性同學之間在一起就餐時,應當文雅、得體。
(四)宿舍禮儀
古人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宿舍是大學生共同生活的場所,也是反映學生精神文明和禮儀修養的一個窗口。要注意如下禮儀。
1.遵章守紀,遵守管理制度,不做學校禁止的行為。
2.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團結友愛,對有困難和生病的同學要多關心照顧;同學間有了小矛盾要互諒互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自覺遵守宿舍生活秩序,按時就餐、熄燈、起床,上下床動作輕,拿東西聲音小,未經允許不使用及翻動別人物品。
3.講究衛生,愛護集體榮譽。平時注意搞好個人衛生,衣服要勤換洗,床鋪勤打掃,被褥疊整齊,用具擺放合適;不隨便在他人床上坐臥,未經允許,不隨便挪動或翻看他人物品。
4.關心集體,自覺參加值日工作。主動搞好公共衛生,保持宿舍內整潔美觀;不在宿舍內吸煙、飲酒,不向窗外、走廊潑水、亂扔果皮雜物;在公寓樓內不大聲喧嘩、打鬧,接聽手機,放錄音機等音量適宜,不影響他人休息。
5.講究文明禮貌,以禮待人。老師及客人進宿舍,下鋪的同學要起立,上鋪的同學要坐起,主動打招呼,當客人告辭時應以禮相送;在宿舍接待外人來訪,交談聲要輕,時間要短,以免影響其他同學的正常作息。
6.交往應有度,不侵犯他人的隱私和個人權利,要尊重各自的生活習慣。
二、校園交往禮儀
(一)師生交往禮儀
良好的教學相長型師生關系是大學教育的基石,對于大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修身篇》說過“君子隆師而親友”,尊師守禮也一直是中國的傳統。
1.進入老師的辦公室須先敲門,若能提前預約更佳,征得老師同意后,方可進入;進入教師辦公室要保持安靜,不要在辦公室里大聲喧嘩。
2.在路上遇到老師應點頭致意或問好,不要評頭論足。
3.尊重老師組織的教學活動,服從老師教學管理,完成老師安排任務,共同成長。
(二)同學交往禮儀
同學關系是大學生社會關系的最基本內容,每位同學要修身守禮。要做到:善于交友,不自卑不自傲;同學交往,不互相攀比;謹言慎行,不說長道短;溫文爾雅,不出口傷人;就事論事,不揭人短處;合理退讓,不要爭吵不休。女同學更應該大方而不輕浮,談吐文雅端莊,以體現女性的秀雅之美。
(三)集體活動禮儀
集體活動如學術講座、會議、節日匯演等是學校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參加集體活動應遵循基本禮儀,彰顯大學生的朝氣禾活力。
1.衣著整潔、儀表大方、準時入場、進出有序。
2.欣賞和參加藝術類活動,不在演員或指揮致謝前鼓掌;不吹口哨,不起哄,不喝倒彩。
3.不得無故在活動過程中中途退場或來回走動,活動中不吃零食,保持場所清潔。
4.配合活動組織方,積極參與所有活動程序。
總之,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把思想道德規范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小學生,讓文明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我們應該看到,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校園禮儀修養是一個人人格升華的過程。學校是社會是縮影,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普及校園場所禮儀與交往禮儀知識,讓學生明白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當中的一員,湘潭的市民務必學禮、懂禮、用禮,務必時時處處彬彬有禮!鞏固湘潭創文成果,從盡快普及校園禮儀知識開始。
參考文獻
[1]陸承慶,王春林.旅游交際禮儀[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殷光海.中國文化展望[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2.
[3]熊衛平.現代公關禮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張大可,李云騰.禮儀大全[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2.
[5]金正昆.政務禮儀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6]劉佩華.中外禮儀文化比較[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7]美伯特創作室.成功者禮儀全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8]趙關印.中華現代禮儀[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2.
[9]金正昆.社交禮儀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0]李源,張書珩.社交全書[M].北京:遠方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賀亮明(1964—),女,漢族,湖南湘鄉人,本科,碩士,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長,教授,研究方向: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