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允峰
后金融危機時期,亞太區域、日本、韓國等經濟蕭條,金融危機加劇;同時,我國經濟水平以及外貿企業受到了影響。后金融危機時期,西歐各地區出臺了貿易保護制度,影響商品走向國際化市場使得外貿企業受到了沖擊。對此,企業戰略轉型成為重要內容,占據市場份額,本文就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外貿企業戰略轉型進行簡要分析。
一、后金融危機時期外貿企業戰略轉型原因分析
(一)推動企業生產體制改革
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長久發展,進行傳略轉型成為必然,打破傳統生產管理模式。外貿企業傳略轉型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發展目標且將國際市場發展作為根據。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對我國市場發展造成影響,外貿企業提升了金融風險控制認知。金融危機在沖擊外貿企業的過程中也存在發展契機,還需要企業抓住契機,全面評估市場發展狀態從而快速占據市場,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外貿企業多樣化的經營觀念應注重增加產品科學技術含量,具備創新意識,注意品牌投資與技術溝通,從而實現戰略轉型。
(二)提高企業競爭實力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對外開放進而走向了國際市場。國內外貿企業與發達國家外貿企業成為競爭對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外貿企業。想要更好的提升外貿企業綜合實力還需要企業進行戰略轉型,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外貿企業在戰略轉型過程中,通過人才的發揮創造擴大優勢特點;只有注意培養人才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含量與經濟效益。
(三)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后金融時代國內經濟受到了制約,外貿企業生產范圍、出口規模等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影響,出口量不斷降低。一些外貿企業生產范圍縮減、產品單一,使得抵御金融風險能力不斷降低。如果國際外匯有所變化、材料價格增加將直接影響國內經濟。一些外貿企業多為出口服裝、食物,它們經濟價值低,若國外市場對國內設計出口保護體制,外貿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戰略轉型成為必然,多樣化創新認知從而達到精細化生產,幫助外貿企業走進國際市場。
二、后金融時代外貿企業戰略轉型方法
從美國各大金融企業宣布破產開始,說明次貸危機已經正式來臨。隨后,次貸危機的快速發展變化成金融危機,使得國民生產總值不斷降低。2009年經合組織提出,美國經濟將在本年第3、4季度將會有所提升。此后,歐洲地區和日本經濟區域穩固,國民生產總值恢復正向。全球經濟逐漸走出困境,金融危機得到了控制,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逐漸恢復正常的時期正是來臨,也就是后金融危機時代。但是,我國外貿企業怎樣在后金融時代做好發現,提高經濟效益成為重要內容。
(一)政府增加擴大扶植
外貿企業對國內社會經濟進步有著重要作用,正是因為外貿企業重要影響才能達到快速發展。外貿企業快速發展,還需要政府加大扶持,為外貿企業發展創造條件。現階段,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外貿企業管理制度,推動外貿企業走向國際化市場并保持穩定,推動外貿企業經濟進步。
(二)規避貿易保護制度
現如今,發達國家相繼出臺了有關貿易保護制度,阻止國內商品流向國際化使得外貿企業經濟受到了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外貿企業還應注意經營模式的轉變,增加投資力度。據調查顯示,國內每年投資力度增加60%,已經與近百個國家簽署雙向投資服務協議。2015年,對非洲的投資達到600億美元,提倡外貿企業走向國際化,規避貿易保護制度并快速形成品牌力量。
(三)注重產品創新提高經濟價值
盡管企業出口量較多,不過多部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抗風險力較低。而后金融危機時期,開放式外貿企業想要提升經濟附加值具有一定難度,經濟效益提高困難。政府在做好外貿企業戰略轉型指導過程中,也要也要有創新意識,從勞動密集型轉型科技密集型從而提高外貿企業綜合實力。提倡中國創造,將傳統的OEM轉為ODM、OBM形式,從而實現戰略轉型。
三、結語
由于外貿企業能夠推動社會經濟進步,從世界經濟走向后金融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貿企業。因為國際市場需求量減少、國外保護政策的影響導致外貿企業經濟提高困難。對此,只有企業進行戰略轉型才能克服困難,政府加大扶持、企業創新思想、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才能幫助企業更好的走向國際化市場。(作者單位為大慶石油國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