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欣,季輝,于瀟,王杉
[摘 要]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是為國家培養大量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及時發現并解決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詳細分析了新時期下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并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給出了解決高職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教育對策。
[關 鍵 詞] 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相關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76-02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我國高等教育形式也發生了較大變革,高等職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逐漸加大,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新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高職生是一類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人生的期望值不高,學習原動力不足,專業思想不穩定,往往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方面的壓力,導致剛步入大學的他們適應不良,有的甚至引發嚴重的心理疾病。如何引導高職新生盡快完成角色的轉換,減小、消除心理落差,適應嶄新的大學校園生活,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研究的一個現實課題。本文擬對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問題進行分析,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和干預,以期幫助高職新生迅速度過大學適應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一、高職新生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
相對于本科高校大學新生來說,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部分新生可能有一定的心理不適,亦應當引起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心理不適應問題
部分高職學生是由于高考失利不得已才到高職院校就讀,但他們到校后發現現實中的高職院校在學習氛圍、生活環境等方面與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極易產生心理落差;有的新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缺乏學習動力,導致情緒低落、迷茫困惑,從而形成消極的學習心理。這種高考失利的挫折感和就讀高職院校的被動與無奈,極易形成排斥、逆反的心理,使新生心態消極、怠倦、不穩定,不能迅速調整自我以適應嶄新的大學生活。
(二)人際關系問題
高職新生初入校園,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性格,不同的家庭成長背景,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他們對愛情、友情、親情、理想等都有著不同的觀點。大學校園也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碰撞的時候,部分新生又缺乏團結協作的精神,缺少與人融洽相處的方法,使新生容易產生孤獨、害怕、失望等情緒,嚴重的甚至出現自我封閉、抑郁不安、自暴自棄、逃避現實等行為,造成人際交往困難。
(三)學習及就業問題
從緊張的中學生活進入較為寬松的大學生活,完全依靠自己的主動性和自控能力,學習環境、學習方式、內容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致使許多高職新生產生諸多的不適應,缺乏目標、得過且過、沉迷于網絡游戲等,部分學生想學又學不進去,不知道學什么、如何去學,上課走神、坐不住、心里慌亂,造成學習效率低下,情緒低落,有的甚至產生厭學等消極情緒。另一方面,高職新生一入學,就開始考慮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充滿自卑感,感覺自己的學歷不如本科生有優勢,社會及企業對高職教育的認可度低,這也導致他們的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較大。但大多數學生經過調整會重新認識自己,努力學習,適應環境。
(四)情緒情感問題
正值青春期的高職大學生個性較為突出,重感情、易沖動,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暗戀、單相思、失戀或陷于多角戀等感情問題,對兩性交往中出現的矛盾和糾紛感到困惑和痛苦,具有不成熟和不穩定的特點。此外,高職新生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容易感情用事。當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如考試失敗、父母離異、戀愛失敗、親人離世、朋友背叛等,就會引發強烈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嚴重時可能引發校園不良事件,甚至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五)社會經濟問題
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受到父母長輩們的寵愛,思想、行為更開放,人際間的交往和課余活動更加頻繁,逛街、游玩、娛樂、數碼設備、學習、考證、購物、醫藥、食品、化妝品以及交友、戀愛消費等日常開支日漸增多,攀比現象嚴重,給部分家庭不富裕的學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二、加強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中之重,積極開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的第一手資料,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檔案,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問題及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新生的健康成長創建良好和諧的心理發展環境,使其盡快適應高職校園生活。具體措施主要有:
(一)創造良好的校園健康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首先,良好的校園環境對新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多種方式及手段創設整潔美麗的校園環境,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快樂、高雅溫馨的高職校園氛圍,使高職新生感受到“象牙塔”的美好,受到高職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注重家庭環境建設,要建立與家長的溝通機制,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營造良好的寢室文化氛圍,為學生創造一個高雅的個人生活空間;最后,要在社會層面逐漸轉變人們對高職教育的偏見,提升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突出職業人才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強高職學生在社會中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二)開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課堂教育
一方面,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培養專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同時,注重學生人格的塑造及其心理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納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教學計劃,把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課程納入新生的必修或必選課程中,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及每所高職院校的具體情況,確定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方式、學時等,可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由于目前高職院校多為三年制,學時有限,可將其設為公選課,同時適當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或相關活動,對高職新生的專業學習、交友戀愛、擇業就業等諸多方面進行適當指導,豐富學生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情商,塑造良好的人格,增強學生的幸福感。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
首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常規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日常的點滴工作之中,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識、責任,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其次,設立心理咨詢中心或心理咨詢室,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及時的疏導。打開他們的心扉,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減輕心理負擔,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同時還可以開通心理咨詢熱線電話,搭建QQ、微信等交流平臺,利用互聯網開設心理健康咨詢輔導欄目,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隱私,易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每年新生入學之初即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測試工作,建立重點關注學生檔案,并形成調查報告。對疑似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篩查,并進行歸檔備案,然后對其進行積極的心理咨詢與疏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豐富高職生的課余生活,將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其對心理健康有一個科學的、正確的認識。應充分利用心理類社團、協會和班級心理委員、寢室心理聯絡員及各類學生組織的力量,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為契機,開展專題講座、心理沙龍、社團活動、心理游戲、朋輩咨詢、心理劇表演、心理測試、心理觀影,舉辦心理健康征文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增進學生間的廣泛交流,促使其快速成長。此外,還可利用各種展板、報紙、校園廣播、網絡等多種方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欄,積極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自我心理調適方法和途徑,促進其健康成長。
三、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職院校加強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對民族的振興、社會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師生及全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從大一新生入手,深入學生學習、生活的點滴之中,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的預防教育,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并結合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和承受能力,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積極應對高職學生在成長階段出現的各種困惑及心理健康問題,確保高職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總之,積極開展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其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能力的快速提高,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塑造健全人格,將對他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積極的影響,使他們學有所為,成長為社會發展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任彩霞.高職新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措施[J].科教導刊,2014(14):78-79.
[2]劉書靜.高職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對策[J].內江科技,2012(1):177-178.
[3]肖麗敏.新時期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的現狀與對策[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28-29.
[4]姜榮,李嵐.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2(26):87-89.
[5]鄧明珍.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教育對策[J].廣西教育(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1(4):66-67.
[6]肖嵐屏,帥國文.高職新生心理健康狀態調查與對策[J].中國職工教育,2014(24):69-70.
[7]胡春霞,周宇峰.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2(1):62-65.
[8]徐楓.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J].中外企業家, 2012(15):161-162.
[9]李丹.淺析高職新生心理特點及心理健康教育對策[J]. 中國科技博覽,2009(10):166.
[10]裴海艷,候敏.淺析高職院校新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引導[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