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媛媛
[摘 要] 中國在信息化時代,幼師生作為學前教育的后備人才,決定著學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幼師生對數學區設計水平與指導開展效果,會直接影響到學齡前兒童的數學和游戲的整體水平的發展。基于信息背景下依托對=幼師生數學區設計現狀,影響因素的調查,提出一些建議,旨在提高幼師數學區設計水平和時效性。
[關 鍵 詞] 幼師生;數學區域活動;數學區設計水平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84-02
一、研究的背景
2018年3月16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指出“幼兒園的教學模式是應游戲模式”[1]2012年頒布《指南》指出:“學習不一定是游戲,但游戲卻一定是學習(包括已有經驗的練習和新經驗的獲得)[2],二者強調了游戲的重要性。幼兒園的游戲形式有很多種,數學區域活動就是一種很重要的游戲學習形式。胡風平在《幼兒園數學活動開展現狀個案研究——以福州市A幼兒園為例》中提出:幼兒園開展數學區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教師在數學區材料的投放尚存在許多問題,幼兒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沒有探索只是按既定的模式操作。其次,教師在數學區的指導中缺乏觀察指導,介入幼兒自主活動的時機與方法也不適當[3]。進行幼兒區域指導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其會影響幼兒園游戲開展的情況和程度,也會間接影響高職高專教育水平,2017年國家紅頭文件要求高職高專教育要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4]精神,抓住機遇,開拓前進。今后一段時期,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觀念改革為先導,以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教學基本建設為重點,注重提高質量,努力辦出特色。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能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色鮮明、高水平的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正是《決定》指導下幼師培訓學校教育教學接地氣的實踐活動,符合現階段中國數據時代需求、高職高專學前教育總目標的要求以及現階段學前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在信息技術與幼師生數學區設計內容的深度融合與不斷實踐中推動高職學前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總體提升。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選取黑龍江幼師、哈爾濱幼師、齊齊哈爾幼師的100名幼師生,采取自編問卷,效度、信度已經經過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專家檢驗。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4份,有效回收率為94%。對所回收問卷獲的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
三、幼師生設計數學區活動實際情況分析
(一)實習見習期間,幼師生數學區材料投放情況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一幼師生在選擇數學區域活動投放的材料方面超過半數能根據孩子興趣和課程后續進行投放,但超過四分之一的幼師生對投放材料的認知則是“越豐富越好”。大二幼師生在經過更多相關課程學習后更能合理投放材料,能根據孩子興趣和課程后續投放材料,共比大一幼師生高出16個百分點。選擇“越豐富越好”的人數比大一的幼師生下降了21個百分點,說明大二的幼師生在對投放材料的針對性方面理解更為清晰。
(二)實習見習期間,幼師生開展指導數學區活動情況分析
由上表比較可知,在“任其自由活動”的選項中,大二的幼師生比大一幼師生降低了7.1個百分點,選擇針對性的指導方式中大二學生比大一學生高14.2個百分點,而選擇整體指導方式則比大一降低16.9個百分比。說明了大二的幼師生在學習過更多關于數學區活動設計理論知識后,選擇指導方式上比大一更為成熟,能選擇更為科學的方式進行指導。
四、影響幼師生數學區活動設計的因素
(一)專業理論水平影響了幼師生數學區域活動的設計水平
1.幼師培養學校開設課程不足,導致幼師生掌握數學區域知識儲備量較少
對幼師生調查的結果顯示,高職高專類師范院校數學教育課程開設較少,這類院校相比于理論學習更重視技能培養,現在許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實行“二加一”制度,即在學校學兩年理論知識,幼師生只能淺嘗輒止,對區域知識學習針對性差,導致幼師生掌握數學區域知識儲備量較少。
2.幼師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導致幼師生掌握數學區域知識不到位
現在新媒體時代發展迅速,影響幼師生學習的因素越來越多。影響上課聽課狀態的因素導致幼師生掌握數學區域知識不到位。高職高專類院校招收的幼師生起點較低,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詢問的三個問題“您在高中時期有采用哪些合適的自學方法呢?”“您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什么?”“您課堂學習態度的情況是什么?”第一題,超過半數的學生不能明確給出答案,表明在高中階段,一些學生就由于沒有掌握科學自學方法導致成績較低。第二題,如表三所示,隨著年級的增長,幼師生解決問題的熱情有所降低,在二年級學生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的學生不主動解決在數學區域知識方面的困惑。第三題,如表四所示,隨著年級的增長,幼師生課堂學習態度有所降低,主動獲取知識的學生數量由60%降至40%,這些幼師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因素直接導致升入高職高專院校后幼師生掌握的數學區域知識不到位。
由上表三可以看出,大一幼師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共有78.6%的學生會去尋求解決,依靠自己解決占31%,另有21.4%的學生會忽略問題不去解決。大二的幼師生選擇解決問題的情況則更不樂觀,近半數的學生選擇了忽略,依靠自己解決問題的幼師生也僅僅為23.1%,體現了幼師生自學水平并不高。
(二)實踐活動影響了幼師生數學區域活動的設計水平
幼師類院校提出,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幼師生對數學區認識,增強幼師生數學區設計興趣,將所學和實際接軌。幼師學校實行“二加一”制度,導致學生學習期間學校提供的見習時間很有限,而剩下的一年到幼兒園頂崗實習,卻沒有相關專業教師指導和監督,加之幼兒園中不科學的數學區設計方式,直接影響了幼師生數學區域活動的設計水平。
五、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的策略
(一)信息化背景下,依托多種教育技術形式,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1.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幼師職前培訓學校依托校園網絡,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學習渠道,例如,校內大屏幕、微信公眾號、微課、校園學習交流等網絡學習平臺,讓幼師生隨時隨地就可以接觸到、看到、學到數學區設計的幼兒園活動案例和相關知識,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2.利用藍墨云班課、QQ、微信、等形式,進行課程信息化建設、促進課程改革,加大課后作業監管力度,提升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1)利用藍墨云班課、QQ、微信、等形式,進行課程信息化建設、促進課程改革,提升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推動“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技術與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快相關課程的信息化建設和課程改革,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體現了“幼兒發展為本的思想”[5]。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組織中指出: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5]《標準》和《綱要》都體現了游戲與空間、設施、活動材料交融的重要性。因此,幼兒園教師設計和指導區域活動的能力直接影響到《綱要》的落實。高職學前教育相關課程教育是職前的幼兒教師獲得數學區設計知識能力的途徑。利用藍墨云班課、QQ、微信、等信息形式,進行課程信息化建設、促進課程改革,探討出數據時代下提升高職院校學前專業數學區設計水平的有效途徑。
(2)利用藍墨云班課、QQ、微信等形式,加大課后作業監管力度,提升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專任教師可以通過藍墨云班課、QQ、微信等方式進行信息化建設,包括數字化教材的建設、微課建設、信息形式,擴充課程在相關理論課教學中不重視課后作業的檢查,雖然會要求學生完成作業,但對作業的質量沒有要求,很多學生會有得過且過的思想,不理會作業完成的質量,教師加大對課后作業的檢查力度,更能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未來從事幼兒園科研和教研工作夯實了基礎。
(二)信息化背景下,依托多種途徑尋找科學規范的幼兒園,創設良好的實踐條件,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中國幼教網、中國學前教育協會等影響力,依托多條途徑,例如,合作共贏、互利共建、委培等方式,尋找到真正科學規范的幼兒園,創設良好的實踐條件,并定期委派相關指導教師到現場指導或遠程視頻指導,以確保實習的有效性,幫助幼師生更直觀科學地接觸數學區設計,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幼師生數學區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寶生.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記者會“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2018-03.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胡風平.幼兒園數學區活動開展現狀個案研究:以福州市A幼兒園為例[D].福建師范大學,2014.
[4]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R].1999-06.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