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琦
[摘 要] 頂崗實習是考核高職院校教學水平,檢驗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由于個人、學校和企業等因素的影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效果并不理想,沒有實現從學校到酒店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關 鍵 詞] 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22-02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把平時課堂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綜合運用于實踐活動的重要過程,是全面檢驗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是培養未來酒店從業人員的重要途徑。本文以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進而得出結論。本文將從個人、學校和酒店三個不同層面,尋找和探索影響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效果的原因。
一、個人因素
(一)思想準備不充分
大多數學生在面試后,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實習生活充滿憧憬。很少學生能夠意識到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由于對行業認識得不全面,導致無法有效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學生盡管心態積極,認為頂崗實習是一個學習和提升的機會,期盼在實習中得到酒店專業人員的培訓和指導,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在實際頂崗期間,依然會因為接踵而來的問題而導致失望、無法面對。
(二)角色把握不清晰
學生進入酒店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角色轉換。酒店對頂崗實習生的要求和正式員工基本相同,但對學生來說,大都無法立刻適應角色轉變。
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都由學校安排妥帖;實習開始后,學生從“被服務”到服務別人角色轉換上,常常把握不清晰。學生從具有較高文化水平、酒店管理層后備力量轉變為任人差遣的服務員,承擔高強度的工作。這種角色轉換和適應,學生無法接受。
(三)實習認識不全面
頂崗實習是在校學習的延續和升華,是對課堂學習的實踐和補充。但是,部分學生認為到酒店實習就是參加社會工作,不再受學校的約束和管理,從而出現曠工、隨意請假等現象;另一部分學生覺得實習就是打工賺錢,在面試前就開始打聽各家酒店的薪資水平,不愿意到支付工資較少的單位實習,完全違背了實習的初衷;甚至有一些學生把實習當成一項任務被動地去完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實習結束就離開。
(四)紀律遵守不到位
學生在校期間,如果身體不適或上課遲到,通常只需家長發消息告知老師即可。很多學生習慣了在家長遮蔽下的寬松狀態;另一部分學生心高氣傲,自以為是,不遵守酒店的規章制度,不服從管理。因此在實習之初,出現無故曠工、生病不及時請假等不良現象,造成酒店人事管理上的混亂。
(五)人際關系處理不恰當
在校學習時學生與社會接觸較少,人際關系相對單純。進入酒店后,人際交往變得復雜,具有較強的功利性與競爭性。實習初期,學生心態容易受到周圍同事的影響。所在部門氣氛融洽,員工熱情,學生就很容易與其他員工打成一片。反之,如果所在部門紀律散漫、同事間勾心斗角,將會嚴重影響其心態,對未來失去信心。
學生在酒店面對的人際關系問題一般圍繞于老員工與客人。部分老員工把學生看成為競爭對手,認為學生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不愿意與學生來往。而學生缺乏人際交往的意愿和技巧,局限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在服務中,遇到無理取鬧、故意刁難的顧客,學生往往缺乏應對技巧而受到客人投訴。出現問題,學生往往抱怨或在社交媒體上發泄情緒。這樣處理往往會將矛盾擴大,不利于人際問題的解決。
(六)心理調節不積極
現階段實習的學生大多是“90后”或“00后”,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關懷,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吃苦精神。在工作的選擇上,既要求高待遇,又要求輕松愉快。工作中出現問題時,部分學生不能積極應對,調整心態,出現逃避責任、消極怠工,甚至放棄實習的行為。另外,酒店在分配實習崗位時會考慮學生的外貌、身高等外在條件。這種分配方式常常使學生的外形差異突出,不可避免地產生失落感。尤其是一些成績優秀、能力強、容貌并不出眾的學生,會有極大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從而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
(七)與傳統觀念相抵觸
很多家長認為酒店服務是“伺候人”的工作,是任何人都能從事的勞動密集、發展空間狹隘的工作。甚至有的家長認為酒店是不健康場所,反對學生進入酒店實習。故而在實習中,一旦遇到問題,家長不僅不配合解決,反而幫助孩子編造各種理由逃避實習。
二、學校因素
(一)專業培養目標過高
酒店從業人員的職位提升一般按照一線崗位基層員工—初級基層管理者—中級基層管理者—高級基層管理者的發展路徑。從基層員工到領班,再到主管普遍需要1~3年的從業經驗,更高級別的升遷需要5~10年左右的時間。
然而,多數高職院校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為酒店高級管理人才,使學生誤以為一畢業就能成為酒店管理者。同時,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缺乏從基層做起的引導。學生在接觸行業之初,將自己定義為酒店基層管理者。這樣過高的專業培養定位會對學生從業心理產生誤導,導致學生心態失衡,在實習或是就業過程中眼高手低的情況頻頻出現。
(二)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師有一部分是臨近學科改轉為酒店管理專業,又或是高等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前者教育教學經驗豐富,但沒有經過系統的酒店專業教育,缺乏行業實踐操作和管理的基本經驗,后者雖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但一畢業就到學校任教,缺乏實際從業經驗。
對師資的分配,如果將臨近學科的教師安排作為實習訪點教師,那么會造成與合作單位溝通的不順暢;如果將本專業剛剛畢業的學生安排作為實習訪點教師,那么在與學生的溝通、個人問題解決方面又會相對缺乏經驗。
另一方面,實習訪點教師除了對實習的學生進行日常的巡查指導之外,還有繁重的其他工作任務:專業教學任務、班主任德育任務、教學競賽任務等。在師資缺乏的情況下,對實習期間學生提出的問題很難即時有效地解決。
(三)實習學生管理疏漏
大部分時候院校對頂崗實習生的管理崇尚前、中、后三個時期,常有戲稱“實習前負責把學生安全送往實習基地,實習后把學生接回學校。中期前往實習基地探望一次,噓寒問暖一番”。結合實際,校方師資緊張,加之實習酒店遍布全國各地,導致對實習學生的監管大打折扣。
同時,實習指導老師也處在尷尬的角色中,學生、酒店和學校三方對指導老師的期望各不相同,實習指導老師需要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才能協調三方的關系。部分實習指導老師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無視學生的合理要求,或是抱有“護犢子”的心態,僅聽學生的單方說辭,都會導致實習管理有失偏頗。
(四)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在頂崗實習階段,院校通常以實習報告等總結性資料作為主要的評分依據,過程考核相對比較缺乏。校方對學生的考評標準形式過于單一,成績評定通常由實習部門書寫書面鑒定意見,實習訪問小組給出評價意見,兩者綜合即為學生實習成績,對學生通過實習環節是否真正鍛煉或提高了專業水平以及個體進步程度較少涉及。這種考核機制不能對學生整個實習環節的表現以及技能水平的提高進行評價,不能從德、勤、能、績等方面全面考核學生。
此外,由于實習成績的評定是在實習結束后才進行,評價結果只能作為學校改善今后實習工作的手段,不利于學生在實習中及時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和自我提升。評價機制的時效性無法體現。
三、酒店因素
(一)實習崗位設置單一
高職學生在酒店實習的崗位大部分是固定的,工作所需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相對簡單。出于盈利、崗位需求和培訓費用等方面考慮,酒店要求保持員工的穩定性,故而給實習學生提供輪崗培訓的機會較少。另一方面,學校組織實習的目的是通過實際崗位工作,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故而希望在實習期間輪換工作崗位,全面了解酒店各個部門。酒店單一的崗位設置挫傷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二)培訓環節專業欠缺
學生到崗后,人力資源部會安排關于酒店發展背景、酒店文化、酒店管理理念、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然而崗位集中培訓有限,造成學生缺乏對從事崗位的正確認識。學生在進入崗位后往往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這種方式周期長,速度慢,師傅教法不同,效果差異大。
(三)工作量超時、超負荷
多數學生在實習之初,就要面對較強的勞動強度和較大的工作壓力,普遍無法適應。酒店功利性較強,對利潤的追求常常超過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學生頂崗實習的工作崗位包括中西餐廳、大堂吧、總機、客房等。很多崗位都有夜班甚至大夜班,工作時間從晚上十點到早晨六點。到了下班時間,如果工作尚未完成,就默認開始加班。在如此超時、超負荷的工作面前,讓學生產生自己就是廉價勞動力的想法,心理失望與生理疲憊常常讓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受到挫傷。
(四)福利補貼水平較低
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盡管工資已經達到標準,但在加班補助、福利津貼方面都與正式員工有著較大差距。在實習的中后期,學生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都與正式員工無異。但學生得到的福利待遇卻大不相同。酒店旺季時,要求實習生加班加點,事后不發加班工資,而是以小時為單位進行統計,并告知學生,這是酒店“欠”學生的。酒店淡季時,則要求實習生少上班,把之前“欠”的小時數還給學生。另外,學生往往無法享受到中班、夜班津貼,無法參與酒店內部各種評比。這些不公平的待遇都會嚴重打擊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五)下班時間管理疏忽
酒店以準員工的身份對待學生,通常只負責上班時間的管理。下班后,學生在社交方面大都與社會直接接觸,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思想很容易對他們產生影響,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容易染上抽煙、喝酒、通宵上網等壞習慣,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六)生活條件不盡如人意
頂崗實習單位一般會給學生提供住宿,但住宿環境相對簡陋。酒店員工宿舍一般是6人間或是8人間,沒有獨立衛生間,房間內的設施設備也較為簡單,常常無法滿足頂崗實習學生的住宿需求。
(七)安全隱患需要正視
在學生到崗以后,經過簡單的培訓后就開始工作,并不能熟練地使用酒店設施設備。在大堂吧或是廚房實習的學生,常常因為工具使用不當受傷。酒店應該格外重視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以免發生工傷事故,影響酒店聲譽。
參考文獻:
[1]王麗.高等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實習問題探討[J].新鄉學院學報,2010(6):161-164.
[2]李賀.影響高職酒店專業實習實效的因素分析與解決途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4(12):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