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海
[摘 要] 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會隨著會計教育的發展以及教育方面的不斷建設而更加深入,根據現階段管理會計教學改革進行分析,探討未來會計教學內容改革的方向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 鍵 詞] 會計教學;改革;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106-02
管理會計當前在很多學校已經被獨立出來,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也是一門獨立的課程。盡管學校和社會都表現出對管理會計的重視,鼓勵學生認真積極地學習管理會計課程,但是目前學生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缺乏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總體而言,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教學水平相對低下,面對這樣的現狀,管理會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管理會計的概況解析
管理會計屬于傳統會計的一個分支,它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從地位上來說,是與財務會計并列的,它們具有相似的管理職能,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效益,同屬于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又稱為分析報告會計,會計人員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整理以及報告,并對報告進行加工整理,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制定決策。
二、當前管理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夠正確認識問題,并且不能夠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改正。將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這樣才能夠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要,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積極的力量。針對當前社會中管理會計教學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從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分析。
(一)教學內容方面
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存在不足,使高校的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存在一定的欠缺,未與客觀的現實情況相結合,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缺少新鮮教學內容的補充
在管理會計教學內容中,很多高校對當前社會上常用的新鮮教學內容缺乏及時有效的補充,例如會計成本法以及管理會計戰略等內容,在教材中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足夠的指導,缺乏這一方面的知識學習,從而導致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缺乏新鮮血液的注入。
2.課程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
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經常會出現內容重復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占用課程內容的空間,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學習。例如,財務管理課程以及管理會計課程經常會在教學內容中出現重復,這就嚴重阻礙了管理會計的發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3.缺乏長期的管理向導
管理會計的目的就是為企業進行全方面的服務,維護企業的利益,并且幫助企業進行相關重要決策的執行。但正是由于管理會計非常注重企業內部的服務管理,因此就會缺乏長期的管理向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管理會計高水平規范化的發展。
4.缺乏完善的教學理念
管理會計的側重點在于專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個人素質的提高,但是管理會計教學內容不夠全面,例如缺乏對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培養。因此,管理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在職位競爭中,由于理念的欠缺和個人綜合能力的不足,使很多高校畢業生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5.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崗位需求
管理會計教學內容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管理會計崗位的需求,高校學生在學習管理會計中學到的大都是一些定量的分析方法,而在企業公司中運用所學知識的時候就顯得非常的困難,甚至無法進行操作。長此以往,學生無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不但會讓學生喪失對學習的興趣,也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困難,長期下去就會讓學生懷疑課本知識的正確性和實用性,會計管理作為一門非常具有實用性的學科,應側重于現實案例的分析,讓理論聯系實際。
(二)教學方法方面
教學內容存在不足會直接影響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管理會計教學方法的不足也會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管理會計教學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陳舊不堪
管理會計教學方法的不足之一就是教學方法老舊,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沉淀,管理會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習慣,因此難免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例如很多管理會計的專業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書本內容照本宣讀,缺乏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索然無味,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專業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讓學生降低了對管理會計專業學習的興趣。
2.教學形式也相對落后
實踐證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不僅會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大提升,還會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現階段管理會計的教學形式相對落后,課堂缺乏活力,授課形式也不夠靈活,過于死板陳舊。
3.檢測形式過于單一
對學生學習效果以及教師教學成效的檢測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管理會計教學效果的檢測方式一直是以卷面檢測作為主要的檢測標準,這種檢測方式遠遠落后于當今的社會形勢,同時也沒有與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發展相適應,因此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學生為了提高卷面檢測成績,對知識內容進行死記硬背,不與客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給學生的職業生涯帶來消極的影響。
4.實踐教學相對缺乏
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是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崗位適應能力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當今社會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然而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并沒有將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進行完美的結合,教學過程偏向于理論,實踐性較差,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相對欠缺。
三、管理會計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的有效策略探析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當前管理會計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應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分析和探討,探索管理會計教學內容改革的具體思路以及策略,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培養更多的管理會計人才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渠道。
(一)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策略
1.進行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
教學內容陳舊,與現階段社會的發展狀況不相適應,與當前社會企業的客觀需求不相適應,同時也與崗位人才的需要不相適應。因此管理會計的改革重點之一就是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將教材中近幾年來的重要內容以及發展趨勢進行及時有效的補充,并且結合現實的發展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實例分析,為管理會計教材注入新活力。
2.注重與戰略會計進行密切的聯系
管理會計的發展以及需求是具有較高標準的,教師應針對管理會計的各項職能向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并且進一步鼓勵學生將管理會計與戰略會計進行密切的結合,促使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同時教師還應把具體的專業內容教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和探討。
3.豐富會計教學內容,同時減少與財務管理重復的教學內容
現階段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教學內容重復性過多,對會計人才培養的專業性以及積極性來說,會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同時也會加重教師的教學負擔以及學生的需求負擔,造成資源以及時間的浪費。因此對教學內容的重復部分,應進行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主要以生產經營為主,在財務管理中教學內容應以資金的控制以及規劃為主,這樣才會進一步規避和杜絕產生不必要的教學內容重復,使管理會計發揮應有的教學效果。
4.增加會計實訓內容
會計技能競賽、沙盤大賽等在當今的會計學習中是非常流行的,同時也是選拔專業會計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各項職業技能的選拔以及訓練,學生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就能很好地運用到實際中去,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貢獻力量,因此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二)管理會計教學方法的改善
管理會計教學方法的改善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并且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專業能力的培養,因此應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積極活躍的途徑和氛圍。
1.案例教學法
管理會計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單純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挖掘更多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環節,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思考能力,以及可為課堂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2.分組學習法
教學過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不但可以幫助小組成員之間實現優勢互補,使學習效果最大化,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形成深厚的友誼。因此在管理會計的教學中當積極實行小組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結合當前管理會計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
管理會計教學改革對我國當前會計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會計的教育以及發展也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想要對我國管理會計教學進行變革和研究,就必須讓管理會計更加“接地氣”,更加“中國化”,對管理會計的發展可以適當借鑒其他國家的積極方面,但是要與當前我國的實際發展以及客觀需要相結合,培養“中國化”的管理會計人才。
4.內容與實踐相結合
課程內容多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可根據自身情況,增加一些與實際生活結合比較緊密的現實案例,增強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適應社會需求,而不是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論學習。
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是由當今客觀經濟規律以及現實需要決定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職業技能與崗位需求的相結合,有助于培養更多更好的會計專業人才,因此我們應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促進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云娜.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5(3):156-157.
[2]奚正艷.三本院校(高級財務會計)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探析[J].北極光,2015(11):162.
[3]羅雯.基于遠程網絡的柳州市電大管理會計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