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林
[摘 要] 分析研究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行業高職院校建設“雙一流”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明確其內涵和建設的任務,提出了推進建設舉措。
[關 鍵 詞] 創新驅動;行業高職;“雙一流”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06-02
隨著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出臺《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為各類高校的發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為行業高職院校在不同類型的高校錯位發展,爭創“雙一流”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研究分析行業高職院校建設“雙一流”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明確其內涵、建設的任務,提出推進建設舉措,能為行業高職院校建設“雙一流”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行業高職建設“雙一流”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科技創新不僅需要富有創新精神的科技領軍人才,還需要規模宏大、素質優良、技術精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特別是在科技成果轉化、新技術推廣、工藝創新、產品品質提升等方面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高水平行業特色型高職院校的發展必須始終站在行業領域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前沿,通過“雙一流”建設,培養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工匠精神、創新能力和較強實踐技能的行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產出一流的應用技術成果,緊貼行業、服務社會,為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行業高職建設“雙一流”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建設“雙一流”的社會認可度不夠
國家方案中未明確高職院校創建“雙一流”,政府財政生均經費投入還遠遠低于本科大學。工匠、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待遇和社會地位并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二)專業群引領行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不強
專業群的整體實力不強,還不能成為引領相關行業技術創新和重要技術技能積累的基地。
(三)專業教師隊伍的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科研服務能力較弱
教師追蹤產業發展的意識不強,知識更新、技能水平和技術進步跟不上行業發展要求,應用技術研發和科研服務能力不強。高水平專業帶頭人、拔尖人才缺少,其行業影響力不足。
(四)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不足
現代大學制度體系還不完善,學校規范化、科學化管理有待提升,教師的學術權還遠遠得不到充分發揮。
(五)文化影響力不深
由于高職院校歷史不長,特色校園文化凝練不夠,積淀不深,對社會的輻射影響有限。另外,高職院校的國際影響力有限。
三、行業高職“雙一流”的內涵
一流的行業型高職院校就是能引領行業產業發展和全國高職院校改革發展,在引領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品質提升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應用技術研發和工藝革新的能力,在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開展國際交流方面具有獨特的影響力。一流行業型高職院校以“引領性、創新性、國際化”為目標,建設一流的專業,打造一流的教師團隊,培養一流的行業技術技能人才,產出一流的行業應用技術成果,培育一流的工匠文化,具有獨特的國際影響力。
一流行業型高職專業就是具有很高的與行業、企業和社會開放共享的水平,具有很強的社會服務能力和鮮明的專業特色、行業特色。具有集實習實訓、生產、應用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于一體的一流實訓基地;擁有能及時吸納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且資源豐富的專業核心課程;擁有“名師引領、骨干支撐、國際視野、素質優良”的專業教學團隊。能為促進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行業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和技術支撐。一流的專業應以“共享性、服務性、特色化”為目標,建設一流的實訓條件、一流的師資、一流的核心課程和課程資源,培養一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四、行業高職建設“雙一流”的主要任務
(一)建設一流行業特色專業群
建設一流的行業特色專業群是建設一流行業高職院校的核心。建設一流行業型高職院校,應根據行業產業發展規劃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研究分析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制訂學校專業建設規劃,完善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布局,形成對接產業、引領行業、以行業特色專業群為核心的特色專業體系。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構建高度契合行業產業發展的專業群,系統推進培養模式改革,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機制,構建群內各專業充分共享、各具特色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能及時吸納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且資源豐富的群內充分共享的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集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產業孵化、實習實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大師引領、骨干支撐、專兼結合、國際視野”的專業教學團隊。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將企業資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與合作企業共建應用技術研發中心、高水平生產性實訓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實現校企協同創新,將行業特色專業群建成行業產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中心、重要的技術技能積累基地。
(二)打造一流行業高職創新型師資隊伍
打造一支高水平創新型的師資隊伍是建設一流行業高職的關鍵。推進以制度激勵為核心的師資隊伍建設系列改革,構建科學評價、人盡其才的人才隊伍評價體系,營造學校良好的創新氛圍,使教職員工的創新活力得到系統、全面、持續的激發,教師職教能力和應用技術研究能力大幅提升;強化師德師風、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的教育,使教師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的積極踐行者和傳播者;強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著力培養引進行業頂尖技術人才、名師大師;加強中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著重培養其職教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拓寬其國際視野,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工匠精神、創新意識、國際視野的德藝雙馨、結構優良的職教師資隊伍。使教師隊伍整體的職教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行業應用技術研究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培養一流行業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培養一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一流行業高職的根本。構建以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愛國敬業、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操技能的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遠大理想;通過專業滲透,強化工匠精神的培養,讓精益求精、嚴謹、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持、專業、敬業的工匠精神深入學生的心靈;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注重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激發學生創新創業靈感;堅持專業基礎理論與實踐動手能力的系統培養,使學生既具有較強的專業發展后勁,又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立以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的科學評價體系,使培養的學生成為行業搶手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今后成長為“芙蓉工匠”“大國工匠”打下堅實基礎。
(四)創造一流行業應用技術服務成果
產出一流的應用技術研究成果是一流行業高職院校的重要標志。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與行業企業建立聯合研發中心,建立行業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加強行業急需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研發應用和產品開發,共同攻克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不斷增強服務、引領行業產業創新發展的能力。
(五)形成一流行業高職特色校園文化
一流高職需要一流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行業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凝練辦學理念、大學精神,將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借鑒吸收世界優秀創新文化結合起來,廣泛吸納行業文化、區域文化、企業文化、工匠文化、創新文化,培育精益求精、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創新創造、開放合作、共創共贏等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職特色校園文化。營造寬松活躍的學術氛圍,激發師生對真理進行執著的追求。
(六)擴大國際影響力
作為一流的高職院校必須在職業教育領域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所擔當,必須面向世界,努力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爭取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發展資源。(1)運用行業企業走出去戰略,為其培養國際化的技術技能人才。(2)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與國外高水平的應用技術學院和職業教育機構開展交流合作,開辦高層次合作辦學項目,拓寬師生的國際視野。(3)創造條件為第三世界國家培養留學生,提升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4)圍繞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更好地向世界宣傳和展示中國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五、行業高職建設“雙一流”的舉措
(1)深化校內綜合改革,激發學校發展的內生動力。(2)發揮政府的引領推動作用,創建“雙一流”建設良好的外部環境。(3)深化校企合作、產教研合作,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機制。(4)強化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提高學校質量保證能力。(5)創新開放合作機制,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參考文獻:
[1]陳治亞,郝躍行.行業特色型高校建設“雙一流”的思考[N].中國科學報,2016-02-18.
[2]王建利.陜西:瞄準國家戰略 建設一流高職[N].中國教育報,2016-05-24.
[3]許寧生.牢記國家使命 扎實建設一流大學[N].光明日報,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